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10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目的:利用C++语言与Pinnacle计划系统的脚本编程实现数据驱动下的鼻咽癌调强自动计划设计.方法:编程实现模块包括处方读取,基本参数设置,优化参数设置,逆向优化及优化结果输出等,最终实现全自动调强计划设计.选取10例鼻咽癌病例,检测程自动计划设计程序运行状态及其运行结果.结果:自动计划设计程序运行顺利,在程序运行计算出的结果中靶区(Target)及危及器官(OAR)在所有10例病例中有7例可以按照程序预期本方案达到处方剂量要求.3例病例因为处方剂量的逻辑矛盾,个别靶区或OAR未能达到处方要求.结论:利用C++与Pinnacle脚本混合编程,能很好的设计出基于其计划系统的自动优化程序.获得比较好的设计结果.本研究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对老年食管癌的放射增敏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2例食管癌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各31例,增敏组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结果增敏组患者治疗达到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时的中位照射剂量分别为40Gy、62Gy,均低于对照组。增敏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1.6%、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敏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7%、45.2%、19.4%,中位生存期29.0个月;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38.7%、16.1%,中位生存期26.0个月,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甘氨双唑钠毒副作用小,未观察到神经系统毒性。结论甘氨双唑钠对食道癌的放射治疗有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对提高生存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量化的方法研究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的腮腺体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方法:入组40例经过调强放射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各扫描获得一组CT图像。临床医生在这两组图像中分别勾画出腮腺。通过Pinnacle自带功能把治疗前的数据映射至治疗后的CT图像上。统计分析腮腺治疗前后的体积变化。同时使用体积差异法和DICE相似度法来评价腮腺空间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左右腮腺前后体积对比有显著意义,其中左腮腺t=11.32(P〈0.01),其中右腮腺t=12.41(P〈0.01)。使用体积差异法评价,左腮腺平均变化为(34.62±13.14)%,体积缩小范围3.01%~58.93%;右腮腺平均为(34.3±12.54)%,体积缩小范围为5.61%~59.39%。DICE参数评价,左腮腺平均为0.59±0.11,变化范围为0.35~0.73;右腮腺DICE值平均为0.66±0.11,变化范围为0.29~0.83。结论:放射治疗后腮腺相对于治疗前有明显的缩小,空间位置有较大的变化。放射治疗中采用量化标准评估腮腺体积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修改放射治疗计划来避免腮腺超过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104.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 MRT)是21世纪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而鼻咽癌则是I MRT最理想的适应证之一[1]。如何加强对调强放疗摆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放疗工作者探讨和重视的问题。我院自2007年3月开展调强放射治疗来,已有了300余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经验。现根据80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鼻咽癌的远期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1986年~2000年本院收治的儿童鼻咽癌35例,单纯放疗18例(RT组),诱导化疗 放疗17例(C RT组);放疗剂量≤60Gy13例,>60Gy22例。治疗后失败13例,均予以补救性化疗±放疗。结果:儿童鼻咽癌占同期治疗的所有鼻咽癌患者的0.4%,病理以低分化鳞癌为主,占94.1%,入院时III IV期占88.6%,全组5年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为57.1%。C RT组与RT组相比,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明显增高,(94.1%vs44.4%,P=0.003),从而提高OS(76.5%vs38.9%,P=0.04)。肿瘤剂量>60Gy的5年局部无复发率(locally relapse-free survival,LFRS)及OS均优于≤60Gy的患者,LFRS分别为72.7%vs30.8%,P=0.02,OS分别为90.9%vs53.8%,P=0.004。治疗后失败率37.1%,再治疗后平均继续生存32个月。严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4.3%,均发生于>60Gy的患者,而且80%见于C RT组。结论:儿童鼻咽癌预后较好,尽管入院时多数已属晚期。诱导化疗可以减低远处转移率,从而提高总生存率。肿瘤剂量以>60Gy为宜,为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剂量不宜过高,建议60Gy~65Gy。治疗失败患者经积极补救治疗仍可望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对52例经原发病灶病理诊断证实的脑转移初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加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全脑照射(300 cGy/次,5次/周,总剂量3000 cGy)后,采用适形放射治疗并针对脑转移灶局部加量。结果52例患者按计划完成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98.1%(51/52)。结论全脑放疗加适形放射治疗脑转移瘤近期疗效显著,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术前白球蛋白比(albumin/globulin ratio,AGR)与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预后的关系,建立ESCC手术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列线图,为ESCC患者的预后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7年9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0例接受过手术治疗的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确定术前AGR的最佳临界值,χ2检验分析AGR与一般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AGR与ESCC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而构建ESCC术后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  结果  按术前AGR最佳临界值1.16将患者分为高AGR和低AGR两组,高AGR组1年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低AGR组(均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AGR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因素(均有P < 0.05),其中T3-T4 vs T1-T2(HR=1.87,95% CI:1.04~3.35),N+ vs N0(HR=1.89,95% CI:1.13~3.17),高AGR组vs低AGR组(HR=0.57,95% CI:0.36~0.90)。预测ESCC术后患者预后的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68(95% CI:0.62~0.73,P < 0.001)。  结论  术前AGR水平是影响ESCC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高AGR组ESCC患者的预后优于低AGR组,列线图有助于临床医生对ESCC术后患者的预后进行个体化预测。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di-agnosed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1998, 46 NPC 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ases were treated in Fujian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 Among these pa-tients, 43 were single site metastasis and 3 were multiple sites metastases;The site of metastasis were 19 pa-tients in the liver, 11 in the bone, 7 in the lung, 1 in the brain, 6 in mediastinal nodes and 6 in axillary lymph nod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standard radiotherapy to the primary site and cervical node region with a median dose of 72 Gy. Forty-one patients (89%) received 1-5 cycles chemotherapy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and 23 (50%) received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Result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20 months. The 1-, 2-, 3-year 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66%, 47%, 30% and 19%, respectively.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s and KPS were th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Pa-tients with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had longer survival than those without (39 months vs. 13 months, X2=8.63, P=0.012). Patients with good performance status (KPS≥80) had better outcomes thanthose with poor performance status (26 months vs. 12 months, X2= 3.95, P=0.035) . Conclusions Active therapy may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diagnosed metastatic NPC,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have good performance status. Under systematic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to the primary site and supportive care, the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may also yield a good result.  相似文献   
109.
2008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中华放射肿瘤学会第二期规范化培训班暨第四届福建省肿瘤放疗质控培训班在福建省革命老区龙岩市召开,会议由中华放射肿瘤学会、福建省放疗质控中心、福建医学会放射治疗学分会主办,龙岩市第二医院协办.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通过鼻咽癌治疗前后的靶区变化来研究原发肿瘤残留的规律.方法:入组49例经过调强放射治疗后的鼻咽癌病例.治疗前后各扫描一组CT图像和MRI图像一组.治疗接近结束的时均发现有肿瘤残留.临床医生分别在两组CT图像中勾画出鼻咽部原发肿瘤的体积.在计划Pinnacle计划系统中统计出靶区前后的体积,来初步研究其规律.结果:其中按分期肿瘤退缩分别为T1,T2,T3,T4分别为0.95,0.55,1.32,2.18 cm3/天,相应的退缩率为3.09,1.79,4.44,7.00%/天.肿瘤总得平均缩小为1.34 cm3/天.结论:肿瘤的残留与分期的肿瘤的分期相关性不明显,肿瘤在放射治疗中有明显的缩小,临床中应注意调整方案来增加肿瘤残留部分的剂量,以期更好提高治愈率及减少放射治疗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