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电刺激大鼠周围神经后腰髓血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大鼠后肢周围神经电刺激后腰髓血流的动态性变化。在保持刺激电压3.0V、频率50Hz、脉冲时间1.0ms的实验条件下,腰髓血流迅速增加。电刺激1分钟时,腰髓局部血灌流量由原基线值264.6±17.1PU增加到317.5±35.4PU(P值<0.001);持续刺激15分钟,血灌流量增加到平均高峰值366.0±35.7PU(P值<0.001);血流速度由基线值76.4±16.1VU增至平均高峰值111.1±23.4VU(P值<0.001)。停止电刺激后,腰髓血流逐渐减少并回复至基线水平。神经电刺激时间越长,腰髓血流返回至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就越长。腰髓血流的增加与动脉血压的变化无关。刺激主要含运动纤维的胫后神经,其腰髓血流的增加明显低于对混合性神经坐骨神经和腓神经的刺激结果。上述结果对于临床上经皮电刺激缓解疼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端粒酶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探讨神经干细胞维持其生物学特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的内在机制。方法显微镜下分离大鼠胚胎室管膜下区细胞,在含生长因子的神经干细胞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形成神经干细胞,然后在不含生长因子而含10%血清培养液中分化14~16d,应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研究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Wistar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表达较强的端粒酶活性,而分化后的细胞则不再表达端粒酶活性。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随着端粒酶活性的逐渐下降,胚胎神经干细胞随之分化为具有一定生物学特性的细胞。  相似文献   
43.
在加强治疗单位(ICU)治疗中不希望发生饥饿,对于有前期疾病,住ICU前也许已经存在营养不良的病人尤其是这样。此外危重疾病本身使病人处于高代谢需求,特别是蛋白代谢发生明显的变化,以提供使危重病人有最大可能存活和恢复的代谢状态。这种优先权是以消耗特殊骨骼肌蛋白为代价的。危重疾病期间牺牲骨骼肌蛋白,以便由氨基酸生成葡萄糖异生的底物、直接产生能源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Gamma射线照射是否影响体外培养的人树突状细胞的表型。方法:利用含有重组的人GM-CSF(800U/ml)和IL-4(500U/ml)的RPMI 1640培养基从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树突状细胞(DC)。在培养的第6d加入5mg/L的脂多糖(LPS)继续培养24h促使DC完全成熟,于第7d收获DC并分成2部分,一部分未经Gamma射线照射的DC用作对照组,另一部分的DC用30Gy剂量的Gamma射线照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的表面分子。结果:Gamma射线照射减少树突状细胞CD86,CD80和HLA-DR,尤其是CD86分子的表达(P=0.0072)。结论:Gamma射线照射影响DC的表型。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人体内皮细胞对胆固醇的代谢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联合测定胆固醇代谢产物27-羟基胆固醇和3β-羟基-5-胆甾烯酸含量。结果在内皮细胞培养液中,27-羟基胆固醇和3β-羟基-5-胆甾烯酸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g外源性胆固醇再培养,上述两种产物含量明显增加;应用氘标记胆固醇证明,大部分产物是由细胞摄取的外源性胆固醇在固醇27-羟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的,并且证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内含有固醇27-羟化酶。结论体外培养的人体脐静脉内皮细胞对外源性胆固醇有代谢作用,其路径可能是内皮细胞摄取胆固醇,在固醇27-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容易从细胞内转运出来的27-羟基胆固醇和3β-羟基-5-胆甾烯酸。  相似文献   
46.
如何评定关节-肌肉系统在不同施力条件下所产生的外力效率,是从事人-机系统工程和运动医学研究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关节-肌肉产生外力的效率不仅受机械因素的影响,而且与肌肉本身的生理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测出关节-肌肉系统产生外力的“绝对”效率是人们十分希望的,但有许多困难;对人-机系统工程设计人员而言,知道关节-肌肉系统在不同施力条件下所产生的外力的效率也是极有意义的。本文提出了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力学”效率的概念,给出了测定和计算方法,以上臂肱二头肌和肘关节为主要对象,用6名被试者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测得的皮肤表面肌电信号的平均积分电位(mIEMG)及所产生的外力为参数,结合肌肉不同施力条件,对关节-肌肉系统产生外力的生物-力学效率进行了相应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肌肉静态(等长)收缩条件下,其效率与肘关节的角度和所给出外力的大小有关,在各种用力水平条件下,生物—力学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肘角为45°或75°。随着所施外力的加大,效率下降;但下降速度却随力的加大而变慢。在所施外力较小时(<60%最大值),45°肘角条件下的效率高于90°肘角时的相应值;但当所施外力加大后(>60%),两肘角条件下的效率无差异。在动态(等张)收缩条件下,在不同用力水平,效率和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当所施外力较小时(<20%最大值),效率随所施外力的加大而减小;但当用力水平较高时,效率随运动速度变化不明显。在相同运动速度下,效率随所施外力的增加而下降,但与静态收缩条件下的结果类似,当所施外力增加后(>50%),效率不再随力的加大而明显的下降。在相同用力水平,动态收缩效率低于静态的值。讨论了可能影响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力学效率的机制进行了较深入详细提出了生物-力学效率的可能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7.
氟中毒引起SH-SY5Y神经细胞磷脂脂肪酸组成改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深入研究高浓度氟对神经细胞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H-SY5Y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物,培养48h后用过柱法分离细胞生物膜中磷脂部分,气相色谱法测定磷脂分子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比色法测定共扼二烯含量。结果:经高浓度氟(5mmol/L及0.5mmol/L)处理的神经细胞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表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减少,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减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种类以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为主;脂质过氧化产物共扼二烯含量增加。结论:高浓度氟处理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后可引起细胞生物膜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组成发生异常改变,其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8.
近十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妇产科临床实践中有了飞速的发展,具体地说,现在可以利用产前诊断的技术了解到孕妇在孕期内胎儿的情况。如果产前诊断证实胎儿是异常的,即可中止妊娠。现在对那些可能会给胎儿带来严重的遗传性疾病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已被列为常规。图1表示在瑞典1972~1978年每年所做的产前诊断的数目,每年的例数呈指数性增加。  相似文献   
49.
70年代前,对免疫无反应有些零星报道,包括1956年B. Benacerraf氏(1980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和68年N. K. Jerne氏关于不同Ig类型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和反馈调节中的决定簇特异性问题。 70年代后卡罗林斯卡研究所Wallonberg实验室免疫生物学系以作者之一Moller教授为首,对免疫无反应的机制和克隆消失程度进行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50.
确实需要一些经过改进的、新的避孕药吗?这一问题在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争论,看来可能离实现不远。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些观点是不同的。中国和印度约占目前世界人口40%。两国领导人曾反复强调加强国际间共同努力(特别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发展大量安全和廉价的避孕药。我们为什么需要各种不同的避孕方法呢?因为由于文化、社会经济状况和宗教信仰不同,有些方法不为一些人群所接受。而且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