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踝关节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CT三维重建对于骨关节、尤其是解剖关系较复杂关节创伤的诊断价值很大 ,可立体地多角度展现骨骼与其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 ,直观地显示骨折特征 ,使骨科医生能较容易地判断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1] 。由于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 ,以前仅局限于颅面骨和椎骨[2 ] ,很少涉及四肢。随着螺旋CT的普及 ,三维重建技术有了很大发展[3] ,CT三维重建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本文通过 34例踝关节三维成像 ,探讨踝关节螺旋CT表面遮盖显示 (SSD)的技术方法。1 材料与方法检查 35例病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0例 ,年龄 1175岁 ,平均38.…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MRI对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MC)与交界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BM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良性MC和19例BMC患者(良性肿瘤23个、交界性肿瘤20个)的术前MRI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分房、囊液信号、囊壁及分隔和肿瘤赘生物等情况,结果与病理对照.采用x2检验比较MC与BMC肿瘤分房、囊液信号、囊壁或分隔增厚及肿瘤赘生物的差异.结果 T1WI单一低信号和T2WI单一高信号为良性MC的主要信号类型(18/23和17/23),出现率较BMC高(5/20和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1979和5.0553,P值均<0.05).蜂窝状子房、T1WI含高信号囊液、T2WI含低信号囊液、囊壁或分隔不规则增厚(≥5 mm)及结节或乳头状突起(≥5 mm)5个征象在BMC(10/20、9/20、8/20、10/20和14/20)均较良性多见(4/23、3/23、1/23、1/23和1/23)(x2值分别为5.1804、5.4300、8.2163、11.7113和20.2990,P值均<0.05),对BMC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82.6%、45.0%和87.0%、40.0%和95.7%、50.0%和95.7%、70.0%和95.7%.出现T2WI低信号的蜂窝状子房、囊壁或分隔不规则增厚(≥5 mm)、结节或乳头状突起(≥5 mm)3个征象之一时,MRI诊断BM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0%、91.3%和90.7%.结论 MRI可很好地显示卵巢BMC的病理特征,可靠地鉴别良性与BMC,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早期肺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ultra-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UHRCT)表现,探讨UHRCT鉴别肺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与微浸润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直径小于2 cm的早期肺腺癌结节(AIS 67个,MIA 62个)的UHRCT表现,分析和比较AIS与MIA在结节的形状、边缘、密度、直径、内部实性成分直径、血管异常、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以及是否多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结节在形状、边缘、密度、直径、实性成分直径和密度、肺静脉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常表现为较小的圆形或类圆形的纯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MIA常为较大、边缘毛刺、实性成分直径大于5 mm 的混合GGN,并常伴肺静脉异常、支气管扩张和胸膜凹陷征。结论  UHRCT能显示早期肺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鉴别肺AIS与MIA。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评估胆囊三角粘连的价值。方法:对254例LC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评估胆囊三角粘连的类型,包括胆囊管是否显示、胆囊管和胆囊壶腹的毗邻关系以及胆囊管在胆囊壶腹的开口位置。将术前评估的胆囊三角粘连的类型与LC术中确认的类型进行对比,并分析术前评估类型与手术难度的关系。结果:MRCP对胆囊三角粘连类型的术前评估与LC术中所见相同。胆囊管和胆囊壶腹呈兔尾型的毗邻关系、胆囊管开口于胆囊壶腹中份以及胆囊管未显影,均预示着LC实施困难。结论:MRCP可以对胆囊三角粘连类型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预测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30岁,因发现双侧手、腕关节周围皮下结节近4年,结节缓慢增大,每日晨起消失,活动后出现,于2003年5月9日来我院诊治.查体:双侧手、腕关节周围多发皮下结节,1~2cm,质软,活动度可,压之消失,周围皮肤无异常,左手中指掌骨略增粗,关节活动可.一般情况可,无内分泌、消化道及其他异常症状,无家族史.X线及CT检查(图1,2)见双手多发掌指骨及双足多发趾骨骨干或干骺端可见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囊性透亮区,以左手掌、指骨为著,病灶边缘可见分叶状,骨皮质变薄,尚连续,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斑块,左侧尺骨远端软组织内可见肿块影,邻近骨皮质受压、凹陷,并且有硬化边缘,左侧桡、胫骨远端可见骨性隆起,其基底部宽广,表面光滑.双侧手腕关节CT增强表现:两侧腕关节周围可见多发软组织结节影,密度尚均,境界清楚,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程度和血管相似.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的MR PWI表现与血管生成表现相关关系,评价PWI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6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PWI扫描。所有病例均得到时间-信号曲线(TIC)、最大斜率(SS)、峰值强化(PE)和达峰时间(TTP)。其中50例测量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与灌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结节的TIC可分为4种类型,恶性结节均表现为Ⅰ型曲线,84.62%(44/52)的良性结节表现为Ⅱ型和Ⅲ型曲线;良恶性结节间各灌注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良性病变间的S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间VE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结节的灌注参数SS与MVD、PE与MVD和VEGF呈线性正相关(r=0.49、0.49、0.55,P<0.05),TTP值与MVD和VEGF均无相关性。结论 MR PW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SS和PE值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结节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和观察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对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5支肾动脉狭窄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血压、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血肌酐及再狭窄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术后1、6、12个月全部成功随访,但术后24个月有15例失访。技术成功率为98%,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血压分别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血压控制的临床有效率(治愈+改善)分别为94%、74%、64%和51%,抗高血压药由术前平均3.5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下降分别为1种、2种、3种,24个月又恢复到3.5种。血清肌酐值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肾功能改善、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12例(24%)、29例(58%)和8例(16%);术后12个月肾功能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39例(78%)和11例(22%);术后24个月肾功能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26例(74%)和8例(16%)。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8%、15%、20%。结论 PTR...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在PACS影像诊断系统上,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HAML的CT表现,记录病灶部位、大小、边缘、密度及强化.结果 ①12例病灶均无包膜;②病灶内含脂肪密度11例,其中以脂肪密度为主的有3例,其余8例含少量脂肪密度.在降低窗位、增加窗宽时脂肪密度内可见网格状、团絮状影;③HAML呈现早期强化、延迟强化的特征,增强脂肪密度区CT值有明显提高,延迟扫描部分病例脂肪密度区形态改变;5例显示增粗的供血血管.结论 病灶内含脂肪密度、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增粗的供血血管是HAML的CT特征,发现上述征象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9.
甲状腺结节的MR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MR DWI表现,评价DWI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111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性病变进行MR DWI检查.其中,恶性结节23例,良性结节88例.观察和比较不同良、恶性结节的ADC值差异,确定最佳b值和ADC阈值,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随着b值增大,ADC值均降低.不同b值时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DC值均低于良性结节(P均<().05).甲状腺癌的ADC值明显低于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0.01),而与甲状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500 s/mm2时,选取ADC值1.70×10-3mm2/s为阈值,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32%、87.51%和86.93%.良、恶性结节的ADC值差异与其病理表现有关.结论 DWIADC值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CT预测胸腺瘤的分期及侵袭性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79例,根据Masaoka-Koga分期将胸腺瘤分组:A组为(Ⅰ+Ⅱ期)44例,B组(Ⅲ+Ⅳ期)35例,分析两组肿瘤分布、最大横径、形态、密度、内部钙化及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等CT特征,预测胸腺瘤的分期及对周围组织的侵袭程度,与Masaoka-Koga病理分期比较。 结果 两组肿瘤分布无差异(P=0.418),两组最大横径、形态、密度、内部钙化均不同,P值分别为0.000, 0.000, 0.001, 0.002。CT对胸腺瘤侵袭纵隔脂肪、纵隔胸膜、心包、临近肺组织及大血管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67%、76.92%、71.43%、66.67%、8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6.22%、96.55%、94.83%、97.3%。 结论 CT能较好的判断胸腺瘤的侵袭性,区分Ⅰ/Ⅱ期与Ⅲ/Ⅳ期胸腺瘤,从而确定术前需要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提高手术切除率及肿瘤切除完整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