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表现正常脑白质DTI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表现正常脑白质(NAWM)的异常改变及DTI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ED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RRMS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割提取NAWM后,绘制出NAWM的平均扩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FA)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RRMS患者NAWM平均MD直方图右移、峰高降低;平均FA直方图左移、峰高增高。RRMS患者NAWM的平均MD、MD直方图峰位置和FA直方图峰高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01),而MD直方图峰高和平均FA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P<0.001)。在RRMS患者,所有NAWM的MD和FA直方图指标与EDSS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RRMS患者NAWM内存在明显扩散异常。  相似文献   
32.
在CAD产品设计、3D产品展示、影视动漫制作等应用中经常使用成千上万共享的3D模型,但现有的搜索引擎还不提供有效的3D模型检索服务。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能有效地根据3D模型的实际内容,如几何形状,拓扑结构等,查找到用户期望的模型,因而可以用于自动智能检索。本文综述了目前基于形状特征的三维模型检索的主要关键技术,对常用的特征类型进行总结,并重点对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其中基于统计特性的特征提取方法比较简捷,计算简单,但对三维模型的内容描述不够充分;基于扩展特征的方法适用于结构变化较小的网格模型,但计算量较大;基于体素化的特征利用了模型的体积特征,加速了检索过程,效率较高,但不支持多分辨率检索;基于射线采样的特征适合较为简单的模型形状,但容易出现二义性;基于视图的特征主要是在三维模型的二维投影视图上提取的,计算复杂度较低,但容易丢失一些表示三维结构的重要信息。本文同时列举分析了当前实现并发布的典型检索系统。此外,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性描述。  相似文献   
33.
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表现正常的脑组织的DTI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Yu CS  Li KC  Lin FC  Jiang TZ  Sun H  Che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8):1260-1264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常规MRI表现正常脑组织(NABT)是否存在隐匿性损伤,并研究NABT的DTI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EDSS)评分、病程、T2WI病灶体积及脑组织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RRMS患者和24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割提取NABT后,得到NABT的平均弥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FA)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RRMS患者NABT的平均MD为1.014×10-3mm2·s-1、MD直方图峰位置为0.809×10-3mm2·s-1和FA直方图峰高为4.502‰明显高于正常志愿者(分别为0.910×10-3mm2·s-1、0.767×10-3mm2·s-1和4.107‰)(P<0.001),而MD直方图峰高为8.858‰和平均FA为0.231明显低于正常志愿者(0.767‰和0.254)(P<0.001)。在RRMS患者,所有NABT的MD和FA直方图指标与EDSS评分和病程均无相关性,但多数指标与T2WI病灶体积及脑组织体积显著相关。结论RRMS患者NABT内存在隐匿性损伤,其损伤程度与脑内病灶负荷及脑萎缩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4.
文章分析经颅刺激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者及相关仪器开发者提供参考。首先对3种刺激技术(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超声刺激)在物理指标及生物作用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横向分析、比较;然后以经颅磁刺激为例,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了其在神经、精神疾病的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经颅刺激技术已经被应用于30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或研究,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数量也以稳定的速度持续增长。经颅超声刺激具有更加精确的空间分辨率、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兼容性良好等优势,有望成为和经颅磁刺激相媲美的脑功能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最常见亚型,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神经影像为VCIND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但传统结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不能较好阐明结构改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本项目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探讨VCIND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及其和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利用DTI对31名VCIND患者和2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全脑246个脑区的白质连接完整性检测,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评估。然后分析患者各脑区DTI各向异性程度值(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并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中介分析。结果 VCIND患者全脑246个脑区中的部分关键区域发生了显著的白质连接改变,尤其额叶脑区显著。FA值与总体认知评估及记忆、执行功能评分正相关,MD值与总体认知评估及记忆、执行功能评分负相关。中介分析发现VCIND患者白质结构连接的改变介导了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显示DTI可以为VCIND的早期诊断及认知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前铅笔素描绘制工作中影线笔触自动生成方法较少.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探索了影线笔触的自动生成方法,从而实现了对铅笔素描绘画中特征笔触和影线笔触的全自动生成.通过使用参考图像,将影线生成看作一个二维图像采样问题,在已有的一种基于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和累积概率密度采样的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etropolis-Hast...  相似文献   
37.
猕猴作为药物安全性评估中常见的动物模型,其行为反映它用药前后的健康情况,可以揭示出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目前,研究人员通常利用人工对猕猴的行为进行观察,该方式无法实现不间断的24 h监测。因此,急需发展一种方法体系实现对猕猴行为的24 h观测和识别。针对此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九类猕猴行为的视频数据集(MBVD-9),并在此数据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名为基于变换器(Transformer)增强的慢快网络(SlowFast)用于猕猴行为识别(TAS-MBR)。具体地说,TAS-MBR网络在SlowFast的基础上将其快支路输入的红绿蓝(RGB)色彩模式帧转化为残差帧,并在卷积操作之后引入了变换器模块,更有效地提取了运动信息。结果显示,TAS-MBR网络对猕猴行为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4.53%,较原有的SlowFast有明显提升,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在猕猴行为识别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这项工作为猕猴行为的不间断的观测和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奠定了药物安全评价中进行用药前后猕猴行为计算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