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胰腺疾病中最为客见、本病的早期诊断及对其严重程度的正确评估可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临床处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探讨CT非增强扫描在诊断和评估急性胰腺炎方面的作用,对我院1994年至1996年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CT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经临床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人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8~79岁,平均48岁。病人前来就诊时均有中上胶持续性疼痛.部分病人同时伴有腹膜炎、低血压和休克症状。30例作血清淀粉酶检查其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在498~5042u/…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肝动脉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个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动脉血管造影资料。全部病例应用seldingeer穿刺技术,将导管送入肝动脉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了肝脏肿瘤的各种表现,例如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血管性改变、肿瘤染色等情况及肝脏血管受压、推移形成包绕征象。结论:肝动脉血管造影可显示肝脏肿瘤的血管性改变,对肝癌的诊断是很重要影像学手段,是肝癌治疗用药前的重要环节,肝动脉血管造影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也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各种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 CT表现,29例作CT平扫,3例作增强扫描,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2例中发现腹腔游离气体 21 例(65%),腹腔游离积液27例(85%),大网膜及肠系膜改变14例(44%),脓肿2例,血肿3例,肠郁胀积气 3 例,胃扩张 1 例,胸水 2 例,左肾筋膜增厚1例,骨折1例。结论:腹腔游离气体,腹腔游离积液、大网膜及肠系膜改变是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主要 CT表现。结合临床并综合分析各种CT征象能够及时、正确地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4.
肠梗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腹部平片和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近年来514例肠梗阻病例,其中46例经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1.6岁,对x线腹部平片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梗阻是否存在、梗阻部位、病因的推断、梗阻程度的判断及有无绞窄性梗阻。结果46例经手术证实病例中,机械性梗阻45例(含绞窄性梗阻12例),误诊3例。其中小肠梗阻23例,结肠梗阻21例,2例伴有肠穿孔:结论x线腹部平片与CT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方法,CT检查对梗阻病因、部位、类型的判断有其明显优势,尤其是绞窄性梗阻时肠系膜的变化有其较明显特征,是减少误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钡餐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的影像学资料。本组钡餐造影检查141例,43例同时进行了CT检查。结果钡餐造影检出食管癌141例,病灶共144处。早期的病变可显示食管壁的浅表隆起征象,病灶表面显示有溃疡,食管粘膜中断,管壁僵硬,软组织肿块影,杯口状充盈缺损等。CT检查食管癌43例,显示管壁增厚,部分病变段周围脂肪层模糊不清甚至消失,CT显示肿瘤与胸主动脉夹角增大,纵隔淋巴结肿大,腹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论钡餐造影是发现食管癌的重要手段。CT对食管癌的诊断、术前分期、预后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6.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探讨空气灌肠的治疗作用方法搜集近年来本院肠套叠150例回顾性分析肠套叠的主要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应用EX-500mA岛津遥控X光机进行整复。结果 肠套叠可见套叠部有杯口状充盈缺损.局部可扪及肿块:150例中132例使用空气灌肠后得到整复,有效率88%18例未能整复,其中手术证实7例伴有肠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改进肠套叠整复的操作方法.可不断提高肠套叠的整复率  相似文献   
27.
CT像上支气管充气征的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像上支气管充气征的分型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有完整影像、临床及病理资料的27例肺部CT。部分病例有完整的系列随访片,所有的病例均呈大片状病变表现,在大片状病变中见到明确的支气管充气征,其中,大叶性肺炎6例,过敏性肺炎1例,肺泡性肺水肿2例,右肺中叶慢性炎症伴不张3例,横膈抬高致右下肺部分不张3例,肺结核3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瘤2例,中央型肺癌致阻塞性炎症不张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详细观察充气支气管的改变并按照不同表观将支气管充气征分型,分析其与肺部大片状病变的关系。结果依据充气的支气管出现的管腔、管壁、走行形态等多种改变,本组支气管充气征分为4型,Ⅰ型即青枝型(9例),Ⅱ型即扩张型(8例),Ⅲ型即枯枝型(7例),Ⅳ型即复合型(3例)。结论不同类型支气管充气矸往往是不同性质病变的反应,通过对不回类型支气管充气征的详细分析,对肺部大片状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8.
肋骨骨折检查的DR与传统X线片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检查与传统x线平片检查对肋骨骨折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3月采用数字x线摄影(DR)系统拍摄的所有肋骨病例245例。另选2006年1月-2006年3月所有采用传统x线平片方法所拍摄的肋骨病例1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硕性分析。结果采用DR系统的肋骨骨折误诊、漏诊率为1.63%(4/245)。而采用传统x线平片方法的肋骨骨折误诊、漏诊率为5.91%(11/186)。结论 DR系统的应用能减少肋骨骨折的误诊漏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成  施养德 《肝脏》1999,4(1):42-43
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HAI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已日益普及。通过HAIE可使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有了非手术治疗方案。同时,治疗能使不能切除的肝癌肿块缩小,可达到二期手术的目的。我们回顾总结了130例肝癌HAIE的血管造影和临床治疗的资料,分析HAIE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30例,男性101例、女性29例,年龄34~72岁,平均47岁、经B超、CT检查提示为肝癌。其中72例血清AFP值≥400μg/L,经肝动脉造影检查,符合临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临床表现:右上腹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