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PLDD治疗16例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进行评价.计算改善率及优良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5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8.54%、34.82%、41.09%和47.57%.优良率分别为31.3%、37.5%、37.5%和56.0%。随访24个月者11例,改善率为46.56%,优良率为54.4%。结论:PLDD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对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对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Gamma钉内固定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4-16d拆线,血糖控制稳定,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35例,3-6个月X线撮片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性愈合。提出做好术前准备,完善各种检查,加强饮食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使患者手术顺利、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  任龙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8):1366-1368,i0001
[目的]探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998~2002年单一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44例,同期行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者35例。两种方法分别有15例(定义为A组)和12例(定义为B组)行2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比较AB两组间2次手术前后腰椎功能JOA评分。[结果]2次手术前腰椎功能JOA评分:A组平均24.5分(19~29分);B组平均22.8分(19~29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次手术后JOA评分:A组平均24.8分(20~29分),B组平均17.5分(13~26分)。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治疗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利于术后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传统颈椎后路手术需从棘突剥离肌肉,术后会产生如持久颈部疼痛、肩部僵硬、活动受限和脊椎序列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尽管有学者将剥离的肌肉原位缝合,但术后仍会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经肌间隙的手术入路在四肢、躯干和颈椎前路手术中已经广泛应用,但是颈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尚未见报道.2012年Spine杂志(Spine,2012,37:E286-E296)发表了日本东京齿科大学Shiraishi教授"经颈椎后路肌间隙行颈后路手术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一文,手术不仅保留了颈椎活动度和稳定性,减少了术后持久性颈肩痛,而且简化了术后护理.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查Helfet试验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运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分析研究2007年4月-2007年10月北医三院收治的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平均25.3岁(15~43岁),内侧半月板损伤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本院外侧半月板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内侧半月板患者6例.分别进行Helfet试验检查,依胫骨结节屈伸时是否内外旋来判断半月板损伤,并与麦氏征,摇摆试验,KS征和及关节镜下所见为对照.[结果] 所有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Helfet试验阳性率81.4%,与半月板其他几个试验麦氏征,KS征,摇摆试验,关节镜的诊断相符合,对于半月板提篮伤及横裂等类型阳性率分别为89.6%、87.2%,对内侧半月板诊断阳性率差.[结论] Helfet试验对外侧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尤对于半月板提篮伤及横裂等引起绞锁症状的前体部为主的患者.而且操作简便、无创、适合推广应用.对内侧半月板诊断阳性率差.  相似文献   
6.
Nd:YAG激光与半导体激光对山羊髓核组织生物热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波长1064nm的Nd:YAC激光和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对椎间盘髓核组织的生物热效应.方法:选取新鲜山羊完整脊柱80具,将其L6/7节段制作成脊柱功能单位标本80个,分为波长1064nm的Nd:YAG激光椎间盘照射组(A组)和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椎间盘照射组(B组),每组4|D个标本,再按激光最终照射能量的不同各分为200J、400J、600J、800J、1000J 5个亚组,每个亚组8个标本.观察照射前后标本的质量差和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周边的温度变化情况,操作结束后水平切开椎间盘观察汽化腔形态,测量汽化腔的长、宽轴.结果:两组照射后标本的质量减少量随照射能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能量下,B组激光照射后标本的质量减少量大于A组,在能量分别为200J、400J时比较P<0.05,能量为600J、800J、1000J时比较P<0.01.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内侧壁的温度升高值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以同一能量进行照射时,B组激光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周边的温度升高值高于A组激光相同位点处的温度升高值(P<0.01).A组激光照射后肉眼观察汽化腔大致呈圆形或卵圆形,B组激光照射后的汽化腔形态接近于椭圆形,相同能量照射时B组激光的汽化腔长轴大于A组(P<0.01);能量为200J、400J时A组激光汽化腔的宽轴均大于B组(分别为P<0.05,P<0.01),能量为600~1000J时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对山羊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消融能力优于波长1064nm的Nd:YAG激光,但Nd:YAG激光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闭合复位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并观察疗效.[方法]针对传统的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不足,自2005-2008年运用改良方法治疗Lisfranc损伤共10例.[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X线片、AOFSA评分,优良率75%.[结论]改良法治疗Lisfranc损伤术中操作简便、固定确实,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对于移位的足舟骨体部骨折,建议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或)外固定。通常采用背内侧或背外侧入路,但切口比较小时,往往难以兼顾两端。笔者自2007年12月~2011年12月对原有的手术入路加以改良后治疗足舟骨体部骨折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颈性眩晕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23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常规观察、特殊护理指导及健康宣教.结果 23例患者都能较好地配合手术医师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无一例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采用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了临床评价,优良率为91.30%.结论 高度重视PLDD治疗颈性眩晕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成功率提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组合性手术治疗脊柱裂后遗踝足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脊柱裂后遗踝足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以及不同踝足的畸形手术组合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07例脊柱裂后遗踝足部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4例,女63例;年龄1.3~52岁,平均17.7岁;双踝足畸形58例,单侧49例(左侧22例,右侧27例)。马蹄足畸形类99足,行跟腱延长及肌腱移位术;跟行足畸形类25足,行踝前肌腱松解及肌腱移位术;内外翻足畸形类17足,行肌腱移位及跟骨截骨术;连枷足畸形15足,行跟距关节融合及跟腱短缩术;爪形趾畸形9足,行趾间关节融合或Ilizarov技术牵拉矫正。采用AOFAS综合评分系统从主观疼痛感觉、客观功能检查等方面评定疗效。结果:107例中79例127足获得随访,时间48~180个月,平均64个月。根据AOFAS综合评分系统,结果优89足,良26足,中9足,差3足。结论:脊柱裂踝足畸形外科治疗策略包括矫正畸形、平衡肌力、稳定关节和保留足的弹性4个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类型足畸形,采用相应的组合性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有效的矫正畸形,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