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33篇
  免费   6978篇
  国内免费   10659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274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10234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27567篇
内科学   2792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神经病学   1940篇
特种医学   8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0451篇
综合类   53560篇
预防医学   5833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18062篇
  476篇
中国医学   7110篇
肿瘤学   2757篇
  2024年   1122篇
  2023年   3902篇
  2022年   2590篇
  2021年   4254篇
  2020年   4628篇
  2019年   5873篇
  2018年   4775篇
  2017年   3996篇
  2016年   4739篇
  2015年   5643篇
  2014年   9445篇
  2013年   10471篇
  2012年   12422篇
  2011年   13853篇
  2010年   12230篇
  2009年   12321篇
  2008年   11313篇
  2007年   10448篇
  2006年   9786篇
  2005年   9377篇
  2004年   8263篇
  2003年   7435篇
  2002年   5728篇
  2001年   5678篇
  2000年   4784篇
  1999年   4155篇
  1998年   3253篇
  1997年   2631篇
  1996年   2314篇
  1995年   2076篇
  1994年   1690篇
  1993年   1043篇
  1992年   990篇
  1991年   905篇
  1990年   879篇
  1989年   808篇
  1988年   943篇
  1987年   645篇
  1986年   581篇
  1985年   545篇
  1984年   389篇
  1983年   329篇
  1982年   319篇
  1981年   219篇
  1980年   220篇
  1979年   128篇
  1978年   81篇
  1977年   48篇
  1976年   52篇
  1965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61.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依诺肝素分别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髋关节置换后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虞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两组均在术前、后使用气压仪治疗,研究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观察两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皮下瘀斑、膝关节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气压治疗仪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中效果优于依诺肝素,能够改善凝血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研究对老年骨关节炎退行性变患者采取膝关节镜下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老年骨关节炎退行性变患者15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7月到2017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膝关节镜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经过膝关节镜下治疗后,膝关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治疗老年骨关节炎退行性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高渗性灌洗液在肩关节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肩关节镜检查行肩袖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分别予以肩关节镜下的等渗性灌洗液(273mOsm/L)和高渗性灌洗液(593mOsm/L)进行灌洗。以术后净体重增加、肩围变化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术后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的简明评估数字量表(single assessment numeric evaluation,SANE)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作为次要评价指标,并记录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肩关节镜下灌洗液用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患者的体重改变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高渗性灌洗液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减少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后关节周围液体潴留,并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比较"F"形空心钉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根据置入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18例,采用"F"形空心钉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37~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B组20例,采用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拉力螺钉固定,男12例,女8例,年龄35~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 d。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空心螺钉退出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1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螺钉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形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短期疗效相似,但"F"形空心钉退钉率较低。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磁性护理服务在骨科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髋部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磁性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情况(Hariss得分)和心理状况SAS与SDS得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Hariss得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骨科髋部骨折患者中实施磁性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医院对于患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0.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骨痂出现所用时间(30.2±4.8) d以及肿胀消退所用时间(9.1±1.7) d都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1±4.16) d和(14.87±5.3)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利于提升治疗优良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采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过伸位K线(+)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共73例颈椎标准位K线(-),而过伸位K线(+)患者在我科采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其中男44例,女29例;年龄51~72岁,平均57.3岁。病变节段:C3~627例,C3~724例,C4~722例,椎管占位率30%~69%,平均58.9%。结果 7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3个月。患者JOA评分由术前10~14分(平均11.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13~17分(平均15.7分),P=0.000。恢复率为66.8%~85.7%,平均74.5%。结论对于颈椎标准位K线(-),而颈椎过伸位K线(+)OPLL患者,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