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用单克隆抗体(JSB1、C219和C494)检测结肠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通过JSB1、C219和C494分别检测96例结肠癌组织中P-gp表达的阳性率,分析与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96例结肠癌组织中用JSB1检测出P-gp阳性率为57.3%,C21933.3%,C494 95.8%,其与结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C494的检测结果与其它单克隆抗体检测结果的不同形式组合所显示出的结肠癌患者1、3和5年的生存率之间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SB1、C219和C494检测结肠癌组织中P-gp表达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3(DcR3/TR6)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生存素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Envision),检测66例术前未经化疗的贲门癌组织中TR6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66例贲门癌组织中TR6阳性表达36例,阳性率54.5%(36/66);而survivin阳性率62.1%(41/66).TR6表达与贲门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TR6在survivin阳性和阴性患者中阳性率分剐为73.2%(30/41)和24%(6/2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P〈0.01)。结论TR6和survivin异常表达可促进贲门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TR6和survivin基因,可作为判断贲门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也可为贲门癌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及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再生基因Ⅳ(RegⅣ)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Envision),检测RegⅣ蛋白在48例术前未经化疗的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48例胃癌组织中RegⅣ阳性表达23例,阳性率47.9%,在正常胃黏膜中无表达。RegⅣ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RegⅣ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等过程并起作用。检测RegⅣ蛋白的表达对于判断胃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opoⅡ和c-erbB-2在2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近一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不表达TopoⅡ蛋白,TopoⅡ和c-erbB-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级、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TopoⅡ阳性率在c-erbB-2阴性病例中显著高于c-erbB-2阳性病例(P〈0.0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opoⅡ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多药耐药与TopoⅡ介导的耐药机制有关。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TopoⅡ、c-erbB-2的表达可作为指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的重要指标和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或肺恶性血管球瘤(MGT)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报道本院1例原发性气管MGT,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原发性气管或肺MGT的案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气管镜表现、病理学表现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患者男性,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气管内MGT,气管镜下射频消融+冷冻治疗,患者拒绝化疗,双肺转移,术后2个月死亡。检索到16篇文献共17例原发性气管或肺MGT,其中5例原发于气管,12例原发于肺。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气管镜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气管MGT的治疗首先考虑外科手术节段切除,其预后尚可。肺MGT的治疗有肺叶切除术或气道介入治疗,其预后均较差。目前原发于气管或肺MGT的治疗,需早期治疗,由于气道介入及化疗的疗效不确切,治疗仍需首先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结论原发性气管或肺MGT为罕见病,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极易漏诊、误诊,最终需依靠活检进行病理学分析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以明确诊断,其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β-连环素(β-catenint, β-cat)在胃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研究其与临床病理诸因素的关系,并探讨二者对淋巴结转移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其淋巴结转移灶、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E-cad、β-cat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诸因素的关系.结果 E-cad和β-ca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20/50)、36%(18/50)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的表达率100%(20/20)、100%(20/20).中低分化组19.23%(5/26)、19.23%(5/26),侵及浆膜层组30.77%(12/39)、30.77%(12/39),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27.27%(9/33)、30.30%(10/33),分别低于高分化组75%(6/8)、75%(6/8)未侵及浆膜组72.72%(8/11)、81.81% (9/11)及无淋巴结转移组64.70%(11/17)、70.59%(1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和β--cat的表达在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836,P< 0.01),E-cad和β-cat在淋巴结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d、β-ca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联合检测E-cad、β--cat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检测淋巴结转移灶对无法获得原发灶的患者推测预后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或者通过术前活检可以预测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08.
背景:人工血管相对人体血管最大的优势就是来源丰富,经过生物化改造的人工血管,其特性更接近人体血管,移植后自体化程度也较高.目的:观察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1.5年内不同时期实验犬的生存、生活状况,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移植血管壁重构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以猪血管为基材,经交联固定,多方位去抗原,共价结合肝素,以及偶联可黏附、富集生长因子的特定多肽等系列生化处理而制成的一种高抗凝的人造血管,管径3.5~4.5 mm.建立犬颈总动脉-人造血管端端连续缝合的动物模型,1.5年内不同时期切取标本,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切取标本发现,移植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少、疏松.病理组织学检查:移植后8周,镜下开始发现宿主组织通过人造血管孔隙长入血管腔内参与移植血管新内膜的形成,移植后12周,镜下于吻合口处,可见新内膜表面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6个月,通畅的人造血管整段管腔内面均可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12个月,移植血管管壁VG染色尚可见支架层内有大量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生长,原先的支架结构已部分被宿主血管壁组织取代.移植后18个月,原先的支架结构已大部分被宿主血管壁组织取代.说明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新内膜形成早且完整,自然内皮化相对满意,血管壁重构和血管支架的再生能力强,生物相容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戈舍瑞林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prostate,TuRP)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28d口服非那雄胺(保列治,5mg/d),B组:术前22d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mg,C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3组前列腺切除重量、术中出血量,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蛋白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组织平均手术切除量比较,3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切除1g前列腺组织失血量、前列腺组织MVD值、微血管腔内面积、VEGF平均阳性细胞数比较,A组与B组、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站论术前应用戈舍瑞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组织内VEGF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前列腺组织血管生成,从而减少TURP术中出血,效果比术前口服非那雄胺更佳,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食管癌与EB病毒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U现毒感染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1例食管癌和100例食管良性病变粘膜组织中EBV LMP-1的表达。结果:EBV LMP-1阳性率食管癌组为29.85%,在食管良性为粘膜组为2%,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EBV LMP-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鼻咽癌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生与EBV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