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与非OSA患者咽部形态进行比较,了解咽部形态与脑卒中OSA的关系。 方法 发病30 d内的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夜间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后分为脑卒中OSA组及脑卒中非OSA组,两组患者均行咽部MRI检查并测得腭后距离、舌后距离、软腭长度、舌长、咽侧壁软组织的厚度、高口咽区面积、低口咽区面积、咽部最小面积等相关数值,将两组患者咽部测得相关值进行比较,将腭后距离与其他口咽测量指标、AHI、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年龄、病程、BMI、颈围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将腭后距离作脑卒中OSA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 结果 脑卒中OSA组患者腭后距离较非OSA患者的偏小(P=0.002),脑卒中OSA患者腭后距离与舌后距离呈相关(R=0.502, P=0.017);脑卒中OSA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较非OSA患者偏高(P=0.049);脑卒中OSA患者腭后距离与AHI值呈负相关(R=-0.873, P=0.000),腭后距离对脑卒中OS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腭后距离对于脑卒中OSA有中等程度的诊断价值。 结论 咽部形态学改变与脑卒中OSA相关,腭后距离对脑卒中OSA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腭后距离与脑卒中OSA严重程度有关;脑卒中OSA患者的洼田饮水分级较非OSA患者高,脑卒中患者OSA可能与吞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ACE)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合并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CSP合并大出血患者采用UACE联合灌注甲氨蝶呤50~75 mg,术后嘱患者平卧12~24 h.每3 d 复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周复查B超.记录手术成功率、栓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双侧UACE,并止血成功,随访6个月,无再发出血.4例患者出现下腹剧痛,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UACE治疗CSP合并大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3.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在诊断不明确而手术切除的结节中约有一半是良性。可选择的检查方法较多且各有特点,CT是最有价值且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CT导向穿刺活检假阳性极低,但有较高的假阴性。磁共振成像一般不用于孤立性肺结节的常规检查。PET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价格昂贵,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效果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相近.而且更廉价易得,应重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晚期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对18例MRCP诊断为晚期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分型及术后手术方式选择,并与手术记录对照分析。结果:18例中能够按照Bismuth分型法进行分型者17例,其中I型3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3例,1例Ⅱ型狭窄被误分为Ⅲ型,MRCP分型准确16例。根据术前MRCP提供的信息,术中16例采取了正确的手术方法,2例未能采用预期的手术方式。MRCP术前手术方式选择准确16例。结论:MRCP对晚期医源性外胆管狭窄的术前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介入性血栓清除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2002年43例髂股静脉血栓,在临时性/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经患侧腘静脉(n=30)和健侧股静脉(n=13)为入路行ATD血栓消融术。对形成血栓的基础病变及血管器质性狭窄者再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靶血管开通管径≥50%靶血管管径,即认为血管即时开通。结果:43例行ATD血栓消融术,33例血管即时开通成功,占76.7%(33/43),43例进行了必要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综合介入辅助治疗,38例行血栓药物溶解术、26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19例行血栓抽吸术和32例行支架植入术。随访观察1~12个月,平均6个月,5例术后1~4个月患肢肿胀复发,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性溶栓治疗后症状缓解。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ATD是一微创、安全、快速、有效、可重复治疗髂股静脉血栓的方法,为介入综合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MRI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21例PNET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进行头颅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肿瘤实质和瘤周水肿带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术后对脑肿瘤标本进行常规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DC值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11例(52%);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呕吐(16例)及视力异常(5例)为主,可伴嗅觉丧失或癫发作(3例)。MRI显示21例PNET均为单发病灶;病变位于幕上各脑区,其中额、颞、顶叶多发(18例);可跨脑区生长。病灶T1WI呈等信号或等低信号15例、散在高信号6例;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伴囊变坏死,4例瘤周水肿较轻,5例见血管流空征;增强后瘤体不均匀强化,4例见脑膜尾征样强化。14例DWI呈等高信号,囊变坏死区呈低信号。病理学显示肿瘤细胞形态主要向神经元(10例)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8例),ADC值在不同分化类型的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率较多见。结论本组幕上PNET患者以20岁以下偏多,临床上以颅内压...  相似文献   
108.
对于儿童、孕妇等对特殊人群,为避免电离辐射,临床疑诊骨皮质病变时,通常选择MR检查;而骨皮质在常规序列MRI中均呈低信号,信号特征不足,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近年来出现的用于骨皮质MR成像的新技术可弥补常规序列MRI的不足,更好地显示骨皮质。本文就骨皮质MR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术(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患者,术前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采用64层螺旋CT,100 ml非离子造影剂(300 mgI/ml)以4 ml/s的速度经上肢静脉注入,注射开始后延迟25~30 s进行扫描.根据CTA结果制定介入治疗方案,术后CTA随访观察.结果 12例患者CTA准确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范围、程度.9例患者行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治疗,3例单纯行PTA术,患者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48±0.13改善为0.87 ±0.11(P <0.05),术后随访1~21个月,共进行了15例次CTA复查,2例发现血管狭窄,再次行PTA治疗.结论 下肢动脉CTA具有准确性好、无创、快捷的特点,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复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16排螺旋CT平扫和血管造影,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结果不同重建方式从不同方面显示了主动脉夹层的范围、真假腔、内膜片、破口、分支受累情况以及支架置入情况,综合运用可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结构和特点。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是一种快速、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对主动脉夹层的术前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观察有极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