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1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308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9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大量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医德伦理思想,本文试图从中发掘出它对医德思想的创立,发展及促进作用,探讨其对社会主义医德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类基因组密码全面破译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类基因组密码的破译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基因歧视、基因隐私权的保护、基因治疗的滥用、优生学的担忧等,笔者认为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迎接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辅以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及其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FPSNS)的疗效。方法:425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13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140例在A组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治疗;C组147例在B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C组治愈串高于B组及A组,后遗症发生串低于A组,治愈天数亦短于A、B两组。结论:中西医结合辅以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及其FPSNS,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姚波 《中医药学报》2003,31(6):61-61
气化学说是指天文学、哲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中医学认为 ,人体一切生命活动 ,都与气化相关。水液的代谢 ,气、血、津、液、精、神的产生和互相转化 ,无不有赖于气化。气化有常 ,则津液流行 ,气血充盛 ,五脏安和 ,疾病不生 ;气化失常则津液不行 ,气血衰少 ,五脏动摇 ,变生百病 ;气体终止 ,则精气竭绝 ,阴阳离散。因此 ,气化作用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体各器官病变常常首先表现为功能上的改变 ,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自述症状痛苦万分 ,可西医用各种手段都未查出器质上的变化 ,于是只好下个“神经官…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腔镜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小儿腹腔镜外科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其标志为StevenGans[1]应用腹腔镜诊断胆道闭锁和性腺发育异常。小儿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七十年代Gans等积极倡导将内镜用于小儿腹部疾病的诊断[1];(2)八十年代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更新与改进,小儿腹腔镜的应用日益广泛;(3)九十年代小儿腹腔镜外科技术趋于成熟。1990年Gotz首次报告了经腹腔镜行小儿阑尾切除术[2],1992年Gilchrist和Lobe将其应用到阑尾切除术、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其他手术[3]。从此小儿腹腔镜在世界各地开始兴起,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一种儿…  相似文献   
16.
皮内缝合修复儿童颜面部软组织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面部损伤后伤口所致疤痕对其生理功能与容貌有较大影响。随访我院从2001年4月~2002年4月应用连续皮内缝合法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23例,伤口愈合后仅留很细的线状疤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7月~14岁,前额部直线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12例;弧线型挫裂伤3例;面颊部线型挫裂伤3例;口唇部线型挫裂伤5例。其中动物性损伤2例;外力机械性损伤21例。单发性伤口21例;多发性伤口2例。伤口均无组织缺损。伤口长度最短为2cm,最长12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体外循环期间内源性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先心病患儿分为非紫绀型与紫绀型组,非紫绀型再分为肺高压与非肺高压组,于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转流结束、术后24h、术后72h和术后7d测定NO浓度。结果 主动脉阻断后略有降低,体外循环结束时显著增高,术后第1d仍处于较高水平,术后第3d恢复正常;在体外循环期间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心病血浆NO浓度的比较有显著意义;非肺高压组NO浓度升高显著,肺高压组则升高较少,两组术后24h及72h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 本实验显示术后24h、术后72hNO浓度升高显著,可能与体外循环所致的炎性反应有关;肺高压组则升高较少,易发生肺高压危象,这也是术后NO治疗肺高压危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哮喘患儿血清IL-8、IL-10及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各40例患儿和健康儿童的IL-8、IL-10、TNF-α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IL-10有明显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哮喘的气道炎症可能与IL-8、TNF-α的上调和IL-10的消耗性降低有关,表明IL-8、IL-10、TNF-α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型别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特点及型别分布。方法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对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就诊的362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轮状病毒基因组RNA检测及分型。结果共检出阳性标本2810例(阳性率77.5%),其中ELISA阳性检测率为78.5%PAGE阳性检测率为58.1%,2种方法均检出阳性率为43.8%;A组轮状病毒电泳型有2个亚组,第1亚组为短型S,第2亚组为长型L1、L2、L3、L4,本次调查以长型L1多见,占97.8%,短型只占2.2%。结论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50%以上由轮状病毒引起,2岁以下的婴幼儿为易感人群;发病季节以每年10月至次年元月为高峰期;流行病学特点与各省、市报道一致;临床症状呕吐、代谢性酸中毒、咳嗽等以及显微镜检查脂肪球阳性,均与轮状病毒感染密切相关(P<0.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 1)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慢甲炎 )和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肿 )患儿中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 30例甲亢、14例慢甲炎和 18例甲肿患儿血浆ET 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 ,并与 15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组和慢甲炎组ET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甲肿组患儿ET 1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血浆ET 1可能与甲状腺疾病发病有关 ,测定血浆ET 1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疾病类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