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儿核磁共振检查前镇静药物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兰 《西南军医》2006,8(4):118-119
目的探讨适当的镇静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协助小儿顺利完成核磁共振(MRI)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93例作MRI不合作患儿给予镇静药物后检查资料。结果293例患儿给予镇静药后能比较顺利地进行MRI检查。护理得当,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适当的镇静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患儿安静入睡,配合良好,扫描图像清晰,无伪影,顺利完成了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2 5岁。左臀部肿物 3个月 ,伴左下肢麻木、疼痛及感觉减退。CT平扫示 :左臀部软组织内见 8.0cm×5 0cm× 6 .0cm之大肿块 ,呈哑铃状通过坐骨大孔与子宫、直肠相邻。肿块密度不均 ,中心有珊瑚样钙化影 ,CT值 30 .9~图 1 左臀部软组织内 8.0cm× 5 .0cm× 6.0cm大小肿块 ,密度不均 ,中心有珊瑚样钙化密度影 ,CT值 3 0 .9~ 3 2 8.9HU不等 图 2 肿块软组织部分及瘤骨均强化明显32 9.8HU不等 ,增强扫描肿块软组织部分及瘤骨均强化明化明显 ,CT值 78.5~ 4 38.5HU不等 ,肿块边界清 ,有分叶与周围组织有清晰的低密度间隙。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X线平片的表现.加强对三叉神经痛引起的下颌骨改变的认识;方法:通过对50例三叉神经痛(ⅡⅢ支)进行X线检查,分析其下颌骨的X线征象;结果:三叉神经痛下颌骨X线表现为局部小梁数目减少,间隙加宽,松骨间孔变大,骨密度减低,严重者可在下颌骨累及其骨,使皮质变薄。结论:三叉神经痛主要是以骨质疏松改变为基础,呈现下颌骨不同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图像分割的算法。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挖掘图像中的弥散张量信息,根据贝叶斯定理将图像分割问题转化为最小后验能量的求取,运用迭代条件模型求解。结果:该算法对DTI图像分割效果明显优于K均值算法,且该效果亦优于该算法对常规MRI T_2WI图像的分割效果。结论: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弥散张量矩阵蕴含的空间上下文信息实现DTI图像的有效分割。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周围性肺腺癌支气管内侵犯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01例,术前完善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统计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胸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与支气管侵犯的关系.结果 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1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患者51例,Ⅱ期患者24例,ⅢA期患者26例.EGFR基因突变患者65例,野生型患者36例.支气管内侵犯患者33例,淋巴结侵犯患者37例,胸膜侵犯患者70例.支气管内侵犯组肿瘤直径(47.3±24)mm,支气管内未侵犯组肿瘤直径(29.9±20.4)mm,支气管内侵犯组年龄(65.7±9.71)岁,支气管内未侵犯组年龄(59.1±8.60)岁.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基因突变、淋巴结侵犯、肿瘤直径、年龄对支气管内侵犯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胸膜是否侵犯对支气管内侵犯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周围性肺腺癌支气管内侵犯与年龄、淋巴结侵犯、EGFR基因突变、肿瘤直径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S)MRI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22例MS患者行脑和/或脊髓MRI检查,对病变的分布、形态及病变的强化进行评价。结果:脑内病变位于测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及脑干、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与侧脑室垂直;脊髓病变多位于预髓及上段胸髓,呈长条状。病变急性期及活动期强化,稳定期或斑痕期不强化。结论: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可提高MRI对M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并能对MS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时间顺序学方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岁。左上臂疼痛性肿物2个月。5个月前曾有外伤史。体检:左上臂中近段软组织肿胀,表皮呈暗红色,浅静脉怒张。触及一5cm×8cm×10cm的肿物,质硬不活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表现:左肱骨中上段骨干膨大,骨皮质变薄且厚度不均,中间呈多房状,间隔粗细不一,正常髓腔消失,于肱骨上段内侧及中段外侧皮质区,可见向外突出的毛刺状和不规整形瘤骨样影。软组织肿胀,皮下脂肪线模糊不清(图1)。手术及病理:手术中见左肱骨中上段有4cm×4cm×12cm的类空腔样破坏区,骨皮质薄,内有增生的血管、肉芽组织。病理诊断(HE×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翼腭窝(PPF)及其交通的解剖和病变影像特征。方法:4具尸体头颅冰冻切片与同层CT及MRI对照,1例行大体解剖;50例志愿者和79例患者分别行正常PPF和病变PPF影像检查。结果:PPF内充填脂肪,窝内神经、血管表现为低密度脂肪内点条状软组织密度影或高信号脂肪内稍低或流空信号。本组8例CT与5例MRI仅显示呈短条或斑点状的翼腭神经节的可疑影像。有3例4侧圆孔及9例16侧翼管走行于蝶窦内,1例1侧圆孔出颅后未汇入PPF而进入同侧翼板。翼腭管长度为(12.88±1.82)mm;79例病变中肿瘤71例(继发肿瘤69例),其中继发恶性肿瘤62例,浸润性破坏骨壁,直接或间接侵犯PPF,边界不清。12例继发恶性肿瘤致PPF扩大,其中鼻咽癌10例,PPF扩大程度较小且常伴骨壁的溶骨性破坏。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血管瘤增强CT及T2WMRI显示边界清楚,PPF明显扩大,骨破坏呈压迫性。病变PPF内脂肪变模糊,部分或全部消失。1例鼻腔囊腺癌呈结节状神经周跳跃转移海绵窦及Meckel腔区。结论:PPF内充填脂肪,PPG影像难以清楚显示,翼腭管长度能在CT上测量,圆孔及翼管位置可变异;PPF病变以继发恶性肿瘤为主,窝内脂肪变模糊、消失常提示受侵。恶性肿瘤可使PPF稍扩大,也可沿交通内神经周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CT与MRI扫描,探讨翼腭窝(pterygopalatllle fossa,PPF)病变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病理或临床证实的PPF病变72例,行常规CT及MR扫描.结果PPF继发肿瘤占88.9%,原发肿瘤占2.78%,非肿瘤占8.32%.继发恶性肿瘤占继发肿瘤的92.06%,其中鼻咽癌占43.10%,上颌窦癌占34.48%(P<0.05).继发恶性肿瘤均破坏骨壁直接或间接侵犯PPF,骨破坏多呈溶骨性,周围组织及窝内脂肪呈浸润性受侵,边界不清;2例原发良性肿瘤均使PPF明显扩大,并见压迫性骨破坏,T2W MRI示边界清楚.受侵PPF内脂肪在CT或MRI上变模糊,部分或全部消失为软组织密度影所替代.结论PPF病变以肿瘤为主,鼻咽及上颌窦癌最常见;PPF骨壁破坏及其内脂肪模糊、消失为其受侵的指征;PPF病变检查以CT横断扫描为主,MRI对病变的诊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