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8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51.
[摘要]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还可通过参与化疗药物代谢导致化疗相关性肠炎、激活或调控免疫反应及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修复肠道黏膜损伤等多种途径影响肿瘤患者对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肠道菌群种类繁多、丰度可变,个体差异性是患者对抗肿瘤治疗产生不同反应的原因之一。而肠道菌群受不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故对其干预或重塑将增强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和减轻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就肠道菌群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就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以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或预防毒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2.
[摘要] 胃癌患者具有相对较高的突变负荷、新抗原基数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明其对免疫治疗可能具有潜在应答性,但多项研究显示,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 PD-1)抑制剂单药治疗应答率仅为10%~26%。近期,人们对化疗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究,证实化疗药物可通过不同免疫调节机制对肿瘤免疫应答产生影响。多项研究显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药物在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成效,联合方案逐渐成为目前晚期胃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化疗药物对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及预测疗效的生物标记物的进展,以期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MALAT1、LincRNA-p21和GAS5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阐明3种lncRNA在MM与CLL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0例MM患者(MM组)、60例CLL患者(CLL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3组研究对象血浆lncRNA MALAT1、LincRNA-p21和GAS5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MM组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和GAS5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CLL组患者血浆LincRNA-p2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血浆LincRNA-p21诊断CLL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850,95%可信区间(CI)为0.780~0.921;血浆lncRNA MALAT1和GAS5在MM诊断中的AUC分别为0.898和0.815,95% CI分别为0.836~0.959和0.740~0.890;血浆lncRNA MALAT1、LincRNA-p21和GAS5在CLL和MM鉴别诊断中的AUC分别为0.878、0.778和0.805,95% CI分别为0.814~0.942、0.691~0.865和0.727~0.882。结论:血浆lncRNA MALAT1和GAS5的高表达与MM的发病有关,而血浆LincRNA-p21低表达与CLL的发病有关,上述3种lncRNA的血浆相对表达水平可作为MM和CLL诊断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54.
血小板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能够通过构建炎性微环境、促进血管生成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进程。随着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变化,血小板的数量、体积和分子组学也发生相应改变,提示血小板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反映肿瘤负荷演变的巨大潜力。基于血小板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促进效应,血小板被视为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靶点。靶向抑制血小板功能可以显著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血小板对肿瘤组织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应用靶向血小板或血小板功能模拟的思路研发抗肿瘤靶向制剂以有效地增加纳米药物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提高肿瘤靶向治疗效率的新兴策略。本文聚焦于血小板与肿瘤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在总结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血小板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和抗肿瘤靶向治疗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