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宽体探测器CT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脏CT成像中冠状动脉的可视性及成像质量。方法:连续纳入172例C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4组,组1(年龄≤1岁,97例)、组2(1岁<年龄≤5岁,48例)、组3(5岁<年龄≤10岁,18例)、组4(年龄>10岁,9例)。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利用4分法对冠状动脉各节段(共11个节段)的显示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另一名放射科医师记录升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客观图像质量。分析评价CHD患儿冠状动脉的可视性并对4组的客观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本组CHD患儿冠状动脉异常发生率12.2%,冠状动脉总可视率87.1%,开口、近段、中段及远段可视率依次下降,分别为97.1%(331/341)、90.5%(617/682)、76.6%(262/342)及63.3%(324/512)。冠状动脉11个节段中左主干开口可视率最高98.8%,回旋支远段可视率最低44.2%。不同年龄组间的图像质量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新型宽体探测器CT对CHD患儿行心脏CT扫描成像中对冠状动脉的显示效果佳,可以满足对冠状动脉异常的诊断。 相似文献
32.
33.
建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兔急性肺血栓栓塞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猪尾导管建立能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兔急性肺血栓栓塞(PTE)模型。方法试验兔24只随机分为PTE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均建立右侧颈静脉和左侧颈动脉通路。PTE组经导管注入自体血栓3个,通过肺动脉造影评估PTE模型是否成功,监测肺动脉压力和血气分析等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率100%。PTE组肺动脉造影显示,右心室扩张,肺动脉增粗、充盈缺损、截断或完全缺失。造模后,PTE组较造模前和对照组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增高[(16.40±1.82)mm Hg vs(9.60±2.07)mm Hg和(11.17±2.14)mm Hg,1 mm Hg=0.133kPa,P=0.01,P=0.002]。血气分析显示,造模后PTE组较造模前pH、PO2、标准碳酸氢盐、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肺泡氧分压等指标明显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明显增加。结论经颈静脉送入猪尾导管建立兔急性PTE模型成功率较高,重复性较好,且能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为PTE诊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胶原代谢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IT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比值(CITP/MMP-1)水平与心肌纤维化(MF)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在MF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 选取2021年5月18日至2022年2月30日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核磁检查的110例CHF患者, 男86例, (56.60±11.15)岁;女24例, (60.06±12.02)岁。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ITP及MMP-1并计算CITP/MMP-1,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浆脑钠肽(BNP)。采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 Spearman 分析血清胶原代谢物与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性, 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ROC 曲线评估相关指标的辅助诊断价值。对患者定期随访, 记录出院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包括心源性死亡、HF再住院、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Cox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对LGE(+)组患者的CITP/MMP-1比值进行中位数分成两组, 以及联合BNP、CITP/MMP-1比值进行中位数分组, 用Ka... 相似文献
35.
心肌延迟增强MRI正迅速的成为评估梗死后心肌瘢痕的参考标准。Gd-DTPA对比剂注射后,使用反转恢复(IR)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正常心肌显示为低信号。对比剂滞留导致T1时间缩短,因而T1加权像上表现为相对正常心肌的高信号。在一些病理生理情况下可见心肌组织的不同对比增强。强化程度也依赖于对比剂注射后的延迟时间。延迟增强并不是心肌梗死的特异表现,也可以出现在各种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36.
37.
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问世,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发现率明显提高,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病理生理学意义及治疗值得我们研究关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高清CT(HD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CHD)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HDCT VHS扫描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的CHD患者43例,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4例(儿童21例,成人3例)HDCT结果,与ECHO结果进行对比,评价HDCT对CHD病变、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及合并心外病变的显示能力.有效剂量(mSv)=剂量长度乘积(DLP) ×K.结果 手术证实心内畸形36处,HDCT符合率100.0%(36处)与ECHO一致.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及心外血管畸形44处,HDCT符合率(95;4%,42/44)明显优于ECHO (59.1%,26/44).ECHO提示间隔缺损右向左及左向右分流分别为5和6例,HDCT均符合;双向分流14例,HDCT除1例观察不清外,其余13例仅显示右向左分流.HDCT冠状动脉开口及近段走行均完全显示.有效剂量:儿童(3.38±1.86) mSy,成人(10.27±2.59)mSv.结论 HDCT VHS诊断CHD中有较大优势,能够准确、无创地反映心脏、心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9.
可疑冠心病患者核素显像与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CT冠状动脉造影(CTCA)2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可疑冠心病(CAD)患者诊断中的关系。方法对4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MPI和CTCA检查,均在2个月内进行。MPI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可逆性和(或)不可逆性心肌缺血];CTCA结果分为正常、轻度(狭窄〈50%)和中度及其以上狭窄(至少1支主要血管或主要分支血管狭窄程度≥50%)。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对40例患者的MPI和CTC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CA正常者中,90.1%的患者MPI正常;CTCA异常者中,55.2%的患者MPI正常;而MPI正常者中,61.5%的患者CTCA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CAG比较,CTCA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高,分别为96.4%(27/28)、83.3%(10/12)和92.5%(37/40)。结论MPI和CTCA在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提供了不同但却互补的信息,两者应合理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