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儿童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淋巴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CT检查37例,MRI检查6例.结果 病变发生于颈部21例,其中同时累及纵隔和/或腋窝6例;肠系膜7例;腹膜后7例;大网膜3例;胸腹壁3例;四肢2例.主要表现为:(1) 边缘清楚或不清楚的单房性(n=5)或多房囊性(n=38)薄壁肿块;(2) 沿疏松组织间隙生长(n=22);(3) 5例出血者瘤内密度增高,其中2例可见液-液平面;(4) 2例合并感染者,囊壁增厚;(5)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囊内不强化;(6) T2WI均呈高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影,合并出血者T1WI呈高信号影.结论 淋巴管瘤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24.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非肿瘤性LC异常增生,或反应性增殖性疾病,此种增生可能是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所致[1]。《实用儿科学》将此病分为六型:Ⅰ型或称内脏病变及皮肤侵犯型(L-S),Ⅱ型或称骨损害伴中度内脏侵犯型(中间型),Ⅲ型或称骨损害伴轻度其他器官侵犯型(HSC),Ⅳ型为单纯骨损害型(EGB),Ⅴ型为单一器官型,Ⅵ型为难分型。因LCH临床症状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现报告LCH31例:1病例来源1·1一般资料:31例中LCH 16例均为我院血液科1988年4月~2004年12月住院病人,15例为苏州儿童医院血液科1989年6月~19…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儿童肺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不同阶段的高分辨率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11月25例经手术病理活检或免疫组化证实的PLCH的HRCT影像资料,对其HRCT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双肺中下野肺实质周围广泛弥漫性间质改变、网状和星状结节。结节病灶逐渐形成空洞,呈多发气囊影,其大小和壁(多小于1mm)厚薄均不一,上肺野多见。囊腔与结节同时存在,其中部分相邻囊疱且常融合形态多样。病变晚期患者,双肺呈网状改变、瘢痕状纤维化及蜂窝。结论 儿童肺部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各个时期在HR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双肺小叶中央或细支气管周围有双侧对称的弥漫性分布的网状星芒状结节影,多发囊泡影),HRCT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PLCH的认识和诊断,降低该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26.
随着CT检查增多 ,对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认识逐渐深化[1~ 4 ] 。现根据 15例的影像学特征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 1992年 5月~ 1998年 - 10月 ,经CT发现的外部性脑积水 15例。男性 12例 ,女性 3例。年龄1~ 18个月。病因 :(1)巨颅 3例 ,头围超过标准差 3SD。(2 )因惊厥 ,面色苍白 ,前囟紧张 ,膨隆。疑似颅内出血 5例 ;(3)疑似化脑 5例 ;(4 ) 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 ,治疗后随访复查发现脑外部性积水。 (5 )因颅脑外伤后。1 2 影像学表现 :CT扫描显示 :双侧额颞部蛛网膜下腔间隔增宽 ,宽度为 6mm~ 10mm ,…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的目的是评价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回顾性地分析6例前脑无裂畸形的临床和CT表现.6例中男、女各3例,年龄范围为2月~5岁(平均年龄2.2岁)。全部以头小、智力低下和脑性瘫痪而就诊.均符颅脑CT轮位平扫检查。结果:根据脑分裂的程度分为①无脑叶型;②半脑叶型和③脑叶型三种。本组6例均为半脑叶型,其主要CT表现如下:侧脑室分离不全,尤其是前角不发育或呈单一脑室,无透明隔,胼胝体发育不良或缺如,枕、颞角存在;两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脑实质较少,只见残存的大脑镰和纵裂;丘脑不分离,两侧互相融合等.本组6例是在二所医院行颅脑CT检查57,723例中发现的,CT检出率约为一万分之一.结论:CT对本病诊断具有重大价值。它不但能反映病理形态改变,作出诊断,而且能进一步分型,有利于作出予后判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脑瘫(CP)常见高危因素构成比例及其与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中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高危因素对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交大一附5%92保科就诊的0-1岁CP高危儿60例。采用BSIDⅡ评估受试对象智力与精神运动发育水平,用GE公司3.0T磁共振仪进行颅脑MRI检查。将高危因素与精神运动发育水平和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P高危儿最常见高危因素为早产(41.67%),最常见影像学异常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占46.81%。低出生体重与PVL均于早产儿多见,与足月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4.06和4.06,均P〈0.05)。BSID显示受试对象中31.67%智力发育迟滞(MDI≤69),58.33%精神运动发育迟滞(PDI≤69)。MDI与PDI评级分布区间有显著差异(χ2=11.26,P〈0.01)。胎龄与PDI微弱负相关(r=-0.28,P=0.03),但与MDI无相关性(r=-0.11,P〉0.05)。结论①早产作为CP常见的高危因素,常合并低出生体重;②早产较足月更容易导致PVL;③与智力障碍相比,CP高危儿运动障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0.
婴儿胃肠道气体减少的临床X线分析(附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儿胃肠道疾病常以哭闹伴有呕吐、腹胀、腹泻、血便、便少等急腹症就诊。腹部立位X线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 ,婴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是胃肠道内气体较多 ,当出现肠管胀气 ,扩张和液平时 ,结合病史和体征 ,不难诊断。但亦能遇到胃肠道内气体减少和无气的X线征象。本文收集了近 2年来 ,我院住院婴儿中立位腹部片胃肠道气体减少的病例 ,经手术 ,病理 ,空灌 ,穿刺等证实。现就其X线影像结合临床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8例婴儿中 ,男 11例 ,女 7例。出生~ 2 3d 4例 ,2~ 6月 6例 ,7~ 12月 8例。症状与体征 :哭闹烦躁 ,萎靡伴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