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恶性高位胆道黄疸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胆道梗阻多由肿瘤引起,因涉及肝门,结构较复杂,手术十分困难。且患者耐受力较差,同时伴有肝肾功能损伤、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等不良因素影响,手术成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犤1犦。现多采用介入治疗为主。在此,报道我院经皮、经肝胆道减压治疗高位梗阻性黄疸的经验。1材料与方法回顾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0年7月介入治疗74例高位梗阻性黄疸、无手术指征的住院患者。其中男44例,女30例,年龄31~87岁,中位年龄63.5岁。临床与B超、CT、MRI等影像及病理学诊断肝癌18例、胆管癌20例、胆囊癌16例、转…  相似文献   
62.
肾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动脉性并发症介入治疗的经验及价值评估。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患者中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者52例,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脉狭窄,动脉内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血栓栓塞和假性动脉瘤的栓塞治疗。结果12例移植肾动脉基本正常,21例显示动脉吻合13狭窄,2例吻合13处动脉瘤形成(其中1例合并吻合13狭窄),14例为移植肾动脉内血栓形成,3例为移植肾内动脉稀少。单纯移植。肾动脉狭窄中,16例行经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单纯球囊扩张12例,血管内支架4例)治疗,其中14例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例术后肾功能恢复不良,移植肾切除。13例动脉血栓患者接受溶栓治疗(1例溶栓后放置支架),其中3例溶栓失败,1例血管通畅后肾功能未见明显恢复,余9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假性动脉瘤合并吻合口狭窄接受吻合口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动脉瘤栓塞治疗,造影复查动脉瘤消失,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为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提供进一步治疗,可及早挽救移植肾。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综合应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和二维(2D)增强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FSPGR)检查技术,对肺动脉、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在1次检查中同时完成不同部位血栓的检出,探讨这种综合性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对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15例患者进行自动进床团注追踪法的周围血管3DCE-MRA和增强后的2DFSPGR序列扫描。扫描部位包括4部分,即肺、盆腔、大腿、小腿。当肺血管采集完成后,依次进行盆腔、大腿、小腿的采集;尔后再反向按部位进行第2回采集。2DFSPGR序列扫描盆腔、大腿、小腿。15例同时例行肺CT血管造影术(CTA)和(或)DSA检查,12例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5例3DCE-MRA肺扫描中12例获得满意的肺血管成像,15例髂内外静脉、下肢深静脉较动脉的信号强度低,但在后处理时可清楚地分辨静脉结构。15例用增强FSPGR序列扫描的动脉和深静脉均被清楚显示。(1)3DCE-MRA发现14例肺动脉栓塞病变,9例盆腔和下肢静脉血栓病变。表现为多处血栓。(2)2D增强FSPGR序列可作为3DCE-MRA序列的补充,它有更大的扫描范围,即发现髂内静脉属支的血栓。(3)在上述的扫描序列上血栓为低信号,呈偏侧性或腔内充盈缺损;(4)6例静脉血栓局部的管径明显增宽。结论 1次性3DCE-MRA和2D增强FSPGR序列增强扫描可以成为肺动脉栓塞症和盆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全面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4.
65.
应用PACS/RIS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水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近十年来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及放射科管理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m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PACS/RIS)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PACS/RIS是通过计算机设备及通讯网络,将数字化图像资料有效存储、管理和充分利用,其主要组成有:数字化图像采集系统;数字化图像回传系统;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系统和图像中心存储系统等.针对放射科的教学任务:大学五年制和七年制的医学本科生教学,七年制后期两年硕士研究生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进修生培养工作等.利用PACS网络传输和海量存储的特点,快捷方便地随时大量调阅可任意选择的教学图像和临床典型病例,反复阅读,多人同时阅读,同时阅读多种形式成像的医学图像如:CT、MRI、DSA和DR图像等,使教学形式多样化.结果 任课教师制作课件更加方便,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容易产生兴趣,便于理解复杂的多种影像技术采集的图像.学生课后便于复习和广泛阅读练习相似的疾病中的多种图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结论 PACS/RIS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教学面临的弊端,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拓展了教学资源并及时地被教师和学生共享.因此,可以预测PACS/RIS必将在医学影像学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CT仿真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位于整个消化道的中段,各部分相互重叠盘曲,蠕动频繁,并且小肠疾病又多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所以针对小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直徘徊不前。随着螺旋CT的出现和使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问世了[1]。CTVE可以通过重建消化道模拟内镜检查的效果,达到观察消化道疾病形态学改变的目的(如图1,2)。与真正的内镜检查比较,CTVE在诊断小肠疾病方面比在诊断上消化道和结肠疾病方面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文就CTVE在诊断小肠疾病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7.
急性肺栓塞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PTE)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入选肺栓塞溶栓与抗凝治疗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454例患者.全部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和/或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或直接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PTE.比较PTE有DVT与PTE无DVT的两组患者,筛选出PTE中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有DVT和无DVT患者,进行性别、年龄、BMI及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脑卒中和肿瘤等比较,除糖尿病外(χ2=4.481,P=0.034),其余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VT的体征包括下肢水肿、静脉炎和双下肢周径差≥1 cm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logistic回归确定下肢水肿(OR=2.255;95%CI:1.493~3.408)、静脉炎(OR=2.380;95%CI:1.426~3.973)和双下肢周径差≥1 cm(OR=3.834;95%CI:2.561~5.738)是DVT的独立判断因素.结论 下肢水肿、静脉炎和双下肢周径差≥1 cm是DVT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检查DVT的体征,尤其应注意测量双下肢周径.  相似文献   
68.
基因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其中,胞内抗体技术通过黏附、中和、修饰等特异性干扰或阻断肿瘤细胞某些生物分子活性或加工、分泌过程,改变其恶性表型。已逐渐成为研究和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9.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结果和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穿刺枪针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103例CT引导下肺穿刺检查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03例均一次性取得所需取材,其中病理发现恶性肿瘤55例(53.4%),良性病变46例(44.7%),不能做出诊断2例(1.9%),准确性达98.1%;严重并发症3例,其中1例死亡;轻微并发症3例,不需治疗。总并发症发生率5.9%。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精确度高,较为安全的细胞病理学获得方法。  相似文献   
70.
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五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患者的临床、影像、肺功能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5例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为男性吸烟者,以肺部损害为主,其中2例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症状,1例为肺脏终末期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胸部高分辨率CT示大小不一的多发囊腔阴影,病变以双上肺为著,终末期病例囊腔影遍及全肺.5例均经外科肺活检获得组织病理学资料,显示囊腔样改变和朗格汉斯细胞聚集(免疫组织化学CD1a和S-100染色阳性).肺功能检查示V50占预计值%为53.6%~77.6%,V25占预计值%为38.5%~70.5%,V50和V25的降低与组织病理学所见小气道受累相符合.治疗以戒烟为主,疾病有自然缓解倾向.结论 PLCH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发生于吸烟者,多呈良性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