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77篇
  免费   9071篇
  国内免费   18245篇
耳鼻咽喉   982篇
儿科学   923篇
妇产科学   659篇
基础医学   5998篇
口腔科学   2930篇
临床医学   20123篇
内科学   9989篇
皮肤病学   3995篇
神经病学   2302篇
特种医学   39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441篇
综合类   46615篇
预防医学   16690篇
眼科学   723篇
药学   24507篇
  98篇
中国医学   28451篇
肿瘤学   5335篇
  2024年   461篇
  2023年   1746篇
  2022年   2523篇
  2021年   3695篇
  2020年   3605篇
  2019年   3919篇
  2018年   2327篇
  2017年   3377篇
  2016年   4360篇
  2015年   3854篇
  2014年   8190篇
  2013年   8380篇
  2012年   10471篇
  2011年   11157篇
  2010年   10634篇
  2009年   10516篇
  2008年   9988篇
  2007年   10113篇
  2006年   9356篇
  2005年   8078篇
  2004年   7552篇
  2003年   7251篇
  2002年   6062篇
  2001年   4153篇
  2000年   4775篇
  1999年   3150篇
  1998年   2148篇
  1997年   2068篇
  1996年   1553篇
  1995年   1722篇
  1994年   1876篇
  1993年   1732篇
  1992年   1557篇
  1991年   1408篇
  1990年   1319篇
  1989年   1218篇
  1988年   1250篇
  1987年   983篇
  1986年   959篇
  1985年   854篇
  1984年   650篇
  1983年   631篇
  1982年   575篇
  1981年   401篇
  1980年   273篇
  1979年   164篇
  1978年   102篇
  1960年   65篇
  1959年   101篇
  1958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总IgE检测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130例进行SPT,其中同时行血清总IgE检测68例。结果:130例中,SPT阳性92例(70.8%),其中尘螨阳性占90.2%;花粉阳性中,藜草47.8%,豚草38.0%,蒿属33.7%,悬铃木29.3%;真菌属以铰链孢菌属阳性率38.0%;动物羽毛37.0%,狗上皮30.4%。同一患儿一种变应原阳性11例(11.9%),两种以上81例(88.0%)。年龄〈5岁多为单一尘螨阳性,≥5岁尘螨及花粉阳性率较高。检测血清总IgE68例中,增高47例(69.1%);总IgE增高组中SPT阳性41例(87.2%),总IgE正常组中SPT阳性9例(42.8%),增高组SPT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SPT是检测特异性IgE的一种简单、快速、敏感的方法。SPT联合血清总IgE检测,更有助于小儿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服务性行业都提倡“5S”服务,即Smile、Speed、Smart、Study、Sincerity。医院的服务对象是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他们在身体上、心灵上承受着一般人难以了解的压力,他们更需要安全的、高效的、诚心诚意的服务[1]。所以,我们将“5S”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灵活运用“5S”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分析室壁瘤形成的原因,探讨冠状动脉血管再通与溶拴距发病时间的关系,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接受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40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成冠状动脉再通组22例,未通组18例,通过心脏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室壁瘤的形成、LVEF及各种严重并发症。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6小时、6~12小时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室壁瘤再通组占4.5%(1/22),未通组占22%(4/16);溶拴距发病时间<6小时再通组占47.5%(19/40),6~12小时再通组占7.5%(3/40);LVEF再能组0.61±0.11,未通组0.45±0.11;各种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室壁瘤的产生及LVEF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的成功与否有关,血管再通的效果与溶栓距发病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14.
乳腺癌诊治现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正逐步上升。美国的发病率已达120/10万,每8位妇女中有1位患乳腺癌。目前我国尚无发病率的确切报告,一些沿海大城市的报告已达40/10万左右,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还会逐步上升,故该病已得到普遍重视。另一方面,根据美国SEER报告,近30年来乳腺癌的死亡率在美国已呈下降趋势,主要归功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及综合治疗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了解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重度哮喘的疗效。方法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30例重度哮喘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病例,据疗效判断标准进行临床疗效的判断。结果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30例重度哮喘6周后,治疗前早、晚间PEF,治疗前早、晚间喘乐宁气雾剂喷数,治疗前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和治疗后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重度哮喘有效。  相似文献   
116.
肝占位病变扩散加权成像的图像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时,b值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60例行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DWI并测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b为100s/mm2、300s/mm2时DWI图像的SNR平均值>5,b为600s/mm2、1100s/mm2时,SNR<5;随着b值的增大,血流灌注对表观扩散系数(ADC)影响逐渐减少,而图像伪影增多,CNR逐渐降低,囊性病变较实性病变的CNR降低明显。结论进行DWI扫描时选取b值为300~600s/mm2时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7.
读刘昕耀教授“建议”文章后 ,笔者有同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字纸篓”样诊断已妨碍临床工作 ,例如“上呼吸道感染”(上感 )的诊断 ,它不但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掌握 ,而且会延误病情 ,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临床论坛栏目在目前全民防治SARS中 ,组织医师们就此专题进行了讨论 ,意义深远 ,对临床工作中欠妥之处的修正将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①“上感”是由许多病因和病原所引起的一组疾病总称 ,包括SARS初期等许多传染性疾病以及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病中 ,有的属于内科 (儿科 ) ,有的属于五官、眼科 ,有的属…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雄性C57BL/6小鼠空腹血糖和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3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1只,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氯氮平4mg/kg及氯氮平20mg/kg,于给药后3h、1周、4周以试纸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GLUT4mRNA表达。结果(1)灌药后3h、1周氯氮平4mg/kg组和氯氮平20mg/kg组空腹血糖和GLUT4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灌药后4周氯氮平4mg/kg组和20mg/kg组的空腹血糖值[(5.6±0.5)mmol/L和(5.8±0.5)mmol/L]高于空白对照组[(4.6±0.6)mmol/L],而GLUT4mRNA的表达(0.50±0.14和0.48±0.12)却低于空白对照组(0.85±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氮平可以慢性升高空腹血糖,降低GLUT4mRNA的表达,可能是抗精神病药长期应用后血糖升高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9.
颅内胶质细胞增生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常误诊为颅内肿瘤。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女,43岁。因“间断性头痛3月余”于2005年10月25日入院。患者近3个月逐渐出现头顶部间断性疼痛伴双下肢无力,每次持续约半天,无视物模糊、头晕、恶心呕吐等。外院头颅CT显示脑白质密度改变,曾给予降颅压治疗,症状未见缓解。2000年曾患“甲亢”行放疗,2002年转为“甲减”。查体:神志清楚,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良好。眼底检查提示慢性视盘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及感觉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液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头颅MR I提示脑白质脱髓…  相似文献   
120.
微量元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高龄妇女中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害为特征,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危害健康。人类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特征的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本质,实际上是人体与环境进行多种元素交换及不同元素在体内进行代谢的过程。现证实,人体内微量元素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病生基础。微量元素与骨质疏松的发病、病理及治疗密切相关。虽微量元素在骨组织的成分中含量甚微,却是人与动物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因子,在调节骨代谢和骨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