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45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24篇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我国新生儿病房的不良事件筛查工具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结合文献及专家咨询法形成筛查工具;通过2015年7月30日至2015年9月30日2个月回顾性研究及2016年5月9日至2016年6月9日一个月实时观察研究,记录筛查指标及不良事件,验证本工具可行性。结果:回顾性研究纳入病例782例,筛查指标总计887例次(1.13例/次),独立不良事件391例次(0.50例/次);筛查指标发现的不良事件占78.8%,筛查工具阳性预测值为0.39,其中新生儿普通病房0.4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0.2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研究纳入筛查指标417例次,独立不良事件261例次,总阳性预测值0.64,高于回顾性研究阶段(0.45),其中阳性预测值有统计学差异的筛查指标为“皮肤完整性受损”及“抗生素应用”(P值均<0.01)。结论:本研究的筛查工具对新生儿普通病房不良事件监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加强医务工作者如实、及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培训,可提高本筛查工具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72.
[摘要]乙型肝炎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 3.6 亿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慢性感染者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6% [1] 。 尽管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计划在许多国家得到普及和实施以及对献血人员的筛查 ,HBV 的感染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每年仍有大量儿童感染 HBV,且常常发展为慢性感染,需要随访观察[2] 。 虽 然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 chronic hepatitis B, CHB)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相对良性的过程,大部 分患儿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的肝功能损害,但在成人之前仍然分别有3%-5% 和 0.01%-0.03% 的慢性携带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考虑到终身感染的情况 ,HCC 发生的危险性将上升至 9%-24% ,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3% [3] 。 儿童CHB的治 疗受到儿童新药许可延迟的制约,成人已经有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但几乎没有药物注明可应用于儿童,故有效地治疗儿童乙型肝炎感染迫在眉睫 。目前, 随 着 核 苷 (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s)的应用,病毒学应答不佳相关的耐药问题日益严峻 ,治疗失败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 恩替卡韦( entecavir,ETV) 是当前慢性乙型肝 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4] ,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 中强力推荐恩替卡韦应用于儿童 CHB的治疗[5] 。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在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轮转的麻醉研究生22名,将他们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1名。实验组的研究生采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进行小儿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的研究生采用高频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内法进行小儿腰丛神经阻滞。每组研究生分别完成小儿腰丛神经阻滞44例,每个研究生完成4例。记录两组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研究生成功完成腰丛神经阻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77.3%vs.36.4%,χ2=15.006,P<0.001)。实验组研究生成功完成腰丛神经阻滞所需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672±207)s vs.(898±193)s,t=5.257,P<0.001]。结论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应用于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相比于短轴平面内方法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4.
肌张力障碍是儿童神经康复实践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儿童肌张力障碍在临床表现及治疗上与成人存在诸多差异。只有在准确识别儿童期肌张力障碍的基础上予系统评估,才能进一步给出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文章就儿童肌张力障碍相对独特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给予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5.
背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 拮抗剂地佐辛用于儿童术后镇痛的研究报道甚少,且没有公认的儿童用药参考剂量。 目的:探讨地佐辛应用于儿童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用于儿童术后镇痛提供合适的参考剂量。 设计单中心RCT。 方法:纳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后直接转入PICU的患儿,手术时年龄>28 d,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按随机数字表法生成随机分组方案,装入密闭信封保存;由当班的PICU医生负责入组,由管床护士执行干预。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患儿在术后持续静脉泵入低剂量(D1组)、中剂量(D2组)或高剂量(D3组)地佐辛,对照组泵入舒芬太尼(SF组)或吗啡(M组),观察术后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未对结局指标观察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施盲。共同干预措施:入PICU后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予对症处理和咪达唑仑镇静。D1、D2、D3组分别予地佐辛20、30、40 μg·kg-1·h-1,SF组予舒芬太尼0.08 μg·kg-1·h-1,M组予吗啡20 μg·kg-1·h-1,均为静脉泵注。疼痛评分包括脸谱疼痛评分法(FPS)和CRIES评分法,镇静评分包括Ramsay评分法和舒适行为量表(Comfort B评分),均由PICU专科护士完成。 主要结局指标:术后1 h、4 h、8 h、12 h和24 h的镇痛/镇静满意度百分比。 结果:共152例CHD患儿入组,D1、D2、D3、SF和M组分别为30、30、31、31和30例,均完成设计的干预和观察。5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体外循环时间、危重症评分(PCIS)和术前ASA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FPS评分:D2组术后24 h,D3组术后4 h、24 h镇痛满意度高于M组;CRIES评分:D1、D2组术后1 h、4 h,D3组术后4 h、24 h镇痛满意度高于M组;Ramsay评分: D2、D3组术后1 h、4 h镇静满意度高于M组;Comfort B评分: D1组术后4 h、12 h,D2组术后1 h、4 h,D3组术后1 h、4 h、12 h镇静满意度高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评分D组和SF组的镇痛/镇静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5组术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1、D2组追加镇静/镇痛药物的比例低于M组和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组观察到2例低血压及1例呼吸抑制。 结论:地佐辛应用于儿童CHD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与舒芬太尼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6.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又称无乳链球菌,是一种可定植在健康人体中的革兰阳性条件致病球菌。GBS为3月龄以内婴儿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GBS血清型Ⅲ及序列型ST 17最常见,毒力强,且血清型Ⅲ和ST 17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对红霉素高度耐药。青霉素或氨苄西林为国内一线用药。GBS脑膜炎患儿预后不良风险高。新生儿存在GBS侵袭的特定高危因素时可给予产时抗生素预防,可降低GBS早发型发病率,但并没有显著降低早发型病死率及晚发型发病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价ABO血型不相容的供肝在儿童活体肝脏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7月于我院完成的62例首次儿童活体肝移植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供体与受体ABO血型匹配情况分为3组:ABO血型相同(ABO-Id)组33例;ABO血型不同但相容(ABO-C)组10例;ABO血型不相容(ABO-In)组19例,3组中位年龄均为5月龄。ABO血型不相容组中4例受体因合并肝功能衰竭、2例受体因血型抗体效价≥1∶32,术前予以血浆置换。所有ABO血型不相容受体术前血型抗体效价<1∶32。3组受体均采用背驮式肝移植术,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和抗凝治疗。术后随访截止2020年12月31日或死亡日期,随访时间为5~20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分析3组受体基础临床资料、术后生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3组受体移植月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史、Child-Pugh评分、供者年龄、移植物与受者质量比(graft to recipient weight ratio, GR/WR)、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O-Id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死亡2例。ABO-C组术后死亡1例。ABO-In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死亡1例。3组受体整体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胆道吻合口狭窄以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增加供肝来源,挽救终末期肝病患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体内维生素A水平缺乏通过RARα通路抑制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细胞增殖进而影响脑组织功能恢复。方法:将7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组)、VA正常(VAN组)及VA缺乏组(VAD组),HIBD建模按经典Rice法。Morris水迷宫评估空间记忆力,EDU细胞增殖检测VAN、VAD组HIBD后细胞增殖,更深入剖析皮质组织RA受体、神经标志物的基因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提示HIBD后恢复晚期VAN组空间记忆力明显强于VAD组(P0.05);EDU结果显示,VAN组新生细胞增殖明显强于VAD组(P0.05);RARα是各RA受体表达的优势受体。VAN组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GFAP)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基因水平明显高于VAD组(P0.05)。结论:VA缺乏抑制HIBD后脑组织功能恢复,推测是VA信号下调GDNF从而抑制NSE、Nestin及GFAP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及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IL-2、IL-8、IL-10、INF-γ在小儿EB病毒(EBV)性肺炎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2年1-12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EBV肺炎的患儿32例为观察组,年龄1~8岁,平均(4.17±1.43)岁;同期儿童保健科门诊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7岁,平均(4.77±1.83)岁。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血清IL-2、IL-8、IL-10、INF-γ的检测,并分别比较这四种细胞因子在两组受试者中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L-2、INF-γ水平降低(P<0.01),而IL-8、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小儿EBV肺炎其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紊乱,主要表现为Th1/Th2细胞平衡失调,提示机体存在相应的免疫功能障碍;对EBV感染性肺炎患儿及时进行细胞因子IL-2、IL-8、IL-10、IFN-γ等检测,对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0.
慢性肝病会引起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从而引起出血、肝衰竭、肝性脑病等致死性的并发症。早期肝纤维化可逆,发展到肝硬化则难以逆转。作为一种诊断肝纤维化的新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因其快捷、准确、无创、可重复性强等特点而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