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9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7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830篇
内科学   442篇
皮肤病学   280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208篇
外科学   923篇
综合类   1836篇
预防医学   258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509篇
  5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分析女性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导致卵巢坏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昆明市儿童医院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间,57例女性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下简称为卵巢嵌顿疝)并行手术的患儿,分析患儿的年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术中有无卵巢扭转,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纳入57例女性婴幼儿,中位年龄46 d,最小年龄19 d,最大年龄2岁5月。57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证实为卵巢嵌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CRP、卵巢扭转与卵巢坏死有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卵巢扭转是术中卵巢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390,95% CI:1.056-1.829,P = 0.019)。  结论  卵巢扭转是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疝发生卵巢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索并分析原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寻找可早期预测转移的临床指标。  方法  回顾性研究云南省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GC的31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213例)和未转移组(105例)。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GC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各影响因素对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  (1)生存分析提示转移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27个月和22.16个月,未转移组中位OS及平均PFS分别为45个月和41.98个月,2组间OS及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1);(2)多因素分析提示浸润深度 > 黏膜层、未接受化疗及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14.4 KU/L是GC患者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提示与单指标或双指标联合相比,浸润深度、前白蛋白和CA-125三指标联合后对预测GC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具有更精确的敏感性及特异性;(4)Log-rank检验及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化疗总周期<8周期及CA-125≥14.4 KU/L是转移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灶未接受手术治疗、初诊合并转移、病程中合并远处转移及CA-125≥14.4 KU/L是转移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GC患者一旦发生转移则预后极差,临床中应重视转移的早期发现及诊治,多指标联合对于诊断GC转移具有较精确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提示对GC患者应进行积极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尽早诊治转移灶,为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遭受急性打击后,出现严重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其因病情进展迅速、短期死亡率极高,引起了全球肝病学家的关注。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区)ACLF的病因及临床特征等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国内外ACLF的诊断标准多达十余种。本文通过回顾几种较为常用的ACLF定义,以及ACLF诊断标准相关研究,比较各ACLF诊断标准之间的差异,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ACLF、优化临床决策。目前全球尚无公认的ACLF诊断标准,国内外ACLF的诊断标准存在着较大差异,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选用何种ACLF诊断标准应根据患者慢性肝病的病因、临床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4.
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单侧颈总动脉后处理组和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后处理组,每组7只。再灌注48 h,测定脑梗死体积;拔栓后1 h及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测定;梗死即刻、梗死后10 min、术中1 h、拔栓后即刻、每次夹/松颈总动脉时、干预后30 min等15个时点监测脑血流。结果:夹闭单侧、双侧颈总动脉后处理组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减小,有显著差异;3组脑血流各个时点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但是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后处理组干预30 min后脑血流百分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单侧颈总动脉后处理组降低9%。手术后1 h 3组神经功能评分P<0.05,差异显著,夹闭单侧、双侧颈总动脉后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比缺血/再灌注组减轻。结论:缺血后适应能够明显减小梗塞体积,改善大鼠术后1h神经功能评分,可能与缺血后适应调节早期再灌注时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明确Survivin作为膀胱肿瘤患者的肿瘤诊断和监测标志物的可能性,我们检测了Survivin在膀胱肿瘤和非肿瘤患者病变组织的Survivin蛋白及其mRNA表达情况。方法从我科住院病人和膀胱镜检患者中获取31例膀胱癌患者(实验组)和24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RT-PCR检测Survivin蛋白和基因在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IHC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Surviv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4%(23/31)和4%(1/24),χ2检验P<0.001,IHC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有一定的关系;实验组和对照组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30/31)和4%(1/24),χ2检验P<0.001。结论膀胱肿瘤组织Survivin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因此,Survivin有望成为膀胱瘤高危人群筛选,肿瘤诊断和监测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76.
患者,男,20岁,2007年9月27日在搬运硫酸二甲酯容器时被泄漏的化学蒸气熏染会阴部,当时未作任何处理,继续搬运约1h,会阴部出现灼痛感、水肿很快加重,3h后来我院就医。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阴囊、阴茎处显著水肿,但无红斑、水疱、焦痂等表现。诊断为“硫酸二甲酯烧伤会阴部1%TBSA,Ⅱ度”。  相似文献   
77.
近年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逐年上升。HUA不仅常伴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也是慢性肾脏病(CKD)的高危因素,存在亚临床的慢性炎症状态。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tn,hs-CRP)作为炎症因子,与机体炎  相似文献   
78.
我科自 1989年 4月— 1998年 12月共收治小儿烧伤 762例,其中并发真菌感染 8例,占 1. 05%,现就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本组共 8例,其中男 6例,女 2例,年龄 6个月~ 6岁,平均年龄 2岁,其中 7例均在 2岁以内, 1例 6岁。烧伤面积 30%~ 60%,按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8例均为特重度烧伤 [1]。其中烧伤面积 30%~ 40% 4例, 41%~ 50% 2例, 51%~ 60% 2例。 8例平均烧伤面积 41%,平均Ⅲ度烧伤面积 11%。 8例均在治疗中并发细菌感染的同时或者之后并发真感染,其中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79.
射频治疗舌根扁桃体肥大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射频技术治疗舌根扁桃体肥大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症 1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舌根扁桃体肥大 7例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5例 ,舌根扁桃体肥大同时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4例。男 10例 ,女 6例 ,平均 38岁。舌根扁桃体肥大患者临床症状有咽部异物感、吞咽阻挡感、打鼾等 ,检查在舌根部见有大小不等呈桑椹状、卵石状突起。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患者临床症状有咽部不适、异物感、虫爬感 ,灼热感及微痛等 ,检查见咽后壁有多个颗粒状隆起 ,有时甚至融合成条索状或片状。1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 ,咽、喉部…  相似文献   
80.
1 病例  患者 ,男性 ,2 8岁 ,因腰痛 4天、少尿 3天入院。患者 6天前因受凉感冒 ,在当地医院就诊 ,用阿昔洛伟注射液 1 g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2天感冒好转而停用。 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腰部疼痛 ,为持续性胀痛 ,伴轻微腹胀。3天前出现尿少 ,2 4小时尿量 1 0 0~ 40 0 ml,伴恶心呕吐 ,精神睡眠及饮食差。在当地医院查血肌酐 71 3μmol/ L ,转入我院。经临床诊断为阿昔洛伟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 治疗方法  入院即给内科综合治疗并立即行血透疗法。先行股静脉双腔导管插管 ,诱导透析 2次后过渡到常规透析 ,用醋酸膜透析器 (宁波亚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