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4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胡欣  朱宏英  秦菲 《临床肺科杂志》2023,(9):1389-1392+1398
目的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联合肺部超声对肝肺综合征的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经我院诊断为肝硬化且符合入组标准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维生素B6与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混合液进行右心声学造影。比较肝肺综合征患者组与非肝肺综合征患者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分析肝肺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肝肺综合征组病例患者的肺部CT和肺部超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一致性。结果 92例患者中右心声学造影阳性者共15例,均在3-4个心动周期后左心见微泡显影。同非肝肺综合征组比较,肝肺综合征组在呼吸困难、蜘蛛痣、Child-Pugh分级AC级、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肺综合征患者肺部超声主要表现为胸膜增厚、双下肺B线增多且融合,在胸膜增厚诊断上肺部超声敏感性高于肺部CT,其它征象同肺部CT有较高一致性。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联合肺部超声检查对肝肺综合征具有重要诊断及随访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胆囊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sVEGF-C)水平及其对手术治疗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胆囊癌患者和42例胆囊炎患者,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胆囊,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VEGF-C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所有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153和sVEGF-C水平及超声检查指标诊断胆囊癌的效能,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胆囊癌组血清CA153和sVEGF-C水平分别为(60.6±11.0)U/ml和(72.4±18.5)pg/ml,显著高于胆囊炎组【分别为(27.5±8.1)U/ml和(37.8±10.3)pg/ml,P<0.05】;胆囊癌组胆囊壁厚度为(29.1±10.4)mm,显著大于胆囊炎组【(14.7±2.3)mm,P<0.05】,胆囊壁非均匀僵化和弥漫性增厚发生率分别为72.4%和39.7%,显著高于胆囊炎组(分别为21.4%和19.0%,P<0.05);应用超声检查指标联合血清CA153和sVEGF-C水平诊断胆囊癌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0.872、89.5%和91.8%,显著大于三指标单独诊断;随访半年,58例胆囊癌患者死亡率为34.5%;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位置、TNM分期及血清sVEGF-C和CA153水平的胆囊癌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OR=3.622,95%CI=1.106~8.856)和血清sVEGF-C水平(OR=2.237,95%CI=1.126~4.442)是影响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囊癌患者血清sVEGF-C水平异常升高,超声检查联合血清CA153和sVEGF-C水平检测有助于提高胆囊癌诊断的准确度,血清sVEGF-C水平高者术后预后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肝实质纹理特征定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L3(AFP-L3)水平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价值。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5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7例和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将肝硬化患者依据肝功能分级分为A级、B级和C级。使用高频超声检查,获取肝实质纹理特征定量指标,包括缺陷图单位面积局部最大值(x D)、缺陷图均值(mean D)和缺陷图的熵(ε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FP-L3水平。应用MedCalc1 5.1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指标的评估价值。结果 肝硬化患者高频超声肝实质纹理特征定量指标x D、mean D、ε D和血清AFP-L3水平分别为(6.1±1.8)、(4.8±1.2)、(3.2±1.1)和(7.5±2.1)%,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2.5±0.9)、(1.9±0.6)、(1.3±0.4)和(5.6±1.3)%,P<0.05】;24例Child C级患者x D、mean D、ε D和血清AFP-L3水平分别为(6.9±2.2)、(7.0±2.2)、(4.3±1.3)和(9.0±2.4)%,显著高于29例Child B级患者【分别为(6.5±1.7)、(5.4±1.5)、(3.8±1.1)和(7.9±2.1)%,P<0.05】或34例A级患者【分别为(5.3±1.3)、(3.2±1.0)、(2.1±0.6)和(6.1±1.5)%,P<0.05】;联合应用mean D、ε D和血清AFP-L3水平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 B级的AUC为0.910,其诊断的特异度为91.4%,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其特异度分别为70.7%、77.6%和75.9%,P<0.05)。结论 应用高频超声肝实质纹理特征定量联合血清AFP-L3水平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早期发现肝功能Child B级患者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16~80岁正常成年男性超声骨密度状况;探讨成年男性超声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16~80岁深圳居住的正常319例男性为检测对象,以每五岁分组共分为13组,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受检者足跟部骨密度(BMD)值,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结果16~80岁健康男性BMD值随年龄增长变化,超声骨密度值逐渐减低,骨峰值年龄出现第2组(即21~25岁)和第3组(即26~30岁),除了第2组与6、7、8、11、12、1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第3组与11、12、1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第13组与1、2、3、4、5、10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各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BMD呈负相关(r=-0.223),身高与BMD呈正相关(r=0.112),体重、体重指数和BMD变化无相关性(分别r=0.076,P〉0.05;r=0.030,P〉0.05)。结论深圳地区成年男性超声骨密度值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本研究获得的BMD值将为确定我国成年男性超声骨密度的正常参考值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右室Tei 指数评价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改善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肺心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滴注阿魏酸钠300 mg/d,连用20 d.治疗前后2组均进行血气分析,并行心脏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右心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肺主动脉干内径,计算右室射血分数.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根据右室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和右室射血时间计算出右室Tei指数.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2组氧分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Tei指数、肺动脉压力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改善肺心病右心功能及降低肺动脉压力的作用显著,Tei 指数是一项方便、准确评价右心功能的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66.
经阴道超声引导妇科囊肿介入治疗因其安全、创伤小、经济简便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本组应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囊肿5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54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相关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子宫稍大、附件区包块、盆腔积液为异位妊娠的三大声像图特征,包块处探头加压痛异常敏感,敏感性87.0%(47/54),特异性100.0%。腹痛和(或)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结论典型的症状与体征结合声像图改变,容易作出明确诊断;而对部分症状与体征不典型的患者,易造成误诊,漏诊;因而超声工作者对图像的观察、辨别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8.
69.
超声诊断问世几十年里,经历了几次飞跃。从A超和M超,到显示实时切面图像的灰阶二维B超,超声诊断有了突破性进展。在二维超声上叠加彩色血流信号以及对血流多普勒信号的分析,大量的心血管性疾病得以明确。近几年,三维成像、造影成像模式的相继出现,超声在临床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我们从超声对肝内肿块诊断的变化,体会到从二维超声到超声造影的巨大技术进步。一、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肝内病灶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发现肝内实性肿块日益增多,以原发性肝癌(HCC)、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多见;肝硬化结节、局灶性增生结…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影响桡动脉-头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RCAVF)成熟因素,联合显著相关因素预测成熟可能性。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次行RCAVF手术并成功患者257例,其中男性169例,女性88例;年龄24~90岁,平均年龄59.4岁;病程0.81~5.00年,平均病程3.53年;高血压217例(84.4%),糖尿病166例(64.6%)。术前行血管超声检查,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肾脏疾病)及血清学指标[尿素、肌酐、尿酸、胱抑素C及肾小球滤过率(e GFR)]。术后连续6个月随访RCAVF成熟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CAVF成熟因素,获取显著性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及特异度。根据最佳临界值,将多因素差异有统计意义的指标采用联合方式,获得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行左前臂造瘘者210例(81.7%),右前臂造瘘者47例。RCAVF术后均获得成功。随访6个月内达到临床成熟者为182例,未达到临床成熟者为7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