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食管、贲门癌手术后的X线改变视其手术方式不同可有多种表现,但这些表现似未受到注意,尤其是胃套食管吻合术后的改变更为人鲜知,且易误诊。本文主要分析这种术式所致的正常X线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一般资料本组33例患者中,男27,女6。年龄为38~68岁,平均57岁。食管中段癌3例,食管下段癌18例,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1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胸内胃套食管吻合术。除6例  相似文献   
42.
目的:运用梯度回波(GRE)的快速场回波(FFE)技术,对20例肝肿块进行Gd-DTPA动态增强,旨在探明不同肿块的增强规律,提高肝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选取经过其他影像学检查未确诊的20例肝肿块,作常规自旋回波(SE)平扫后作Gd-DTPAFFE序列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信号强度(SIlesion),灶周正常肝脏信号强度(SIlivsr),背景噪声信号强度和标准差(SInoisec±s),计算不同病变不同时相的肝-病灶对比噪声比(C/N),描出不同肿块(本文只评价其中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肿块,包括肝细胞癌10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的时间-病灶C/N曲线。结果:HCC与FNH两者曲线较接近(包括强化峰值和升降坡度),但在增强早期,HCC的C/N值高于FNH,3分钟以后二者强化值均下降,且FNH的C/N值大于0,HCC的C/N值小于0,此差异可持续15~20分钟。结论:不同的肝肿块,动态增强后的时间-C/N曲线不同,对HCC及FNH而言,增强早期(1分钟以内)及3分钟以后曲线差异较大,最有助于鉴别诊断。动态增强MR成像可作为肝脏常规SE序列成像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43.
邱光淮 《腹部外科》1989,2(1):14-15
本文通过对100例腹部肿块CT检查的分析,认为CT对肿块的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准确率达93.8%。对囊肿、脂肪瘤、新鲜血肿、脓肿。畸胎瘤及肝肾等实质器官的常见肿瘤常能作出定性诊断。但有不少肿块缺乏特征表现,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以提高定性诊断率,必要时可行CT导向下穿刺肿块活检确诊。CT与“B”超对比,在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均优于“B”超,但“B”超较为经济,也有相当高的定位准确性(86.7%),故推荐腹部肿块首选“B”超检查,必要时进一步作CT。  相似文献   
44.
58例眼内异物患着,累及62只眼,共70枚异物,年龄6~58岁。于螺旋CT扫描后,分别采用直接测量法、简化法和三维重建法进行异物定位。70枚眼内异物,螺旋CT检出率为97%。经手术证实,三种定位方法定位准确,并可互相验证,同时适用于非螺旋CT。  相似文献   
45.
为检测呼吸门控的准确性、了解定量的CT资料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对患者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行临床肺通气功能检查、PulmoCT肺活量(VC)检测和呼吸门控下螺旋CT扫描。应用评估软件测定肺区平均CT值及像素指数(PI)。分析它们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ulmoCT检测的VC和临床测定的VC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病变组平均CT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I也有特征性改变且与肺通气功能相关。螺旋CT结合呼吸门控和自动化评估软件测定肺密度是一项精确、重复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DSA与X线电影摄影对消化道出血敏感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DSA与X线电影摄影对消化道出血检查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50例病人,其中急性消化道出血24例,慢性消化道出血26例,全部病例均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必要时加做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动脉造影。其中7例行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颗粒或不锈钢圈。结果:阳性发现38例(38/50),其中20例可见造影剂从血管内外溢,7例栓塞治疗后即刻止血。10例同时先后使用了DSA和Cine,7例栓塞病人选用DSA。DSA提示可疑出血或失败者均采用X线电影摄影。结论:DSA检查适用于易配合及栓塞治疗的病例.具有快速实时成像及分辨率高;X线电影适用于不易配合及显示细微病变者,不受病人运动及肠蠕动影响,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47.
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自1991年10月~1995年5月58例肾癌先后行肾动脉造影、栓塞和手术切除的结果,分析显示:肾癌常见和特异性高的造影征象为肿瘤血管(95%)和肾内血管移位侵蚀中断(90%)以及肿瘤染色(83%);造影对肾癌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0%,其中Ⅰ期75%、Ⅱ期92%、Ⅲ期73%;用改进的明胶海绵和自制的白芨粉粒行肾动脉栓塞,可使肾癌手术出血少、易分离,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肾癌切除率。讨论了肾动脉造影和栓塞在肾癌术前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肾动脉栓塞剂的选用。认为肾癌术前宜常规行肾动脉造影和栓塞。  相似文献   
48.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撑架分流术.Transi-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shunt,以下简称为TIPSS),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其基本概念是采用经皮穿刺右侧颈静脉的介入性方法建立肝内的、位于肝静脉及门静脉主要分枝之间的分流通道,并以特殊的金属支撑架维持其永久性通畅,达到治疗门脉高压或同时治疗继发的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该技术首先由德国海德堡大学外科医院的  相似文献   
49.
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性急性消化道出血常需要快速作出定位定性诊断,便于外科及时处理。急诊腹部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的开展,为此提供了便利。鉴于老年人的特点,如何合理地使用造影方法,准确而清晰地显示出血部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现将笔者搜集的24...  相似文献   
50.
胃癌的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胃癌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单次屏气快速MR扫描序列,对30例胃癌患者进行扫描,根据手术、病理、胃镜、钡餐结果对MRI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I顺利显示了胃癌的部位、形态。胃癌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10/12(83%)例有明显强化。12/30(40%)例患者邻近胃癌的胃壁出现了分层现象。本组病例共有43个腹部脏器受累,MRI显示了31个(72%)。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