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大鼠肝癌(HCC)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A组(AFB_1组28只)、B组(AFB_1+EGb761组29只)和C组(对照组14只)3组大鼠,定期肝活检并于第64周全部处死,观察实验肝癌发生过程中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肝癌发生率、丙二醛(MDA)及8-羟基鸟嘌呤核苷(8-OHdG)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B组大鼠诱癌各时期肝脏损害均较A组轻,增生性病变发生亦较迟,肝癌诱发率(26.92%)明显低于A组(76.00%)(P<0.01),对照组无肿瘤发生.在各检测点(实验第14、28、42、64周),B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nmoL/mg蛋白)分别为0.14±0.01、0.24±0.01、0.36±0.01、0.60±0.01,均显著低于A组的0.27±0.01、0.66±0.01、0.56±0.01、0.93±0.02(P<0.05),在第64周时还明显低于C组的0.84±0.03(P<0.05);B组在第28、42和64周时8-OHdG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EGb761能够明显抑制AFB_1诱发大鼠肝癌的发生,这可能与其降低了自由基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AFB_1诱导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2.
韦忠亮  梁任祥  李云西  石建基 《广西医学》2009,31(11):1687-1689
目的探讨扶绥县32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趋势。方法分析扶绥县肿瘤防治研究所的肿瘤登记资料,分别计算1974—2005年各年度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世界人口标化率。结果扶绥县1974—2005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10713例,粗发病率89.10/10万,中国标化率84.64/10万,世界标化率108.03/10万。前5位恶性肿瘤为肝、胃、肺、鼻咽、恶性淋巴瘤,占全部恶性肿瘤85.49%。男女粗发病率性别比为3.04:1。结论扶绥县恶性肿瘤一直处于高发状态,尤其是肝癌发病,进一步加强肿瘤防治工作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对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肝微粒体混合酶体外代谢体系,利用荧光定量法动态检测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不同时期CYP3A4酶活性.结果 AFB1组CYP3A4含量从实验开始逐渐升高,至23周达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到43周又升高,出现双波峰变化,阶段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CYP3A4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33周和63周出现明显降低外,其他各阶段变化不大;组间比较显示AFB1组在诱癌过程中有抑制CYP3A4的趋势,于63周抑制最明显,但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638);结论AFB1在诱癌过程中有抑制CYP3A4的趋势,可能是与早期癌变的细胞减少对特定基因毒性物质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分泌抗原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期间分不同的时间段用MTT法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收集细胞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细胞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e抗原(HBeAg)。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经银杏叶提取物作用过的细胞,其培养上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明显少于未加该药作用者。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及HBeAg,且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陈煌基  刘陶文 《华夏医学》2001,14(2):244-245
脑转移瘤约占脑瘤患者的 10 %~ 15 % [1 ] ,其中 2 0 %~40 %为单发。脑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未经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 1个月左右。经全脑放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 3~ 6个月 ,其中 5 0 %以上患者死于脑转移瘤扩展。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单发脑转移瘤患者 ,但对多发灶的处理有相当限制 ,且易原位复发。部分患者虽转移瘤得以切除 ,但遗留严重的并发症 ,生存质量并不高。无论对原发病灶的控制如何 ,脑转移瘤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近年临床研究表明作为立体放射外科技术之一的 X-刀在治疗…  相似文献   
106.
对经病理证实的218例中的各项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共作38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仅占42.11%,52.63%为取材不良。核素(~(131)I,~(99m)Tc)扫描中,甲癌呈冷或凉结节者仅占50%左右,相反有17.24%的甲癌~(131)I扫描呈温结节。甲癌在颈部X线片中出现钙化率为39.47%,良性病变则为22.50%,部分病例钙化斑不符合一般良  相似文献   
107.
近几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对乙肝类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深入,原发性肝癌(PHC)与HBV、HCV感染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现对206例PHC血清进行检测分析,探讨PHC与HBV、HCV感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白龙跌打酒毒性试验观察肖晓兰白龙跌打酒为多种中药组成的外用药酒,有活血化淤、抗炎消肿、软坚散结和壮筋健骨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肌肉劳损、跌打损伤等治疗。为使用安全,我们对该药品进行了安全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白龙跌打酒由桂平木根厂提供。2,4-二硝...  相似文献   
109.
CD3AK细胞的诱导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梁安民  谢裕安 《广西医学》1997,19(5):725-728
本研究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辅以少量的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植物血凝素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抗瘤活性的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  相似文献   
110.
俸军林  刘陶文 《华夏医学》2003,16(4):585-587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凋亡在通过清除活化T细胞而进行的自身免疫调节及脑内组织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等)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就MS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细胞凋亡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