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造影MS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结合应用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结肠充气状态下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记录扫描的单次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对诊断结果和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0mAs 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与50mAs MSCT平扫结合150mAs MSCT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相同;结肠充气状态下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结肠壁、结肠带、腔外间隙的显示清晰度优良,能满足对肠道疾病的观察和诊断;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结肠结构的三维图像几乎没有影响,但在肝脏及结肠肿块的显示、周围软组织浸润程度、腹膜后淋巴结分辨率、图像的三维重建成像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与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既降低患者所受辐射量,又符合诊断要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2.
目的:评价不同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方法,寻找适合临床应用的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方法.方法;以"股骨颈前倾角,影像学,测量,临床应用"为中文关键词,"femoral neck anteversion,imaging,measurement,clinical applications"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06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髋关节疾病的治疗需要测量股骨颈前倾角角度及股骨颈与髋臼各径线的相关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多应用解剖法、X射线测量法、CT二维及二维测量法.X射线测量法与CT二维测量法仅能观察和测量一个方向或一个平面的股骨颈前倾角,对其他方向的角度难以测量;CT三维测量法可多方向测量多个角度,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多方向角度,同时可测量髋臼的各径线,以供手术应用.结论:多种股骨颈前倾角角度测量方法可应用于临床,目前以CT三维测量法最广泛.  相似文献   
143.
龙腾河 《华夏医学》2006,19(3):482-483
目的:研究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的计算机X线摄片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的表现.方法:分析600例经手术证实为关节韧带损伤或MRI、CT诊断为隐性骨折患者资料.结果:本组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的CR、DR表现对临床治疗骨关节创伤具有指导作用.结论: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的CR、DR表现,必须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4.
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24例均有CR平片检查,其中18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24例CR平片检查明确诊断者18例;18例CT检查明确诊断者17例;10例MRI检查明确诊断者8例.24例CR平片均见关节内或(和)关节周围大小、数目不一的钙化或骨化游离体;CT和MRI显示钙化或骨化的游离体更清晰、数目更多,并显示增厚的滑膜、积液及软骨性游离体.结论:CT可以明确诊断该病,能发现X线平片及MRI不能发现的征象,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R平片检查是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可能为早期诊断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5.
滕才钧  黎志文 《广西医学》2006,28(2):196-197
目的 探讨肝脓肿边缘部CT特征性表现以及对定性诊断意义。方法 分析近两年经我院病理证实的30例肝脓肿及3例术前误诊为肝脓肿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边缘部叮特征性表现对定性诊断的价值。结果 30例肝脓肿中,20例边缘部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其中16例见脓肿壁,呈典型“环靶征”;30例中有8例病灶外周邻近肝组织见片状“光环样”一过性强化带,其中6例同时有边缘部低密度水肿带;有6例病灶边缘或其内部间隔呈薄环状持续强化,其中5例外观类似“蜂窝状”或“多房状”改变,另1例呈单房状;有1例平扫时边缘模糊,增强后边缘变清晰范围缩小;有1例合并周围肝内胆管积气扩张及结石。结论 肝脓肿不同发展阶段均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尤其边缘部特征性CT表现更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6.
宾怀有 《广西医学》2006,28(7):1081-1082
成人肠套叠少见,过去依靠常规平片和胃肠道造影进行影像诊断,随着CT技术的普遍应用,熟悉和掌握成人肠套叠的CT表现,对腹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我院1996年以来经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肠套叠18例,现对其CT表现特点和产生这些征象的病理基础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