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小靶区调强放疗及化疗治疗鼻咽癌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2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缩小临床靶区调强放疗及化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结果本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局部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82.80%、95.16%、97.31%、86.02%及96.24%。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T分期、N分期是制约生存的预后因素,T分期、N分期是无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进展期鼻咽癌患者中,诱导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无诱导化疗组(P>0.05),辅助化疗者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辅助化疗者(P<0.01)。结论小靶区调强放疗及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2.
阐述了磁共振功能性成像(functional MRI,fMRI)技术在早期局部肿瘤复发诊断中的作用,介绍了磁共振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RI,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指出联合使用上述几项技术可更好地检测前列腺癌经多种方法治疗后的局部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草案)》(下称草案)进行分析,评价其合理性和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99例,依据草案对所有病例进行TNM分期,比较T、N、临床分期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验证部分: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T1、T2、T3、T4期分别为52.9%、42.7%、25.0%、21.6%;在N0、N1、N2期分别为41.2%、29.6%、20.8%,N0与N1期、N0与N2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1与N2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83.7%、29.9%、23.7%和25.0%。修饰部分:N0、N+淋巴结转移分别为41.2%和28.1%。以N0和N+分期: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31.0%、25.7%、20.0%;锁骨上淋巴结分别归为M1和N,N0、N+期生存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案对食管癌的T分期适用,但草案N分期不能很好地反映预后,建议在没有大样本病例能够对淋巴结细分的情况下将N分期分为无和有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Tomotherapy标配Cheese模体联合EBT3免冲洗胶片(一维探测器阵列)、Octavius八角模体配合PTW Seven29二维探测器阵列(二维探测器阵列)、Delta4三维探测器阵列用于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 Therapy,TOMO)的调强计划实施剂量验证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一维、二维、三维探测器对10例患者TOMO的调强计划实施验证。通过TOMO系统MVCT成像和配准消除床面沉降的影响,确保实现体模和探测器阵列的精确摆位。实施治疗质量保证(Delivery Quality Assurance,DQA)计划照射后将测量获得的平面剂量分布与TOMO计划系统模体计划计算获得的平面剂量分布进行比较。采用Gamma分析方法,选择多个不同的剂量标准分析评估验证情况。结果:采用3%/2mm、3%/3 mm、3%/4 mm、3%/5 mm四种不同剂量偏差/吻合距离剂量标准,γ≤1的平均通过率均超过95.2%,测量所得剂量分布与计算结果在相应平面的几何分布均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胶片空间分辨率高于二维、三维探测器阵列,是调强计划验证的"金标准"。而二维和三维探测器阵列凭借其操作简便、数据处理快捷的特点可作为一维验证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辅助电子线照射预防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2例患者(120个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照射的临床资料,照射中位总剂量15.0Gy(10.0~30.0Gy),分2~10次照射.RTOG评分标准记录照射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结果 照射结束时,10例患者出现1级急性皮肤反应.1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伤口裂开,致伤口延期数天愈合.所有患者中位随访56个月(24~95个月),全组5年局部控制率78.6%,耳垂局部控制率95.7%.均无晚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照射可有效预防复发,尤其是耳垂瘢痕疙瘩.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评价食管癌GTV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对放疗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04—2008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和北京军区总医院放疗科收治的N0期胸段食管癌患者72例,分析GTV长度、最大直径、体积对放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GTV长度<5、5~7、>7 cm组甲级率和5年生存率均不同,分别为79%、48%、26%(P=0.003)和69%、46%、22%(P=0.037)。肿瘤最大直径≤3 cm组甲级率和5年生存率高于>3 cm组,分别为56%、33%(P=0.033)和37%、30%(P=0.037)。肿瘤体积≤40 cm3组有效率和5年生存率高于肿瘤体积>40 cm3组,分别为52%、30%(P=0.059)和41%、27%(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长度是影响近期疗效与预后的主要因素(P=0.005、0.014)。结论 N0期胸段食管癌肿瘤长度、最大直径与体积对放疗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肿瘤长度是影响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采用Octavius体模配合PTW Seven29二维探测器阵列对HT系统的调强计划实施剂量验证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对二维矩阵行冠状位和矢状位测量,获取模体中冠状面和矢状面剂量分布。通过HT系统MVCT成像和配准消除床面沉降的影响,确保实现体模和探测器阵列的精确摆位。实施治疗质量保证计划照射后将二维探测器阵列测量获得的平面剂量分布与HT计划系统模体计划计算获得的平面剂量分布进行比较。对1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γ分析法进行HT计划剂量验证。结果 PTW Seven29二维探测器水平、垂直放置,阈值分别为TH5、TH10、TH20、TH30时,采用3%/2 mm、3%/3 mm、3%/4 mm、3%/5 mm标准的γ参数≤1的平均通过率均>91.7%和93.9%。测量所得剂量分布与计算结果在相应平面的几何分布均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Octavius体模配合PTW Seven29二维探测器阵列用于HT计划验证能获得令人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有约90%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手术[1]。改良根治术后同侧胸壁和区域淋巴结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及改善生存[2-3]。但X线和电子线进行胸壁照射时具有剂量建成效应,皮肤表面产生低剂量区,为使皮肤剂量提高,多采用皮肤填充物进行剂量补偿。临床常用填充物有石蜡、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等,其中化学成分为聚苯乙烯的组织补偿胶体凝胶是目前临床最常用填充物,密度为1.03~1.05 g/cm3。它与人体密度非常接近,可模拟人体组织与射线的相互作用,且易于塑形能起到补偿人体不规则外轮廓、调整射线剂量分布及提高皮肤及皮下剂量作用[4]。但目前对采用皮肤填充物的时间、厚度、部位,即皮肤剂量应达到多少,尚无一致认识[5-6]。因此,对皮肤填充物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结果进行回顾,旨在为规范使用皮肤填充物提供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0.
高级别脑胶质瘤(WHO Ⅲ、Ⅳ级胶质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35%~45%。肿瘤没有完整包膜,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术后放疗和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随着同期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模式的出现以及精确放疗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关于照射范围、术后开始放疗时间、放疗剂量及分割方式等方面问题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就这些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