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71.
用滤纸片采集全血以代替常规采血已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的血清学调查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在立克次体病方面尚未见报导。本试验是比较滤纸片采血与常规采血检测动物血清斑点热组立克次体的抗体,以确定此法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组织原位杂交法研究输血传播病毒的致病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根据肝组织中TT病毒(TTV)感染和复制状况探讨病毒的致病性。方法 以重组质粒为模板、地高辛素为标记物、对称和不对称PCR法分别标记TTV双链探针和2条单链探针。原位杂交检测56例肝组织,其中6例TTV阳性分别做单链探针杂交。结果 5l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肝组织中TTV阳性率27.5%(14/51)。对照组5例杂交阴性。TTV DNA主要见于肝细胞核内,受染细胞的病变和坏死不十分明显;在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及肝硬化组织中均有检出。用单链探针检测病毒基因链的结果与双链探针杂交结果一致,杂交信号强度相仿;2例肝组织TTV基因链与互补链同时存在,信号强度较弱。结论 TTV可能导致肝损伤,并在肝脏内有复制;但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3.
患者男 ,42岁 ,健康查体时发现腹膜后肿物 ,否认外伤、手术史。腹部超声检查 (外院 ) :左上腹实性肿块 ,提示 :①胰腺占位 ?②胃平滑肌瘤 ?③腹膜后肿瘤 ?CT显示 (外院 ) :左上腹部肿块 ,与胰腺、胃关系密切。门诊以“腹膜后肿瘤”收住院。术前超声检查 :脾上极内下方、左肾上极内上方显示 7.1cm× 4.8cm囊性包块 (图 1) ,边界清楚 ,壁厚 ,光滑 ,后方回声增强 ,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诊断 :左上腹部囊性占位性病变。术中所见 :胃后壁肿瘤 ,大小为 7.0cm× 6.0cm× 5 .0cm ,光滑 ,有完整包膜。病理所见 :灰白色球形肿物 ,大小为 7.0cm× 5 .0…  相似文献   
74.
大隆是近年来英国发展的一种新的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其作用系破坏血液的凝固机制使中毒鼠类出血死亡。一次食入正常食量的小部分毒饵,就可以达到致死量,不易产生拒食,且能杀死对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产生抗药性的鼠类。本次试验的3列客车,原鼠迹阳性率高达73~96%,投药17天,鼠迹基本消灭。  相似文献   
75.
用自制沙门氏菌属A-F群OH荧光抗体对十类食品共1,896份标本进行了快速检出试验,结果和分离培养的符合率达95%。试验中共分离到沙门氏菌265株,其中经过群型鉴定的235株,全部属A-F群血清型内,和我们以往多年所得的结果一致。以上事实说明,用自制沙门氏菌属A-F群OH荧光抗体作为大批食品标本的快速过筛试剂,是完全可行的,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生产,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6.
选择载脂蛋白(a)的高和低分子量表型各10例(均为男性,年龄24~25岁),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发现低分子量表型者的脂蛋白(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8,P<0.01);高分子量表型者则无此相关性。而高和低分子量表型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呈负相关(r=-0.81和-0.72,P均<0.01),提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可能是低分子量表型脂蛋白(a)的一个重要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77.
<正>土拉弗氏菌(Francisellatularensis)是土拉菌病(又名野兔热)的病原体。1911年Meccoy和Chapin在美国土拉地区首次由发病的黄鼠中分离出来,故名土拉菌,又名土拉弗氏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体微小(0.1~0.7μm),毒力极强的烈性菌,易形成气溶胶而导致吸入感染,由此,美军将其列为标准生物战剂,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已证实存在大片疫源地,包括黑龙江、新疆、内蒙、西藏及青海等地,散发性病例时有发生,小规模暴发性流行历史上亦曾有过数次。为了探讨其感染致病的机制,我们用国内分离的毒株410112感染小白鼠,通过电镜检查,获得了一些较有意义的结果。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菌株与培养 实验菌株为分离自西藏灰尾兔的毒株410112,对小鼠的毒力LD50为6.8个菌,系土拉弗氏菌专业实验室冷冻保存的干燥菌种。培养基为葡萄糖半胱氨酸血琼脂(GCBA)。干燥菌种先于GCBA中复苏(37℃),挑取单个菌落连续传种两代以活化。取GCBA斜面48h纯培养物攻毒小鼠。 二、攻毒 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菌液,按标准浊度管比浊计算含菌量,稀释至40个菌/ml,并进行活菌计数。以此菌液经腹腔途经攻毒小鼠(体重18~20g),每只小鼠注射0.5ml。这样,理论上的攻毒量为20个菌/小鼠,通过活菌计数可知,实际攻毒的活菌量为18.2个菌/小鼠。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证实在不明原因的肝炎患者血清中一种新型病毒(TTV)在存在,分析其感染特征。方法:用地高辛素标记基因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未知和已知病原的肝炎患者75例,正常对照17例。结果:92例血清TTV DNA总检出率为23.91%(22/92)。其中非甲~非戊型肝炎病人组检出率为35%(7/20),甲~戊肝组21.81%(2/5),肝硬化中15.79%(3/19)。结论:TT病毒可能是导致病毒性肝炎的一种  相似文献   
79.
症候群监测可提供疾病暴发早期的健康相关数据,辅以专业信号检测方法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暴发、流行初期的异常现象[1]。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地处北方沿海地区,掌握各保障体系部队大量呼吸道疾病信息资料,是发现呼吸道传染病异常动态的前沿哨点,其保障的体系部队在执行寒区训练、海训和远航等任务时,如果预防不当极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为预防和控制呼吸系统疾病在体系部队的发生和流行,该院对体系部队开展了呼吸道症候群监测工作,为防控呼吸道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为了从抗原分子水平上分析与研究人与大鼠烧伤皮肤提取物HBSE与HNSE,以及人与大鼠新鲜皮提取物(RBSE与RNSE)之间的异同,本实验采用双相免疫扩散,单相免疫扩散,火箭免疫电泳,抗体IgG的纯化与HRP标记,以及ELISA等方法的免疫化学分析,结果表明:HBSE和RBSE的抗原性强于HNSE与RNSE的抗原性及抗HBSE和抗RBSE的特异性,与HNSE和RNSE仅有很弱的交叉反应,因而提示,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