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0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16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科学   1714篇
综合类   2787篇
预防医学   425篇
药学   1151篇
  47篇
中国医学   319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81.
桡骨小头切除并发症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桡骨小头切除并发症6例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科(110024)赤仁杰,申玉克桡骨小头骨折是临床一种常见的骨折,常发生于肘关节伸直位、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致伤。桡骨头切除术常见于桡骨头、颈粉碎性骨折,超过1/3的边缘性骨折,骨折片侵入上尺桡关节,...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组和椎体后凸成形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微创优点,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复位作用。  相似文献   
83.
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肱骨头解剖颈至外科颈及肱骨近端干段骨折、骨不连的内固定新技术。方法 根据生物记忆材料镍钛合金性能与肱骨近端解剖生理特征,研制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proximal humerus memory connector,PHMC),并临床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共22例。患者平均年龄41.7岁,平均随访18.5个月。结果 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骨不连骨性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骨愈合形式均呈骨板样骨替代,未见无序骨痂出现。PHMC术后弃用外固定,创伤反应期(7~12d)后,进行主动渐进性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按Michael Reese评分,平均88.5分。结论 PHMC能有效治疗肱骨解剖颈始至肱骨近端的各类型骨折与骨不连,亦为减少该部的假体关节置换探索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84.
我院1995年11月~2002年12月,分别采用克氏针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7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75例,男67例,女8例。年龄6~75岁,平均31.4岁。横形骨折10例,斜形骨折48例,粉碎性骨折17例。单纯克氏针内固定26例,克氏针加钢丝绑扎固定13例,克氏针加粗丝线绑扎固定8例,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28例。  相似文献   
85.
林勇  庄淑萍  郝军 《腹部外科》2008,21(2):95-95
病人:男性,24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3个月而入院。病人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降糖。入院体检:BP120/80mmHg。消瘦貌,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中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肾(-)。彩色超声检查示:主胰管近端结石并重度扩张。血糖值14.9mmol/L。入  相似文献   
86.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注射注入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患者抽取自体红骨髓离心后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注射至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部位,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进展情况。结果 20例获随访,骨折愈合18例,2例未愈合,愈合率90%,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8个月。21例患者经注射后无局部及全身感染并发症,未见异位骨化。结论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优点,是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提高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质量,及时发现、及时配合医师处理和挽救病人肢体,降低病残率的发生。方法 在心理护理的支持下,及时观测和收集该症病人的各项观测指标,报告医师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结果 32例均获良好疗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无病残发生。结论 早期发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术前术后护理,适时的功能锻炼是该症救治成功,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8.
X线引导下经皮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经皮通用脊柱系统(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无须减压胸腰椎骨折8例采用后路经皮USS椎弓根螺钉植入,在椎旁肌深层置入固定棒行伤椎复位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20~90 ml,平均40 ml.后凸Cobb's角术前(21.5±4.3)°、术后(2.7±1.5)°(t=17.541,P=0.001),椎体塌陷术前18.5%±4.1%、术后2.4%±1.0%(t=16.504,P=0.001).术后3周佩戴腰围支具下床,复查Frankel分级,C级恢复至D级2例,D级恢复至E级1例,保持D级1例,保持E级4例.结论经皮USS内固定治疗无须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恢复快,但技术难度高,X线暴露时间长.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汉族人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退变(lumbar disc degeneration,LDD)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汉族人静脉血标本和腰椎MRI,其中对照组101例,病例组81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测定2组标本的VDR基因TruⅠ和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根据MRI显示的信号差异按Schneiderman分级法确定各个体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分无、轻、中、重4组。分析病例对照组中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规律,分析其中小于45岁(包括45岁)者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中FokⅠ和Tru Ⅰ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F59.4%,f40.6%和T79.2%,t20.8%;病例组中FokⅠ和TurⅠ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为:F53.7%,f46.3%和T80.9%,t19.1%,二组中的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分组中VDR基因TruⅠ和FokⅠ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组中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VDR基因Tru Ⅰ和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和汉族人LDD无关。  相似文献   
90.
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6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AF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54例术后获得6个月~2年随访,术后摄X线片示椎体前缘高度大部分恢复约9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标准.51例有1~3级恢复,3例无明显恢复.骨折愈合后已行内固定取出12例,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