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化疗敏感性和化疗方案选择的关系.方法:将40例胃癌标本(标本组)行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测定(H3-TDR法), 并分析其与肿瘤P-gp、MRP1表达的关系;另随访P-gp、MRPI阳性表达率相近的30例(化疗组)术后化疗的胃癌患者,了解化疗效果与P-gp、MRP1表达的关系.结果:40例胃癌标本P-gp表达阳性率47.5%(19例),阴性率52.5%(21例);MRPI阳性率22.5%(9例),阴性率77.5%(31例).化疗组30例,P-gp阳性率40%(12例),阴性率60%(18例);MRPI阳性率23.3%(17例),阴性率76.7%(23例).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生长作用.MDR1表达会影响肿瘤细胞对ADM和VP-16的敏感性;MRP1表达会影响肿瘤细胞对ADM和5-Fu的敏感性.随访的3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死亡11例.P-gp和MRP1均阴性者存活期最长,其次为其中一个阳性表达,P-gp和MRP1均阳性者无存活.结论:P-gp和MRP1表达对化疗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其检测可能有助于临床的抗癌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检查胆总管并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05年5月间20例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施行经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进行检查、取石,治疗后结扎胆囊管残端,胆总管内不置引流. 结果 成功19例,失败1例.其中发现结石15例,结石取净率100%(15/15),阴性检查4例.术中无胆道损伤,术后无胆漏等并发症,随访未发现残余结石. 结论 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检查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不损伤胆总管、免除患者术后带T管等优点.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或胆道扩张可疑结石的患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3.
王健  丁庆国  韩复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2064-2066
目的 比较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CT和临床评分对疾病严重程度预测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在发病24h内经CT检查并有完善临床记录的AP患者资料,比较CTSI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EPIC评分、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预测评估的差异,并考察各CT评分与临床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各评分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以EPIC评分AUC最大.各CT评分和临床评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在AP早期CT评分和临床评分均可以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预测评估,以EPIC评分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34.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存在过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EGFR单克隆抗体(12.5、25、50、100μg/mL)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HT29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EGFR单克隆抗体对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SP)法测定细胞内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TT比色法显示不同浓度的EGFR单克隆抗体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及各试验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检测显示,HT29经EGFR单克隆抗体作用48 h后细胞周期有明显变化,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5),细胞凋亡率与EGFR单克隆抗体浓度呈正相关。SP法显示,HT29细胞Caspase-3蛋白随EGFR单克隆抗体浓度增加而表达增加,Bcl-2蛋白随药物浓度增加表达下降(P<0.05)。结论:EGFR单克隆抗体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MMP1、TIMP1基因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1和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MM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胃癌组织中TIM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胃癌组织中,低、未分化癌MMP1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低、未分化癌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则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低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但MMP1、TIMP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和部位等临床参数无关(P>0.05).MMP1与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513).结论 胃癌中MMP1、TtMP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MP1、TIMP1基因可能成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候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探讨自制人工肛门裤在肠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使用自制人工肛门裤,对照组46例使用康乐保LC-2000造口袋,观察造口袋更换时间、造口周围皮肤湿疹和破损、费用成本、更换时污染衣物和手、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五项指标.结果 自制人工肛门裤在造口袋更换时间、造口周围皮肤湿疹和破损、费用成本、更换时污染衣物和手、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方面明显优于粘贴式造口袋.  相似文献   
38.
温占朝  宛传丹  顾勇劲 《河北医药》2009,31(17):2200-2202
目的研究姜黄素Ⅲ联合丝裂霉素抑制体外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增殖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BEL-7402,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2种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及联合用药时的抑制率。结果姜黄素Ⅲ、丝裂霉素均能抑制体外肝癌细胞增殖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姜黄素10、20、40、80μmol/L与丝裂霉素1、2μmol/L联合用药24、48、72h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用丝裂霉素、姜黄素Ⅲ(P〈0.05),两者呈现出相加的抗癌效果。结论姜黄素Ⅲ能有效抑制体外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联合丝裂垂素用药时能提高丝裂霉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LV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训练组和验证组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训练组中肿瘤T分期、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沉积、肠梗阻、瘤周脂肪浸润类型在LVI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训练组中T3、T4期、N2期、线样及结节样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是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61.7%,曲线下面积为0.787。该模型在验证组中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1%,曲线下面积为0.783。结论:T分期、N分期及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有助于预测CRC患者LVI是否阳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s,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8例胃GT活检及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胃GT中男女性各4例,患者年龄34~60岁,中位年龄53岁,发生于胃窦4例,胃体3例,胃底1例。6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潜能未定。眼观:肿瘤最大径1.5~3.0cm,平均2.1 cm,切面灰白色,实性。镜检: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少见,围绕血管呈实性巢团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肿瘤位于黏膜下或固有肌层间,1例侵犯胃壁全层。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和SMA,3例表达Calponin,4例部分或局灶表达Syn,Ki-67增殖指数2%~15%。随访时间3~122个月,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GT是胃部少见肿瘤,应与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鉴别;绝大多数胃GT预后良好,但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