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螺旋CT征象与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HCC瘤内MVD及VEGF的表达,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征象与MVD、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1)瘤体边缘模糊组和清晰组的HCCMVD分别为50.3±16.2和38.7±13.4,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19/21)和54.1%(13/24),组间MVD及VEGF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瘤内有坏死不强化组和无坏死组的HCCMVD分别为65.3±17.6和38.2±13.0,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7/9)和69.4%(25/36),组间MVD及VEGF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有扩散转移组和无扩散转移组的HCCMVD分别为73.9±20.4和40.6±17.1,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8/18)和51.8%(14/27),组间MVD及VEGF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4)瘤体直径>5cm和直径≤5cm的HCC...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CT动态增强表现的强化类型与瘤内MVD及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瘤内MVD及VEGF的表达,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病理分级、MVD及VEGF间的关系:Ⅰ、Ⅱ、Ⅲ级和Ⅳ级的MVD分别为22.9±12.6、36.7±16.2、51.1±17.3和67.8±21.4,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6%(2/7)、53.3%(8/15)、90.9%(10/11)和100.0%(12/12),Ⅰ级与Ⅲ/Ⅳ级和Ⅱ级与Ⅳ级之间的MVD、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和Ⅲ级与Ⅳ级之间的MVD,VEGF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动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及少血供型肝细胞癌的MVD分别为70.6±22.9、65.7±21.6和25.1±13.5,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23/27)、63.6%(7/11)和28.6%(2/7).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和少供血型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动脉供血型或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合并组与少供血型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的肝细胞癌,其MVD计数均高于少血供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动脉供血型与双重供血型MVD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 MVD及VEGF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的分化程度及血供分型.  相似文献   
103.
肝细胞癌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动态增强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分析30例经手术病证实的HCC动态增强SCT征象及病理表现.图像分析包括HCC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强化表现,动脉期强化程度.病理分析包括癌细胞分化程度、癌组织结构类型.结果:根据动态期、门脉期密度高低及其演变分为Ⅰ、Ⅱ、Ⅲ型强化类型.Ⅰ型为动脉低于肝实质;门脉期高于或等于肝实质,Ⅱ型动脉期、门脉期强化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Ⅲ型为动脉期、门脉期强化均低于肝实质.30例中Ⅰ型强化17例,Ⅱ型强化9例,Ⅲ型强化4例.Ⅰ型强化中分化差的HCC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精确检验,p=0.007),Ⅱ型强化中分化好的HCC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精确检验,p=0.011).动脉期不同强化程度HCC其癌细胞分化无显著差异,但明显强化的HCC以分化差多见.结论:SCT动态增强类型可反映HCC的分化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HCC的血供,可为HCC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无创的影像学依据,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48例,收集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分析48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表现,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CT平扫与CT三期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平扫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分别为79.16%(38/48)、72.91%(35/48),CT三期增强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分别为97.91%(47/48)、95.83%(46/48),CT三期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明显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病灶外形呈现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现结节状,病灶以低密度为主,其间可见小囊状低密度影,其中12例(28.00%)患者可见邻近椎间孔扩大,骨质压迫吸收,完全实性者瘤体密度较均;完全囊性者为囊壁较薄,内外壁均光整;囊实性者图像可见实性成分出现大片低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静脉期平均CT值(52.5±8.25)HU,动脉期平均CT值(52.5±8.25)HU,增强扫描中多数患者可见肿块边缘强化较均匀,内部强化呈云絮状、蜂窝状强化,静脉期进一步轻度渐进性强化,矢状位重建可见病灶上下缘低密度影与肿块相连,形成典型的神经出入征像。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可清晰显示病灶大小、内部结构及与邻近脏器解剖等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X线及CT表现,观察囊腔的位置、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情况。根据CT显示的最大囊直径分为大囊型(囊径2cm)、小囊型(囊径≤2cm)及实性型。结果:本组7例中,右肺3例,左肺4例;一叶6例(其中上叶2例,下叶4例),两叶1例;均为单侧。X线平片表现为肺气肿样改变2例,多囊状改变4例,肿块样改变1例。CT表现为大囊型6例,实性型1例。MPR可清楚显示病变及范围,CPR及VR可显示病变及与支气管、周围器官的关系,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MSCT可对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作出诊断并进行影像学分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受检者均行颅脑CT平扫和MSCTA检查.在ADW 4 4工作站上作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Wills环血管近侧端以及明显增多、扩张的脑底部侧支血管影,其中双侧颈内动脉闭塞4例,单侧颈内动脉伴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6例.所有CTA图像均可评价侧支血管情况,表现为相应血管及其分支的粗大、增多、迂曲延长.结论:综合运用多种重建技术,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可以清晰显示狭窄血管,还可以评价狭窄远端血管和侧支血管等情况,直观显示病变周围空间结构关系,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