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基于调强放疗临床Ⅲ期鼻咽癌的生存分析中探讨第8版AJCC/UICC鼻咽癌分期系统。方法 2008-2014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首次治疗的 1351例鼻咽癌患者中按第7、8版标准重新分期,确定Ⅲ期患者分别为742、784例,将其各自分为3个亚组:T3N0-1期为 G1(226、245例),T1-2N2期为 G2(180、187例),T3N2期为G3(336、352例)。Kaplan-Meier法分别计算3个组 5年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并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结果 第8版病例中93.6%与第7版的相同。第8版与第7版总体的OS、PFS、DMFS、LRRFS分别为84.8%与85.4%、76.2%与77.0%、80.4%与81.3%、89.8%与90.6%(P均>0.05)。第8版分期3个亚组的OS、PFS和DMFS均不同(P均<0.001);G1与 G2、G1与G3也不同(P均<0.05),G2与G3间相近(P=0.183、0.310、0.248)。结论 第8版AJCC/UICC分期系统对临床Ⅲ期病例的分布特点及临床终点相对于第7版变化不大,亚组间仍有明显的组内生存风险分布差异,其中N2对Ⅲ期患者的生存风险评估起到主要作用。可能在IMRT联合化疗时代局部肿瘤对预后的影响已经减弱,第8版分期系统仍然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测评。结果干预组干预前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维度4个维度评分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132,P0.01;t=3.526,3.637,4.754;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应用于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经评估不能手术且无法耐受化疗有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50例,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三维适形放疗方法,总量为60Gy ,2Gy/次,5次/周;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量为60Gy ,2Gy/次,5次/周,同期采用甘氨双唑钠增敏:甘氨双唑钠800mg/m2,3次/周,周一、周三及周五给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中无Ⅱ级以上的肝肾毒性。观察组与对照组Ⅲ级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有12%(3/25)、8%(2/25),未发现Ⅲ级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及Ⅰ级以上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同期骨髓毒性最高为Ⅱ级,红系、粒系、巨系Ⅱ级毒性分别为24%(6/25)、20%(5/25),16%(4/25)、12%(3/25),4%(1/25)、4%(1/2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评价显效(CR+PR)80%(20/25)、52%(13/25),稳定20%(5/25)、48%(12/25);治疗后3个月评价显效(CR+ PR)72%(18/25)、48%(12/25),稳定16%(4/25)、24%(6/25),进展12%(3/25)、28%(7/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评估不能手术且无法耐受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甘氨双唑钠增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N_0期鼻咽癌颈部照射的合适范围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确定N0 期鼻咽癌颈部照射的合适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6例N0 期鼻咽癌病人治疗后颈部控制结果及相关因素。全部病例接受单纯根治性放疗 ,鼻咽中位剂量DT70Gy ;颈部治疗范围只包括双侧上半颈 ,治疗剂量DT( 4 0~ 72 )Gy(平均DT4 7Gy ,中位DT5 0GY)。 结果 共有 9例病人治疗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颈部 5年控制率 96 .1%。其中 4例同时合并鼻咽部复发 ,单纯颈部复发 5例 ,单纯颈部复发率 2 .5 5 % ( 5 / 196 )。颈部治疗剂量低于DT4 5Gy组的颈部复发率为9.0 % ( 6 / 6 7)明显高于剂量高于DT4 5Gy组的2 .3% ( 3/ 12 9) ;有鼻咽复发者的颈部复发率 13.3% ( 4 / 33)明显高于无复发者的 3.0 % ( 5 / 16 6 ) ;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0 期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后颈部复发率很低 ,颈部治疗范围包括双上颈已足够 ,治疗剂量应高于 4 5Gy。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Orem自护理论,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在入院1周内及出院前1周分别进行测试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维度评分升高,优于对照组,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8、4.067、3.732、2.696,均P<0.01,在认知功能(t=2.017)及社会功能(t=2.02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护理论能增强食管癌患者自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到治疗护理中,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角度的固定野动态调强(Dynamic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dIMRT)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分别设计5F-0°-dIMRT与5F.180°-dIMRT两组计划,用V处方剂量为50Gy/25次。在95%体积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总机器跳数Ⅲ∽以及治疗时间(TreatmentTime,TT)。结果:对于PTV的Dmean来说,5F-0°-dIMRT低于5F.180°-dIMRT(P〈0.05);5F-0°-dIMR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优于5F-180°-dIMRT(P〈0.05),而5F-0°-dIMRT的均匀性指数略优于5F-180°-dIMR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膀胱的DEmean、D5与V30中5F-0°-dIMRT低于5F-180°-dIMRT(P〈0.05),其余V20、V40、V5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肠V30中5F-0°-dIMRT低于5F-180°-dIMRT(P〈0.05),而Dmean、D5、V20中5F-0°-dIMRT高于5F-180°-dIMRT,V40、V50中5F-0°-dIMRT低于5F-180°-dIMRT,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侧股骨头的Dmean、D5、V20 V30,5F-0°-dIMRT显著高于5F-180°-dIMRT(P〈0.05),V40则明显低于5F-180°-dIMRT(P〈0.05)。相对于5F-0°-dIMRT来说,B-P的V5、V10、V15高于5F-180°-dIMRT,V20低于5F-180°-dIM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V30低于5F-180°-dI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F-0°-dIMRT的MU较5F-180°dIMRT略少(P〉0.05)。5F-0°dIMRT的治疗时间(re)较5F-180°dIMRT略少(P〉0.05)。结论:两组计划均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5F-0°-dIMRT较5F-180°-dIMRT提高了靶区的适形度,能更好地保护膀胱、小肠、双侧股骨头的V40和正常组织低剂量区(B-P)V30的剂量,然而对双侧股骨头的高剂量热点与低剂量区的损伤确更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产生的过程和机制。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照射新西兰大白兔的右下肢坐骨神经,单次等中心剂量25 Gy。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在照射后3月、5月、7月处死,取受照射和对照的神经段,行电镜、光镜观察和病理图像分析。结果3月时照射神经电镜、光镜或病理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神经均无显著差异;5月时受照神经电镜下表现为脱髓鞘改变,病理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神经无显著差异;7月时受照神经髓鞘和轴突均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同时发现神经再生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结论周围神经的放射性损伤起始于射线直接引起的髓鞘和轴突的变性坏死,雪旺细胞和损伤后的轴突均有潜在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但随后发生的神经间质纤维化会影响神经的再生并使损伤随时间进展。  相似文献   
39.
放疗后期合并化疗治疗射线抗拒型食管癌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线抗拒型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程合并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1例射线抗拒型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其中 14例在放射治疗后程同时合并化疗 (综合组 ) ;其余病例予单独放射治疗 (单放组 )。放射治疗 :6MV -X线或60 钴外照射 ,常规分割 ,DT70Gy。化疗方案 :第 1~ 3天 ,予DDP 40mg/d ,5 -FU 75 0mg/d ,隔 3周再行另一疗程 ,共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结束时疗效达到 1,2级者 ,综合组有 5 7% ( 8/ 14 ) ,单放组有 2 6% ( 7/ 2 7)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年生存率和 1年局控率 ,综合组分别是 5 7% ,71% ,单放组分别是 48% ,5 9%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或未控和转移。结论 放射治疗后程合并化疗的综合治疗可增加射线抗拒型食管癌对放疗的敏感性 ,提高近期疗效并可能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40.
吴碧娟  江妙玲  黄文河  陈秀莹 《西部医学》2012,24(6):1195-1196,1199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病人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81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放疗全过程中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81例病人放疗反应均可耐受,治疗结束正常出院。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行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护理,能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