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卵巢实性肿块的低场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实性肿块的临床、MR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该病的MR影像特征。结果11例卵巢实性肿块者,7例卵泡膜细胞瘤(OT)、3例纤维瘤(OF)及1例支持-间质细胞瘤(SLCT)。11例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上8例低信号肿块中夹杂点状、条索状或片絮状高信号,2例OT及1例SLCT肿块呈高信号;2例OF不强化、5例OT轻度强化、2例OT及1例SLCT明显强化。MRI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大多数OT、OF及SLCT在MRI上呈实性肿块,其T2W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2.
徐春华  邱亦清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X):3-4,F0003
目的提高对肺门肿块良、恶性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能力,以提高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减少误诊和不必要的切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病理等证实的肺门肿块病例50例,比较各类肿块的CT形态学特点、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变化特点等,并结合其他临床信息来作出肿块良、恶性的推断。结果(1)恶性肿块:大小〉30mm;形态上有分叶及毛刺等;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伴随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具有更早期、更高水平的强化。结论大部分肺门肿块可以通过其CT形态学特点进行鉴别诊断,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增加部分不典型肺门肿块的诊断。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定量T1ρ成像在青少年跳水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和2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双侧腕关节MR扫描,包括常规序列和定量T1ρ序列。根据常规MRI将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腕关节归为骺板损伤亚组,未见桡骨远端骺板损伤腕关节归为无骺板损伤亚组。在T1ρ伪彩图上测量3组桡骨远端骺板舟骨相对面区、月骨相对面区、外侧区的T1ρ值,比较3组T1ρ值及同组内不同区域T1ρ值的差异。结果 骺板损伤亚组、无骺板损伤亚组桡骨远端骺板的T1ρ值低于对照组(P均<0.001),但骺板损伤亚组、无骺板损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3组桡骨远端骺板的舟骨相对面区、月骨相对面区、外侧区T1ρ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1ρ序列有助于发现青年跳水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内部超微结构和细胞分子水平改变。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胸片肺部体检检查与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胸部正位检查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明确诊断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常规胸片肺部体检检查与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胸部正位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病例资料中,其中双侧肋骨骨折3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肋骨骨折2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中有46例膈下肋骨骨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上肋骨骨折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大明多数骨折的诊断,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技术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提高对肺门肿块良、恶性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能力,以提高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减少误诊和不必要的切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病理等证实的肺门肿块病例50例,比较各类肿块的CT形态学特点、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变化特点等,并结合其他临床信息来作出肿块良、恶性的推断。结果(1)恶性肿块:大小>30mm;形态上有分叶及毛刺等;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伴随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具有更早期、更高水平的强化。结论大部分肺门肿块可以通过其CT形态学特点进行鉴别诊断,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增加部分不典型肺门肿块的诊断。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输精管的行程及长度,为输精管外科交叉吻合、尤其是长段输精管丢失再通提供术前影像学基础。方法用曲面重建术重建150例成的男性(最小年龄25岁)的输精管,并观察其行程,测量其全长及其各段的长度以及输精管末端至外环的距离。结果输精管全长约320~360 mm,平均(330±30)mm,各段的长度分别为:附睾段42~61 mm,平均(50.0±8.9)mm;阴囊段55~95 mm,平均(73.1±17.8)mm;腹股沟段47~63 mm,平均(53.2±6.4)mm;腹膜后段78~85 mm,平均(84±18.7)mm;壶腹段49~58 mm,平均(56.3±2.3)mm。输精管总长度、各段长度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精管末端到腹股沟外环的距离两侧大致相等。结论术前采用影像学手段明确输精管行程及长度,可为长段输精管丢失的重建及与各段相关的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7.
冯志清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96-1298
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是指通过影像学设备直观显示活体组织的灌注过程和作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以及CT和MRI灌注成像等.  相似文献   
28.
石骨症X线诊断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骨症比较罕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9岁,1h前骑自行车跌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来我院就诊。患诉既往经常头晕、头痛,双髋疼痛,双侧股骨颈多次骨折。体检:贫血貌,发育一般,双眼上斜伴震颤、双眼裸视0.1;腹部触诊肝肋下3cm、脾中度肿大:检验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0×1012/L。X线所见:全身多骨普遍性非均匀性骨质硬化。骨皮髓腔界限消失,颅底诸孔变小,乳突、副鼻窦发育不良:椎体上下骨板致密增厚,中间相对疏松透亮,形如“夹心蛋糕”样改变。髂骨翼不均匀硬化,硬化带与髂嵴平行,形成多层平行排列之弧形致密线,…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OCLCR)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OCLCR的临床、MR影像资料。结果 28例附件区可见单囊、多囊或多房囊性包块,长径3.0~12.0 cm。根据肿块形态不同在MRI上分为3型:Ⅰ型为单囊型,17例,根据单囊与血肿位置不同又分为2种亚型,Ⅰa型(囊内血块型)8例,Ⅰb型(囊肿旁血肿型)9例;Ⅱ型为多囊型,5例;Ⅲ型为多房型,6例。增强扫描25例,囊壁及分隔厚约2.5~5.0 mm,呈环形、分隔状明显强化,20例囊壁见破裂口表现环形强化连续性中断、塌陷或缺损。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MRI对OCLCR破裂口的诊断敏感度为90.91%(20/22)、特异度为100% (6/6),准确率为92.86%(26/28)。MRI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高(Kappa=0.81,P<0.001)。结论 OCLCR MRI表现附件区单囊、多囊或多房厚壁囊肿,MRI能准确识别囊壁破裂口,与手术病理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20岁。阵发性右下腹痛40余天,以慢性阑尾炎处理无效而来院就诊。体检:右下腹压痛,似可扪及一肿块。B超检查提示右下腹6.0cm×4.0cm之肿块。CT检查:以金属针头体表定位作肿块扫描,层厚、层间距10mm,平扫及增强扫描于第3层面开始共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