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437篇
内科学   24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8篇
综合类   447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63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新型控释化疗系统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新型的控释化疗系统聚-二聚酸一葵二酸一阿霉索(P(DA—SA)-阿霉索(在脑组织内的相容性、体内外释药特性及体外抑瘤特性。将空载体P(DA—SA)分别植入实验动物脑内,观察局部反应;用紫外线光谱测定P(DA—SA)-阿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液及兔脑内的控释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P(DA—SA)-阿霉索诱发的胶质瘤细胞株的凋亡。P(DA—SA)在兔脑内引起的反应较轻,与明胶海绵相比无明显差异。P(DA—SA)-阿霉素在体内外释药速率稳定,控释时间达3周。控释剂组的胶质瘤细胞凋亡率达69.9%,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DA—SA)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P(DA—SA)-阿霉索控释剂在体内外的控释效果理想,杀伤效应明显,该控释化疗系统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选区激光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的多孔钛合金支架的力学性能及成骨能力。方法通过SLM技术制备两种多孔钛合金(Ti6-Al4-V)支架,分别为均一多孔组和复合多孔组,简称均一组与复合组,并对其力学性能、体外细胞相容性和体内骨整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锻件相比,多孔钛合金支架的弹性模量更接近人体正常骨组织,且复合组的弹性模量高于均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细胞相容性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在两组多孔支架上均有增加,但复合组钛合金支架在5 d和7 d的细胞数量高于均一组(0.05)。该组在成骨分化实验的7 d也具有更高的ALP活性(0.05)。诱导14 d后两组ALP活性无差异。体内植入实验表明,3个月时,复合组的骨体积分数与均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基于SLM制备的多孔钛合金支架弹性模量适宜,具有骨整合能力,适合做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3.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影响,特别是对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观察大鼠后肢止血带缺血4 h后再灌注4、24、48 h后和先经预缺血处理后再灌注4、24 h后Bax基因蛋白在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缺血4 h(A组)肌细胞出现Bax蛋白表达,24h后(B组)表达量显增加,48h后(C组)无表达.缺血预处理后再灌注4 h后(D组)肌细胞内无Bax蛋白表达,再灌注24 h后(E组)Bax蛋白表达量非常显著地低于B组.Bax基因参与了骨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其蛋白表达量与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经缺血预处理可以下调Bax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或是抑制其合成,使肌细胞存活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2 新精神分析学派及其理论 [9]精神分析理论曾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理论 ,因为弗洛依德本人就是犹太人 ,许多在排犹时逃亡的犹太人移民到了美国、英国 ,甚至上海 ,这些人对后来世界精神分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业化的进程 ,人们开始意识到很多人出现的神经症并非由性方面的冲动而引发 ,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如霍妮重视“文化和哲学的精神病理学”、沙利文则重视人同环境之间的关系 ,提出“人际关系论”、弗罗姆则提出“逃出自由论”,卡丁纳则特别关注“原始文化”和少数民族心理学的研究 ,将新精神分析同…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各类重症疾病的治疗效果,以使CRRT技术能得到更合理的应用,从而提高疗效.方法CRRT治疗的22例重症患者按病因分类,并分别分析了各类疾病CRRT前后神志、肾功能、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7例肝衰竭及4例多脏器衰竭者经CRRT治疗,2例肝昏迷者神志恢复,4例肾功改善,治疗中生命体征稳定,低血压者血压逐渐平稳,但成活率低.3例因脑卒中所致的高钠血症者在行CRRT治疗4~12 h后血钠恢复正常,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成活.3例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CRRT治疗后6~12 h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①对肝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患者,CRRT可改善神志及肾功能,延缓死亡时间,为行肝移植起过渡作用,但不能降低死亡率.②CRRT对脑卒中所致的高钠血症治疗效果好,可为病人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③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常规透析.④对肝衰、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越早行CRRT,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SD大鼠来源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细胞促使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MSCs)向NP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取脂肪细胞,极限稀释法纯化细胞;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NP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免疫荧光及RT-PCR检测对AMSCs及NP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AMSCs中Sca-1和CD44的阳性率较高,而CD45和CD11b阴性,共培养组荧光强度明显亮于单纯AMSCs组,AMSCs在NP细胞的诱导下聚焦蛋白聚糖(Aggrecan)、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Ⅱ)、Sox-9等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结论共培养环境中髓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TGF-1能促使AMSCs向NP样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37.
李力  张晓祥  魏晴  张文娟 《医学信息》2008,21(2):170-173
本文描述了医院输血管理系统的流程、功能、结构以及数据库设计过程.介绍了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安全用血、降低输血差错率,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的助步车自然步行康复训练对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平衡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可独立行走10米以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19例,分别给予常规步行训练和在常规步行训练基础上增加基于沉浸式VR技术的助步车自然步行康复训练。在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分别通过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Tinetti Bal-ance and Gait,TGS)、10米步行试验(10 Meter Walk Test,10MWT)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的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平衡检测仪和传感助步车进一步采集患者的静平衡、行走中平衡和步态数据。结果:通过平衡检测仪测量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后静平衡能力较训练前改善;在睁眼+双手叉腰时,观察组训练后重心水平移动振幅和重心覆盖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而睁眼+双臂前伸时,观察组训练后重心总移动速率和垂直移动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训练后,2组患者的TGS分值、行走速度、BI均较前改善,但2组间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传感助步车采集患者的步态信息,发现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行走中重心控制能力较对照组改善幅度增大(P<0.05)。结论:基于沉浸式VR技术的助步车自然步行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行走能力,尤其是平衡控制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及运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magnetic stimlation,MS)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钙、镁离子的影响.方法实验利用Allen的WD(weight drop,WD)技术,以10g×2.5cm致伤力造成wistar大鼠T8脊髓损伤模型,实验组分别于术后即刻,1h,2h,4h,24h分别予0.5HZ,70%输职强度的磁刺激,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2h,6h,24h取治疗组,对照组动物损伤区脊髓组织作以下检测用干湿法测水含量;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钙、镁离子含量.结果损伤区脊髓组织水含量增多,钙离子水平升高,镁离子水平下降,白质内髓鞘结构紊乱,囊性变重;而应用MS可改善上述变化.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可减损脊髓损伤后的离子失衡,从而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复方牛黄片治疗舌部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牛黄片治疗舌部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舌部疾病12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复方牛黄片和艾力可片、龙血竭胶囊治疗,对照组61例采用艾力可片和龙血竭胶囊治疗,观察舌粘膜变化和疼痛指数等指标。结果:通过舌粘膜变化和疼痛指数等指标,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为63.2%,27.9%,91.2%,对照组为42.6%,39.3%,82.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牛黄片治疗舌部疾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