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7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519篇
内科学   318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703篇
预防医学   663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15篇
中国医学   408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高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2年12月及2003年1月-2005年12月分别收治的SAP患者108例和103例,前者为A组,后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是否伴有血液浓缩、休克、低氧血症、腹腔室隔综合征(ACS)、胸腔积液等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同时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SAP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A组和B组中分别有33例和31例SAP患者早期并发MODS,这些患者在血液浓缩(HCT〉50%)、低氧血症、休克、ACS、胸腔积液方面明显高于无MODs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患者由于治疗策略转变,采用了早期液体足量复苏,早期机械通气,床边血液滤过,伴腹腔高压者早期行腹腔引流等,其病死率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原地区SAP患者早期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与血液浓缩、休克、低氧血症、ACS、胸腔积液以及与临床处理的方式有关。积极纠正低氧血症,液体足量复苏纠正休克和改善血液浓缩,控制炎症反应是阻止SAP早期发生MO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检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p38MAPK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BMP⁃7)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肝多房棘球蚴病肝纤维化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以20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距肝脏病灶0.5 cm内(A组)、距肝脏病灶0.5~1.5 cm(B组)肝组织及距肝脏病灶2 cm及以上的正常肝组织(C组)。肝组织标本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A组和B组肝组织中肝细胞结构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有不同程度破坏,可见不同程度肝细胞变性、萎缩、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组肝组织无异常病理改变,肝细胞结构形态正常、大小均匀,未见明显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清晰,无或轻度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染色结果显示,A组和B组肝组织可见汇管区较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出现不同程度小叶内纤维化;C组肝组织无明显异常病理改变。A、B、C组肝组织中TGF⁃β1(P < 0.001)、p38MAPK(P < 0.01)及BMP⁃7蛋白(P < 0.05)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均< 0.05),B组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C组(P均< 0.05)。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 = 0.866、0.702、0.801,P均< 0.05),不同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TGF⁃β1(F = 72.580,P < 0.01)、p38MAPK([χ2] = 31.705,P < 0.01)及BMP⁃7蛋白([χ2] = 48.388,P < 0.0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GF⁃β1蛋白与p38MAPK、BMP⁃7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 = 0.607、0.702,P均 < 0.001),BMP⁃7与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r = 0.456,P < 0.001)。结论 TGF⁃β1、p38MAPK和BMP⁃7蛋白通过相互作用、共同介导了肝多房棘球蚴病肝纤维化发生。  相似文献   
83.
腰背部棘球蚴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41岁,青海人,藏族.因"右腰背部胀痛伴间断性右下肢活动后麻木3年"而入院.患者于199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腰背部轻微酸痛,无放射痛.无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由于症状较轻未行任何治疗.2000年始出现活动后右下肢麻木,且症状逐渐加重,故来本院求治.入院后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第3~6腰椎椎体右侧可触及一大小约7 cm×6 cm囊性包块,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可.  相似文献   
84.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CA50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50升高的原因。选取肝硬化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检查生化肝功、CA50。结果表明22例(41.50%)血清CA50升高显著。血清CA50与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 il)、Ch ild-Pugh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性,与总胆红素(TB il)、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无相关性。在已除外并发恶性肿瘤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血清CA50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肝功损害及胆汁淤积,测定CA50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大、失血多,且多为高龄病人,全身合并症多,该项手术的安全性之一在于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在高海拔地区选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文献报道,一些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和甲状腺素(T_4)水平降低。本文选择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间在本院住院的缓解期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按199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共63例。其中慢支12例。肺气肿22例,肺心病29例,均为男性,年龄50~75岁。平均62.5岁;正常成人对照组62例,其中男57例,女5例,年龄49~75岁,平均62岁。全部病例均在缓解期进行血清T_3、T_4测定(放射免疫法),同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放射免疫药盒由北京海军总医院提供;在F1608型~(125)I放免测量仪进行γ计数。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对青海省多房棘球绦虫分离株Cox1、Nad1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及分子钟,为推测其进化关系及起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2份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术后标本,对多房棘球蚴线粒体DNA Cox1、Nad1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棘球属绦虫Cox1基因和Nad1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观察种内变异情况并构建进化树和分子钟。结果 所有多房棘球绦虫标本与GenBank数据库中检索的多房棘球绦虫亚洲株Cox1、Nad1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99%以上,共获得6种不同基因型,其中有2个分离株在GenBank数据库中未找到同源性100%的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收集的多房棘球绦虫标本与多房棘球绦虫亚洲株聚类效果明显;分子钟推测青海地区多房棘球绦虫起源于9.4万年前。结论 本研究发现青海省多房棘球绦虫存在6种不同基因型,其中首次发现2种基因型。青海地区多房棘球绦虫优势株为亚洲株,起源时间约在9.4万年前。  相似文献   
88.
高海拔地区泌尿外科老年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海拔 2 2 6 0 m的中高原地区 ,对 5 2 8例 6 5岁以上各类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就有关问题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 8例 ,男 4 6 2例 ,女 6 6例 ,年龄 6 5岁~ 89岁 (平均 70 .4岁 )。病史 3d~ 19年 ,在海拔 2 2 6 0 m~36 80 m高原居住生活均在 5 1年以上。其中前列腺摘除术 2 75例 ,膀胱、肾脏肿瘤切除术 172例 ,泌尿系取石术 4 6例 ,肾积水肾切除术或肾盂造瘘术 2 3例 ,外伤肾修补术 6例。1.2  其它系统合并症 高原心脏病 37例 ,高血压 16 2例 ,高血脂 84例 ,冠心病 5 1例 ,…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重建术对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病人恢复情况及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传统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带股外侧皮神经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以及前臂皮瓣修复治疗者各22例,设为A、B、C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的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血清SA、sIL-2R表达水平,同时记录各组患者口腔不良状况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一次皮瓣种植成活率为96.97%;B组患者外形修复、张口度、闭合情况、进食情况、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咬合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A组和C组(P<0.001或P<0.05);且B组患者术后感觉优良率以及满意度高于A组和C组(P<0.05).术后1个月,B组下降程度优于A组和C组,A组下降程度由于C组(P<0.05).与C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感觉异常、反应迟钝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术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皮肤修复重建效果最佳,有利于降低供区并发症发生风险和改善患者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调查ICU患者双上肢握力及髋关节屈曲拉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7月青海省人民医院77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5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6.09±18.44)岁。收集患者一般病例资料(包括一般社会学资料,入住ICU后,出ICU前及出ICU时评价指标),测量其在入住ICU时和出ICU时双上肢握力及髋关节屈曲拉力。 结果患者入住ICU时及出ICU时,上肢握力分别为(22.14±10.91)kg、(23.22±12.01)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P=0.015);髋关节屈曲拉力分别为(9.99±6.23)kg、(11.14±7.87)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5,P<0.001)。患者出ICU时,ADL评分较入住ICU时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01,P<0.001),患者营养不良比例、红细胞、血红蛋白较入住ICU时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7,t=5.208,t=2.688,P<0.05),其余化验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患者上肢握力与年龄(r=-0.540)、性别(r=-0.415)、婚姻状况(r=-0.512)、住ICU天数(r=-0.304)、机械通气天数(r=-0.246)、人工气道天数呈显著性负相关(r=-0.224),与ADL评分(r=0.316)呈显著正相关;髋关节屈曲拉力与性别(r=-0.452)、营养状态(r=-0.334)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ICU患者上肢握力及髋关节屈曲拉力呈现较低水平,随着疾病恢复逐渐增强。对于高龄、女性、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及已婚的患者在住ICU期间要更加关注其肌肉健康状态,患者住ICU期间要根据病情尽早拔除人工气道、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同时要加强患者的营养,为预防ICU患者肌肉衰减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