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比较3种肺栓塞(PE)临床评估量表对心内科疑诊PE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年1~10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PE的患者同时行Wells、Geneva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并行64层CT肺动脉造影(CTPA)。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3种临床评估量表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 175例患者中,CTPA诊断PE的患者33例(18.9%)。PE患者的Wells、Geneva量表评分均高于非PE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lls量表评分显示PE低、中、高度可能性患者中,PE患者分别占9.3%(10/108)、32.3%(21/65)和100%(2/2);Geneva量表评分显示,PE患者分别占15.8%(21/133)、23.1%(9/39)和100%(3/3);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显示,PE患者分别占14.8%(16/108)、24.2%(16/66)和100%(1/1)。Wells、Geneva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对PE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06、0.63±0.06和0.61±0.05。其中Wells量表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3种量表评分中,Wells量表评分对PE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PE的临床基本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门诊作经皮穿刺抽吸肺活检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对16例肺部结节性病变的门诊病人在电视透视下经皮穿刺抽吸肺活检,全部病例均经细胞学明确诊断。结果:16例病例诊断分别为肺鳞状上皮细胞癌8例、肺腺癌4例、肿瘤坏死组织1例、肺炎1例、假阴性1例,阴性1例。仅1例因术中咳嗽,术后出现少量气胸。结论:在门诊开展经皮细针穿刺抽吸肺活检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基层医院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MSCT在左肺动脉吊带(LP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LPAS的临床表现及MSCT特征。结果:7例LPAS术前MSCT均正确诊断,7例均合并心内、外畸形。MSCI、及后处理(MPR、MIP、MinIP、VR)示:7例中完全性LPAS6例,表现为左肺动脉自右主肺动脉发出,从右主支气管上方绕行并向后走行至气管和食管间达左肺门;部分性LPAS1例,表现为左上肺动脉起自右主肺动脉,从右主支气管上方穿过。向后走行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并供血左肺上叶,而左下肺动脉起源和走行正常;7例均伴不同程度的气管和/或支气管狭窄。结论:MSCT不仅能显示LPAS及其合并心血管畸形,还能显示LPAS伴随气管、支气管狭窄,对制定外科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4.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脂动态变化评价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脂动态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怀疑冠心病首次住院病人,所有病人均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CTA)检查,同时行血脂检查。依据CTA结果分4组,对照组(冠脉无狭窄);轻度(狭窄〈50%);中度(50%≤狭窄〈75%);重度(狭窄≥7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TC、LDL—C在异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G、HDL—C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LDL—C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因素,TG、HDL—C影响冠脉狭窄程度,在粥样硬化演进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动态分析血脂变化对评价冠心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心肌梗死(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MI患者,患者入院后24h内接受MSCT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CAG)作为金标准,探讨MSCT在诊断MI中的临床价值。结果90例患者270只冠脉分支(90×3),MSCT共诊断70支LAD狭窄病变、53支LCX狭窄病变、34支RCA狭窄病变,MSCT诊断冠脉分支病变与CAG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LAD(92.11%)、LCX(86.89%)、RCA(89.47%);MSCT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89.71%、特异度:90.53%、漏诊率:10.29%、误诊率:9.47%、阳性预测值:94.58%、阴性预测值:82.69%,MSCT诊断结果与CAG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85;MSCT诊断共检出斑块125枚,其中软斑块44枚(35.20%)、混合斑块29枚(23.20%)、钙化斑块52枚(41.60%)。结论 MSCT对MI患者的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AG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同时具有无创、价廉的优势。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的主要体肺动脉侧支的检出、显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双源螺旋CT或64层螺旋CT检查的伴有体肺动脉侧支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203例,其中法乐四联症84例,伴有肺动脉狭窄的右室双出口29例,肺动脉闭锁73例,伴有肺动脉狭窄的大动脉转位、单心室7例和10例。男117例,女86例,年龄从1个月至44岁,平均10.4岁。本组病例98例行根治手术,20例行姑息手术,其中有27例行杂交手术。统计、分析体肺动脉侧支与病程、病种、肺动脉发育状态等的相互关系,部分病例与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作对照,分析体肺动脉侧支的起源、走行及与肺动脉的交通情况。结果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体肺动脉侧支按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降主动脉侧支、左、右锁骨下动脉侧支、左右乳内动脉及腹主动脉,其中降主动脉侧支最常见。体肺动脉侧支按管径分为细小型侧支和粗大型侧支两类。本组病例,粗大型侧支病例64例,占31.5%,细小型侧支病例139例,占68.5%。最粗的体肺动脉侧支管径约11.4 mm。粗大型侧支病例中,法乐四联症和肺动脉闭锁病例所占比例相当,各占43.8%、39.1%。本组根治手术病例McGoon指数平均1.75,姑息手术1.33,杂交手术1.52。McGoon指数越低,年龄越大、病程越长,体肺动脉侧支越丰富、越粗大。与选择性动脉造影相比,本组病例多层螺旋CT清晰显示了主要体肺动脉侧支,检出率很高,但也有极少数侧支遗漏,即乳内动脉侧支2例,腹主动脉侧支2例。结论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有肺动脉狭窄或闭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法乐氏四联症、肺动脉闭锁、伴有肺动脉狭窄的右室双出口等。肺血减少型复杂心脏病由于缺少或没有心内来源的肺血供应,多合并有体肺动脉侧支。体肺动脉侧支可分为两种类型:粗大侧支型和细小侧支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MMP9、MPO及sCD40L在识别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门诊胸痛患者118例,根据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将CT值<130 Hu的患者入选为非钙化斑块组(71例),CT值≥130 Hu的患者入选为钙化斑块组(47例).选取9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MMP9、MPO及sCD40L水平,并比较其在各组中水平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标志物诊断非钙化斑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非钙化斑块组血清MMP9、MPO、sCD40L水平分别为(762.25±368.71)、[844.10(582.00~ 1220.70)]、(9.37±3.15) 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2.70±178.53)、[426.35(283.20~592.00)]、(6.55±2.96) μg/L及钙化斑块组的(483.12±219.09)、[469.00(302.45~723.55)]、(7.24±2.86)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分别为F =42.47,H=50.28,F=17.94,P均<0.01).MMP9、MPO及sCD40L识别非钙化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792、0.751,当识别非钙化斑块的临界值分别为510.13、537.82、7.05 μg/L时,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0%、80%和80%,特异度分别为80%、67%和55%.结论 血清MMP9、MPO和sCD40L水平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点,提高对此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MDCT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术前MDCT表现。结果:9例患者均于术前结合临床病史及MDCT表现做出准确诊断。9例患者均有子宫肌瘤病史,其中3例发现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前已行子宫切除术。9例CT均发现盆腔静脉及下腔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2例下腔静脉低密度充盈缺损内可见钙化影,8例右心腔内见低密度充盈缺损,1例突入肺动脉内;病灶均呈中等不均匀强化。所有病变均与子宫平滑肌瘤原发灶或复发灶相延续。结论:MDCT不仅可以检出盆腔内原发子宫肌瘤病,同时可以明确腔静脉-右心-肺动脉受累范围,能对病变作出准确评估,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对指导本病的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病例男性,24岁。发现心脏杂音24年,间断咯血、抽搐7年。门诊行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Fallo四联症,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入院后查体:口唇及肢端轻度紫绀有杵状指(趾),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那扒∑抬举感,未触及震颤,心界扩大,心率82bpm,律齐,P2亢进,P2>A2,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先天性心脏病Fallot四联症主动脉瓣轻度返流。胸片提示:肺血少,肺纹理纤细,肺无实变。气管无明确狭窄,双膈光整。肺动脉段凹右心室增大。心电图:1.窦性心律2.左心室肥大,ST-T改变。入院后行体肺侧支血管封堵+TOF根治术,  相似文献   
3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MSCTA)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Neri分型细化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A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且经手术证实的影像资料141例。Neri分型包括A、B、C三种类型,根据内膜片与冠状动脉在MSCTA上的位置关系,并结合手术治疗方式将Neri C型进一步分为两种亚型,分为CⅠ型和CⅡ型。比较分析4种类型患者的冠脉受累情况、手术方式和院内死亡率。结果:A组80例(A型,内膜片局限在冠状动脉开口),B组36例(B型,夹层的内膜撕裂延伸进入管腔内,形成双腔改变),C组11例(CⅠ型,冠状动脉完全起自假腔,管腔内无内膜片),D组14例(CⅡ型,冠状动脉完全或大部分起自假腔,开口完全撕脱并重度狭窄,与主动脉窦部几乎不连接)。A组(69例,86.2%)、B组(30例,83.3%)多采用局部修复/三明治法补片成形。C组采用局部修复/三明治法补片成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的比率分别为45.5%、54.5%。D组(14例,100%)全部采用CABG治疗。对于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A组、B组、C组均和D组手术方式有显著差异(P<0.001)。D组死亡率较高(42.9%),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其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MSCTA Neri分型细化分型为精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对于手术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