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324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666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8篇
  1961年   7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长期使用敌鼠钠盐地区杀灭黄胸鼠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长期使用敌鼠钠盐的地区敌鼠钠盐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方法现场使用不同浓度毒饵进行7d饱和投药。结果0.10%和0.16%稻谷毒饵的盗食率分别为35.99%和26.21%,灭效分别为79.44%和92.70%。0.10%小麦毒饵的盗食率和灭效分别为38.36%和85.92%。2种稻谷毒饵的盗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2.97,P<0.01),灭效差异无显著性(χ2=0.32,P>0.05)。相同浓度的敌鼠钠盐稻谷和小麦毒饵之间盗食率和灭效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64,P>0.05;χ2=0.03,P>0.05)。结论该地使用敌鼠钠盐防制黄胸鼠仍有良好效果,不宜盲目提高药物的使用浓度,但灭鼠药物的轮换使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2.
云南发现人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简称附红体)寄生在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田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我国于1981年首次发现家兔感染附红体,1992年,冯立明、裴标等又相继发现了人附红体病’‘,’‘,近年来,该病已引起人兽医的关注,尚德秋等’‘’“对部分省区人、畜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附红体在我国分布广泛,人畜感染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畜健康。目前,云南还未见有关报告,笔者将1996年11月至1997年3月在玉溪地区发现的2例人附红体病和对部分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  相似文献   
33.
995年以前,云南省的HIV感染局限在西南部边境地区,昆明仅发现1例妓女被感染HIV。1995年的监测结果则显示静注人群高感染率的地区如瑞丽达732%,陇川达600%,仍维持在高水平;德宏州的潞西,临沧地区的临沧和耿马县静注人群HIV感染率上升迅速,分别上升3611%、9200%、3800%,感染率分别为83%、500%及480%;云南省17个地州市已由以前报告HIV感染者的8个地区上升至12个地区,其中报告静注HIV感染者的地区由6个地州(德宏、保山、大理、临沧、思茅、丽江)增至11个地州,增加了玉溪(91%)、楚雄(22%)、昆明(07%)、红河(04%)、版纳(3例)5个地州;经性途径传播HIV的地州由5个地州(昆明、德宏、保山、思茅、版纳)增至7个地州,增加曲靖、临沧2个地州;且德宏陇川证实了有1例母婴传播,临沧县长途汽车司机中HIV感染率为11%,献血员HIV感染率为0005%,瑞丽感染者配偶为114%。云南省的HIV感染趋于向全省播散,形势严峻,迅速制定我省防制对策,以指导我省艾滋病防制行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4.
1监测对象某劳教所吸食毒品的劳教人员,每季度末对新入所劳教人员进行STD、HIV监测。2监测方法淋病以尿道口内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查到白细胞内G-双球菌为阳性;尖锐湿疣以典型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梅毒血清学试验及HIV抗体检测,抽静脉血5.0m...  相似文献   
35.
选用20g健康小鼠35只,分成7组,每组5只,每鼠感染旋毛虫幼虫300条,然后在感染后的不同时  相似文献   
36.
1990年我们在云南省玉溪市发现婴幼儿感染隐孢子虫的病例[1],为进一步了解该病在我区不同民族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于1991年5-8月对5个民族进行了调查。对象与方法根据我区不同民族的聚居情况,分别在5个县7个自然村收集汉族(玉溪市)、回族(峨山县)、...  相似文献   
37.
云南省旋毛虫病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旋毛虫病是一种动物疫源性寄生虫病 ,人患病是生食或半熟食感染的猪或猎物肉类而引起。在云南省 ,旋毛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方病 ,为了实现“阻断传播、减少发病、防止死亡”的旋毛虫病控制目标 ,1997~ 2 0 0 0年 ,在两个流行区实施控制措施的过程中 ,同时开展了监测工作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1 监测点的选择及监测范围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不同生活习俗及不同防治措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县 ,在县内选择流行较严重的乡或行政村为监测点。具体选择的监测点为 :1 1 保山市板桥镇 板桥镇自 196 6年开始就有旋毛虫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8.
流动人群的管理是灭疟后期防治工作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省边境地区的对外小额贸易更加活跃,境内外边民流动更为频繁,仅从瑞丽县海关了解到,每年境外边民流入量达100多万人次。为了解边境地区流动人群中带原虫率情况,于1987年在与缅甸相邻的瑞丽、陇川和盈江三个边境县对不同人群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39.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1987~1990年进行了云南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查28个县103个点,53061人,寄生虫感染率为76.3%。查到肠道寄生虫25种,包括线虫9种,绦虫5种,吸虫1种和原虫10种。感染1、2、3、4、5种寄生虫者分别占总感染人数的47.0%、33.7%、14.4%、3.7%和0.8%。主要致病虫种的感染率为:钩虫19.3%、蛔虫59.6%、鞭虫27.6%、蛲虫12.9%(儿童)、旋毛虫13.5%(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458/3392)、带绦虫0.93%、猪囊虫3.26%(106/3252,血清学阳性)、溶组织内阿米巴2.54%、蓝氏贾第鞭毛虫2.49%、芽囊原虫(人体酵母菌)6.98%。总感染率和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民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0.
1988年我们报告了云南河口县四种软体动物和褐家鼠携带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确定该地为疫源地后,1990年我们对云南河口县和毗邻的金平县部分农场工人和学生554人,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抗原制备采集野生褐云玛瑙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