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复杂疾病,胰岛素抵抗(IR)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同时存在着高血压、冠心病、脂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联素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脂联素的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作一综述。一、脂联素的结构脂联素由244个氨基酸组成,它包括氨基端的一个分泌信号序列,一个小的非螺旋区,一段22个胶原样的重复序列及羧基端一个球形结构域。球状结构域部分较全长形式的脂联素有更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但只有全长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与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从全军心血管介入治疗管理系统中选取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8170例STEMI患者,研究终点为院内死亡发生率.对患者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进行分层,探讨靶血管闭塞程度对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根据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将8170例患者分为两组:75%~99%狭窄(n=2191)和100%狭窄(n=5979).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 2%和3.0%(P=0.077).进一步根据症状出现至血管开通时间对患者进行分层,症状出现至血管开通时间<3h时,上述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5%和3.3%(P=0.436);症状出现至血管开通时间为3~6h时,上述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0%和2.9%(P=0.147);症状至血管开通时间>6h时,上述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4%和2.8%(P=0.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与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虎贞清风胶囊治疗湿热蕴结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优效性检验临床试验设计。由全国14家医院共收集480例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使用SAS软件按3:1随机分为治疗组(36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口服虎贞清风胶囊,对照组口服虎贞清风胶囊模拟剂,两组均每次4粒、每日3次给药,共治疗3天。在治疗第3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各单项症状消失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480例患者中438例纳入全分析集(FAS)进行疗效分析,其中治疗组325例,脱落35例(不良事件2例,失访29例,违背方案2例,缺乏疗效退出试验2例);对照组113例,脱落7例(失访2例,违背方案5例)。治疗组第3天疼痛VAS评分及差值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41,t=6.452, 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4%(297/325),优于对照组[68....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与目的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以下简称纳米炭)作为一种淋巴结示踪剂,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快速识别甲状旁腺,避免手术误伤。然而,目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手术中的纳米炭具体使用方法、标准技术流程尚未统一。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国内外科医师在PTC手术中使用纳米炭的技巧、体会和经验,以期为临床规范化使用纳米炭提供依据。方法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纳米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使用方法”专家调查问卷表,分发给从事甲状腺外科的高年资、高手术量的外科医师填写,回收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7份,返回的有效问卷共计105份,来自26省78家三级甲等医院。91位(86.7%)专家每年使用纳米炭数量在100~1 000支。调查的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高,53位(50.5%)专家认为注射纳米炭后甲状腺腺叶呈现地图样斑驳均匀染色为最佳,在甲状腺腺叶切除和全部切除术中,超过90%的专家认为术中注射纳米炭为最佳时机,超过50%的专家认为纳米炭每点注射最佳剂量为0.05~0.1 mL,注射后需等待1~5 min;腺叶切除只需注射1个位点,全切只需要注射2个位点;注射后1~5 min甲状旁腺负显影和中央区淋巴结染色。超过70%的专家推荐在颈侧方淋巴结清扫、腔镜和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采用术中直视下纳米炭注射。总结避免术中纳米炭渗漏的应用技巧包括:适当稀释、细针刺入、包膜完整、少量注射、把控深度、负压拔针、常规压迫、凝闭针孔、术野清洁。结论 本研究首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了解外科医师使用纳米炭的情况,为纳米炭使用的技术方法做出了经验性的总结与归纳,调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为以后纳米炭合理、正确地使用与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