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1篇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功能监测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和吸入麻醉组(S组)。P组和S组麻醉维持分别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烷复合芬太尼。术中以肌颤搐(TW)恢复的比值(%)来监测肌肉松弛程度(0% TW代表完全肌肉松弛)。记录两组患者0% TW的持续时间(T0)以及恢复至5% TW、10% TW、20% TW和30% TW的时间(T5、T10、T20、T30),在上述肌肉松弛条件下的喉返神经监测指标(EMG0、EMG5、EMG10、EMG20、EMG30)。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现体动反应的人数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P组患者的T0、T5、T10、T20和T30均明显短于S组(P<0.05)。喉返神经监测指标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首次诱发出喉返神经监测肌电信号的时间(35.6±4.7min)明显早于S组(44.4±4.5min)(P<0.05)。P组患者的体动反应人数(2名)明显少于S组(9名)(P<0.05)。P组患者的收缩压最高值(147.3±11.8mmHg,1mmHg=0.133kPa)和最大上升幅度(12.5%±8.6%)亦明显低于S组(157.2±10.9mmHg、18.0%±9.4%)(P<0.05)。结论 与吸入麻醉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更早地获得喉返神经监测肌电信号,而且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患者体动反应少,更适合于喉返神经监测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he ultrasound-guided technique for the cannulation of subclavian vein with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using anatomic landmarks.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ASA Ⅱ or Ⅲ patients undergoing cannulation of subclavian vein before gastrp-intestinal tumor re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n=60 each) according to the technique used for cannulation:ultrasound-guided group (group US) and anatomic landmark group (group AL).The puncture time,successful punctur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Resulls 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in group US;while the cannulation failed in one patient in group AL.The rate of successful puncture at 1st attempt was 100% in group US but ouly 90% in group AL.The cannul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group US than in group AL.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al puncture of subclavian artery,hematoma and pneumothora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AL than in group US.Conclusion The ultrasound-guided catheterization of the subclavian vein is superior to the landmark technique.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术中放疗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特点和放射防护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54例使用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MOBETRON放射系统)进行肿瘤术中放疗的病例,对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和放射防护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放疔需要多学科良好协作,其麻醉管理除遵从全身麻醉的常规原则之外,还需要关注麻醉深度控制、病人体位及设备管理、放射防护、病人的放疗增敏、放疗并发症的预防等。结论围术期的充分准备,合理的麻醉管理和有效的工作流程,完善的监测,有助于维持病人呼吸循环稳定和内环境平衡,保证术中放疗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预注硫酸镁后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效应的变化,评价镁离子对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接受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情况分级为Ⅰ级的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n=15)和对照组(n=15).硫酸镁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30 mg/kg硫酸镁,对照组则输注相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采用2μg/kg芬太尼且借助靶控输注异丙酚使脑电双频指数值维持在40~60间,采用四次成串刺激方式启动肌松监测进行定标.然后予以0.50 mg/kg阿曲库铵进行插管,记录注射阿曲库铵后神经肌肉传递阻滞起效时间、效应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及恢复时间等.观察两组患者输注硫酸镁/生理盐水及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适情况.在输注硫酸镁/生理盐水前及手术结束后抽取血标本测量血清镁、钙离子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硫酸镁组患者的神经肌肉传递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缩短,肌松效应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及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镁离子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浓度均较术前有所降低,其中对照组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血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不适症状.结论 诱导前预注30 mg/kg硫酸镁可缩短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延长其效应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及恢复时间,且不升高术后血清镁离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晚期癌痛患者由口服控释吗啡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0例口服控释吗啡镇痛不满意的晚期癌痛患者,交替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与芬太尼贴剂的剂量换算比为100∶1。采用0~10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强度,评分降低≥2表示疼痛缓解有临床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评估分为4级:无不良反应(0)、轻度(1)、中度(2)或重度(3)。结果药物交替后疼痛强度明显降低,转换前平均疼痛评分为5.7,转换后7 d降至3.4。发生至少一种不良反应的患者转换前为37例(92.5%),转换后降至25例(62.5%)。结论将口服控释吗啡交替为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手术室护士遭遇护际间横向暴力的现状及应对方式,为制订针对性的管理举措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制护际间横向暴力事件问卷、护际间横向暴力事件相关问卷,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医疗机构的3 32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80.02%手术室护士曾遭遇过护际间横向暴力,84.75%此前从未听说过横向暴力或了解很少;遭受暴力后63.87%手术室护士产生过跳槽或离职的想法;61.64%认为应积极营造和谐的手术室团队氛围、50.42%认为应提高手术室护士人际沟通能力。 结论 手术室护士普遍存在护际间横向暴力,给受害一方护士带来生理、心理、个人职业发展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管理者应引起重视,有效避免手术室护士护际间横向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估计,未来全球癌症发病人数年均将会以3%~5%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2000万新发病例,中国每年约有200万新发癌症患者。而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调查发现,70%的癌症患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折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用于右胸及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0~6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随机分为ESPB联合TAPB镇痛组(ET组)和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IA组)。ET组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ESPB、超声引导下TAPB,分别于操作结束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IA组不予阻滞,两组术毕均采用PCIA。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T_0)、气管插管时(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30 min (T_3)、60 min (T_4)、90 min时(T_5)、手术结束时(T_6)的HR、MAP;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药液输注总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 ESPB 20 min后可阻滞T_3—T_9脊神经支配区域,TAPB 20 min后可阻滞T_9—L_1脊神经支配区域。与T_0时比较,T_2时IA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_0和T_2时ET组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2—T_6时IA组HR明显快于ET组、MAP明显高于ET组(P0.05)。ET组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IA组(P0.05),术后0~24 h和0~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药液输注总量明显少于IA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IA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I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经右胸及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可有效抑制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其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患者总体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全身麻醉快速诱导方法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全身麻醉快速诱导方法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影响.方法 210例ASA Ⅰ级或Ⅱ级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Ⅰ)和对照组(Ⅱ),麻醉诱导方法分别为:组Ⅰ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芬太尼2μg/kg;组Ⅱ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两组病人于诱导后2分钟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插管前咳嗽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T2)、咳嗽时(T3)、插管时(T4)的SPO2、ABP和HR.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T1、T2、T3、T4时间点的SPO2、A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Ⅰ咳嗽的发生率为1 9%,明显低于组Ⅱ的35.2%;组内比较咳嗽时(T3)的ABP、HR均较T1、T2明显升高.结论 全身麻醉快速诱导的给药顺序对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