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例1男,46岁。胸闷气促并进行性加重1年,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体检: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均可闻及湿I罗音,以右肺明显,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CT检查:两肺多发肺囊肿,但以下肺显著,左上肺病灶较少并代偿性肺气肿。肺功能检查:一秒钟用力呼吸量(FEVl)占预计值25%。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应用MRI追踪观察SARS康复患者继发下肢骨缺血性坏死改变,并研究激素使用与骨缺血性坏死的关系.方法 对广州124位SARS康复医务人员(其中86例使用不同剂量的激素治疗)进行下肢骨(包括双侧髋关节及膝关节)MRI检查,对异常者进行了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86例使用激素治疗的SARS康复者中,共发现5例异常,其中3例下肢骨缺血性坏死伴髋关节少量积液及骨髓水肿,1例双侧股骨胫骨骨髓水肿,1例单侧股骨颈骨梗死并已钙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单日最大剂量与骨缺血性坏死有相关性.M R I随访显示4例(4/5,80%)经治疗逐渐好转,1例(1/5,20%)未见变化.结论 广州市使用激素治疗的SARS康复医务人员4%出现股骨缺血性坏死,经治疗均逐渐好转.激素单日最大剂量与骨缺血性坏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期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71例SARS康复期患者(27例为广医一院医护人员,25例为广州地区病人,19例为广东省其他地区病人)回院复查,根据病史及以往影像资料分为轻症和重症组,其中62例复查DR(数字化摄影)胸片141次,49例复查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CT73次,30例在同1 d作胸片、CT和肺功能检查.结果:62例DR胸片中完全正常的有27例,显著肺纹理聚拢和增强的6例,纤维索条影的21例,残留网格阴影的6例,胸膜增厚的2例.49例CT复查中,17例CT扫描未见异常,其余32例CT表现为(1)磨玻璃密度灶25例,包括弥漫分布和多叶多段病灶19例,局限性病灶6例;磨玻璃病灶伴随不规则纤维索条影15例,小叶间隔增厚22例,胸膜下线影7例,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2例,胸膜小结节及小肺大泡各2例.(2)仅表现为局部索条影的7例.结论:部分SARS康复者肺部遗留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大部分病变随时间推移能逐步吸收.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治疗反应和预后。 【结果】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呼吸困难,胸部高分辨CT显示:磨玻璃阴影、斑片状模糊影、线条状、网状阴影及蜂窝状改变。肺功能有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障碍。以激素、甲氨蝶呤、乙酰半胱氨酸的综合治疗对大部分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有一定效果。 【结论】 激素是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首选药物,胸部CT显示病变呈磨玻璃样者激素疗效较好,而网格影或者蜂窝状改变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45.
目的加强对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治率。方法分析200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甄氏外瓶霉所致的肺部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原学资料,结合1995年1月至2013年8月国内报道的23例有完整资料的暗色丝孢霉病病例进行复习。结果 24例暗色丝孢霉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76岁,平均(40.0±21.8)岁。既往体健者17例,有基础疾病者7例。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18例,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2例,鼻窦和睑结膜感染各1例。单纯临床标本培养阳性的5例中,皮肤脓液1例,肺组织2例,脑脊液2例;单纯病理学阳性1例;组织培养和组织病理同时阳性18例。24株暗色丝孢霉中进行了鉴定分型的有22株,以甄氏外瓶霉为主(7株)。2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单纯药物治疗18例,抗真菌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局部病灶4例,抗真菌治疗联合XD-635AB光动力激光治疗1例。其中单用伊曲康唑10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结论该系列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史,临床表现以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为主,皮损多分布于四肢、面部和胸腹部。最常见者由甄氏外瓶霉引起,其次为疣状瓶霉和棘状外瓶霉。伊曲康唑对大多数病例有效:对于难治性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