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4 毫秒
51.
为了对非发酵菌群快速、简便、正确地分离鉴定 ,进行了鉴别分离培养基的研究。1 理论依据非发酵菌群与其他发酵菌的鉴别点为不能以发酵的方式来利用糖 ,而发酵菌则能发酵培养基中的糖类产酸 ,使菌落及周围培养基的pH值下降。氧化利用糖的细菌 ,虽然也能产生较弱的酸 ,但常规方法很难检测出来[1 ] ,故菌落无颜色改变。2 培养基组成根据以上原理 ,经多次试验 ,配方为 :蛋白胨 1 0g ,葡萄糖 1 3g ,牛肉膏 3g ,氯化钠 5g ,琼脂粉 2 0g,苯胺蓝 0 2g。上述各成分加入 1 0 0 0ml蒸馏水中 ,调pH7 2~ 7 4 ,加热溶解 ,于 1 2 1℃灭菌 1 5~ 2 0mi…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含甘露醇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水平及功能恢复情况,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ADL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使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下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85岁,因“左下肢无力1天”入院。患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史10年,经常服用降压药物。入院前1天起床进餐后,感左下肢无力,约60min后自行缓解。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70/80mmHg,神志清,语言流利,两侧瞳孔等大等圆,伸舌偏左,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6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侧上下肢肌力正常,左侧巴彬斯基征(+)。心电图:异位心率,心房纤颤。头颅CT示:脑萎缩,  相似文献   
54.
郭维琴教授为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从师侍诊,郭师诊治心血管疾病,遣方用药颇具匠心,疗效显著,获益颇多,现将郭师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享。1对扩张性心肌病病因病机认识扩张性心肌病以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可以是特发性,家族性和(或)遗传性,病毒  相似文献   
55.
苏英  王同庆  杜松梅  高娟  田英平 《临床荟萃》2010,25(9):754-757,F0003
目的 调查北京朝阳区某社区居民健康情况,制定社区医疗服务规划.方法 2007年7月对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户籍居民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按国际或国内常用诊断标准确定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和糖尿病患者;并采用标准化的问卷方式调查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习惯等.结果 ①超重、肥胖患病率75.4%、腹型肥胖患病率79.2%,体质量指数(BMI)≤24但腰围(WC)超标者占31.0%(40/129);BMI≥28且WC≥80(女)/85(男)者占33.3%(175/525);②高血压总患病率21.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与BMI、WC呈正相关;③糖尿病总患病率9.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④高胆固醇(TC)、高甘油三酯(TG)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患病率明显高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5.9%、15.7%、7.2%,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女性32.9%,男性31.7%;⑤冠心病与脑卒中患病率均与BMI、WC正相关,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⑥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广泛存在.结论 北京朝阳区某社区人群中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患病率高,应采取措施,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56.
例1:患者,男56岁。主因胸闷、气短1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6年,常服降压药物,血压150/100mmHg左右。入院前因劳累过度心前区出现压榨感,憋闷,活动后气短。心电图:T波广泛低平,无ST段变化,无Q波。心肌酶:肌酸激酶540U/L,肌酸激酶同工酶220.7U/L,羟丁酸脱氢酶248U/L,谷草转氨酶73U/L,乳酸脱氢酶360U/L,尿素氮5.1mmol/L,肌酐89Umol/L,尿酸231μmol/L。初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载脂蛋白CII(apolipoprotein-CII,Apo-CII)在急性脑梗死病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动态测定62例1 d内发病的脑梗死患者1、7、14 d血清中Apo-CII含量,并分析与病程、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在发病1 d时Apo-CII水平最高,以后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清Apo-CII含量逐渐下降,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81,P<0.01),与Barthel指数无直线相关关系(r=-0.909,P>0.05).结论 Apo-CII升高是脑梗死急性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Apo-CII水平改变可能比血清胆固醇异常更早、更敏感的反映脂质代谢异常状态.积极控制脂代谢紊乱对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连续监测法检测83例UA患者的心肌酶谱,记录其中的α-HBDH数值,根据发作后1~2、12及24 h患者α-HBD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α-HBDH水平描绘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 UA发作后1~2、12及24 h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49、0.453和0.53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240 U/L为临界值.UA急性发作后1~2 h血清α-HBDH诊断UA急性发作的敏感性51%、特异性58%、阳性预测值0.53、阴性预测值0.56、准确度48%;12h的敏感性54%、特异性58%、阳性预测值0.54、阴性预测值0.58、准确度56%;24 h的敏感性60%、特异性58%、阳性预测值0.57、阴性预测值0.61、准确度59%.结论 α-HBDH对UA急性发作的诊断性能指标均较低,并无其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可以将之从心肌酶中去除,常规生化检测应淘汰α-HBD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