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床旁实时浓度监测氦气稀释法(RHe法)检测功能残气量的准确性、精度及重复性.方法 选择18例健康比格犬,利用静脉注射油酸制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在制作动物模型前后采用床旁RHe法及胸部CT扫描法检测功能残气量,实验过程中,实时监测实验动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选用Bland-Altman分析法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于造模前健康肺,CT扫描法检测功能残气量(FRCCT)与床旁RHe法检测功能残气量(FRCRHe)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FRCRHe=0.959×FRCcT+ 23.3(R2=0.89,P<0.000 1).RHe法与CT法的偏倚为(6.3±27.6)ml(1.5%±7.1%),95%可信区间为-47.7 ~60.3 ml;对于造模后ARDS肺,直线回归方程为FRCRHe=0.693×FRCcT+ 66.4(R2=0.507,P<0.001).RHe法与CT法的偏倚为(7.9±27.1)ml(4.5%±13.6%),95%可信区间为-45.3 ~61.1 ml.两次FRCRHe之间的差别在健康肺和ARDS肺分别为(-0.1%±5.8%)和(0.2%±9%).结论 床旁RHe法用于检测健康及ARDS模型肺功能残气量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精度及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持久的扩张伴有肺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高分辨CT(HRCT)不仅可以发现轻度肺气肿 ,而且可以对其进行分型 ,故HRCT定量分析对于研究肺气肿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中性粒细胞管腔浸润是肺气肿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IL - 8是一种主要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激活因子 ,那么研究IL - 8在肺气肿发病中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7- 0 4~ 12在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和病房 30例肺气肿患者及 18例单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肺气肿患者组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3.
气管大支气管结核的影像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体层摄影对气管、大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与分型。材料与方法:对155例伴有支气管结核症状和50例不伴有症状的肺结核患者行气管额面与侧后倾斜体层摄影(少数加作支气管造影),并行临床与X线分析。结果:伴有支气管结核症状患者和不伴有症状患者分别被检出50例与4例(检出率分别为32%与8%)经病原学、纤支镜与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结核。以年轻女性居多,左侧多于右侧,多支受累,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至阻塞。结论:支气管结核检出率的高低与病例的选择及检查方法有关,支气管结核是慢性病,来诊时患者支气管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多数可通过支气管断层(或造影)检查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AP患者的肺功能与高分辨率CT定量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4至2007年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住院的17例PAP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龄15~51岁)进行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检查和高分辨率CT检查,分析肺功能指标与高分辨率CT定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其中6例行全肺肺泡灌洗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高分辨率CT定量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以x±s表示.结果 PAP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 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下降为主,弥散功能下降更为显著,DLCO占预计值%为(46±22)%,异常率为94.1%.肺功能检查结果 与高分辨率CT定量检查结果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平均肺密度与FVC、肺重量与FEV1、肺含气容积比与呼气峰流量、DL.CO、DLCO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等指标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469、-0.482、0.511、0.659、0.692,均P<0.05),在所有指标中以肺含气容积比与DLCO/VA关系最为密切.6例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肺功能和高分辨率CT定量测量指标有所改善.结论 PAP的肺功能和胸部高分辨率CT改变之间存在相关性.2项检查同时进行可作为PAP患者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叶枫  )  谢佳星  )  李少强  )  曾庆思  陈国勤  顾莹莹  )  苏丹虹  钟南山  )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81-86
目的探讨非免疫缺陷患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本所确诊的110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肺部隐球菌病以中青年(62例.56.4%)男性(82例,72.7%)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67例,60.9%)、咳痰(43例。39.1%)、发热(21例.19.1%)、胸痛(21例,19.1%)、气促(21例,19.1%)、消瘦(11例,10.0%),亦可无症状(28例.25.5%)。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肿块影(26例,23.6%)、多发结节影(20例,18.204)、斑片实变影(33例,30.0%)、结节影与斑片影共存(31例,28.2%)。病变分布晕下肺多于中上肺(60.0%vs18.2%)、右肺多于左肺(39.1%vs32.7%)的特点.31例(28.2%)双肺均有病变。45例行血清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29例(64.4%),弱阳性2例(4.4%),阴性14例(31.1%)。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手术切除病灶或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结论肺隐球菌病多发生于无基础肺疾患的男性中青年.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改变多样性,易被漏诊、误诊。疑似病例应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手术切除及足疗程的抗真菌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HRCT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je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剑鞘样气管指数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从129例经临床诊断为COPD并全部行HRCT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中,根据剑鞘样气管的评定标准,从中选出具有剑鞘样气管改变的患者30例.按照COPD临床严重度分级,其中0级患者5例,1级患者7例,2级患者8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4例.在PASC系统软件上测量其内冠状径、矢状径,计算出气管指数.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剑鞘样气管内冠状径的长度范围是7.0~15.7 mm,均值为(11.8±2.2)mm,内矢状径的长度范围是17.2~25.4 mm,均值为(21.3±2.2)mm,气管指数范围是0.33~0.67,均值为0.56±0.10.剑鞘样气管指数与FEV1/FVC%呈正相关,(r=0.50,P<0.01)、与FEV1呈正相关(r=0.42,P<0.05),与患者临床严重度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5),与FVC、FRC、TLC、RV、RV/TLC无相关性.结论 HRCT可以精确测量其气管指数,可作为评估气流受限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及2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后患者的MSCT的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诊断、鉴别诊断及评价灌洗术后的效果.方法:对27例全部经病理证实的PAP进行回顾性分析,MSCT上观察病灶的形态、范围、边缘及对比灌洗术前后的变化,分析PAP的MSCT表现.结果:PAP在MSCT上表现多样化,可见地图征19例,碎石路征15例,肺水肿样5例,肺实变征7例,伴有微小结节2例,间质纤维化3例;BAL术后20例可显著改善.结论:MSCT能直观显示PAP的影像特征,对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亦可评价PAP严重程度及随访BAL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结核性肺不张的影响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对支气管结核性肺不张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从86例已证实的支气管结核中抽出具有肺不张的48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塞病(BD)合并肺部病变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分析1999—2012年收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确诊BD合并肺部病变12例患者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肺动脉瘤是BD常见肺部病变,分中央和周围两类型,咯血是肺动脉瘤常见表现;肺动脉内血栓、肺梗死和胸腔积液亦见BD肺部病变。部分患者出现贫血、炎症指标增高。影像学中央型肺动脉瘤可见肺门影增大,周围型见外周结节影。12例均经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7例咯血均停止;5例中央型肺动脉瘤治疗后,3例瘤内血栓消失,1例瘤体缩小;肺动脉内血栓治疗后未见新发血栓;胸腔积液吸收。结论肺动脉瘤为BD常见肺部病变,咯血为肺动脉瘤常见临床表现,胸部增强CT是诊断肺动脉瘤安全有效方法。肺动脉内血栓形成、肺梗死和胸腔积液也见于BD肺部病变。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对支气管结核与其它疾病引起的气管、大支气管广泛性病变的临床、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已明确诊断的各种导致气管、大支气管广泛性狭窄的疾病25例,其中气管、大支气管结核8例、气管恶性肿瘤7例、淀粉样变性3例、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胸内剑鞘状气管5例的临床与X线表现。结果:发现除大部分疾病有某些X线特征外,其余均有类似的X线表现。结论:导致气管、大支气管广泛性狭窄的疾病,某些有类似的X线表现,需要结合临床与它其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