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恒河猴血浆中巴替非班浓度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法,并研究其在恒河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取恒河猴血浆200μL,加入含2μg.mL-1内标依替巴肽的乙腈-甲醇(70∶30)混合溶剂600μL沉淀蛋白,取上清液吹干,残留物加100μL流动相复溶,取上清液进行LC-MS/MS分析。色谱柱为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0 mmol.L-1甲酸铵(50∶50),流速为0.4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检测,巴替非班和内标的选择性检测离子分别为m/z 818.3→632.4和m/z 832.0→646.2。结果:巴替非班的线性范围为25~5 000 ng.mL-1,最低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LLOQ)为25 ng.mL-1,准确度、精密度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巴替非班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复方氢氯噻嗪片剂的溶出度考察方法。方法:考察在不同的溶出介质、转速下复方氢氯噻嗪片中的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的溶出情况,筛选溶出参数。结果:确立了以1 000 mL PBS 6.8为溶出介质、桨法转速为50 r/min的溶出方法。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药品制剂的质量控制。用该方法测得自制片剂与市售片剂溶出行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壮骨止痛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壮骨止痛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ymmetry C18色谱柱(150 mm×3.9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5)(34∶66)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005~0.025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5%(n=6),RSD为1.3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壮骨止痛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罗兰酮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转移活性。方法:以α-紫罗兰酮为原料,经卤仿反应、烯丙位氧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a-f4a-f,所有衍生物均评价其抗肿瘤转移活性。结果:合成得到两个系列共12个紫罗兰酮酰胺衍生物,所有化合物都经过1H NMR 、13C NMR和ESI-MS 表征了化学结构。与阳性对照化合物LY204002相比,化合物4f具有较强的抗肿瘤转移的活性。结论:紫罗兰酮酰胺衍生物中叔胺基团和3位羰基很可能是发挥抗肿瘤转移作用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乙烯基萘(PVN)纳米微球,将其用作β2微球蛋白(β2-M)胶乳增强免疫比浊(LETIA)检测试剂的新型载体。方法:以乙烯基萘(VN)为聚合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碳酸盐缓冲液为水相,制备PVN纳米微球,并对微球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分别将β2-M的抗体连接到PVN及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制备得到用于β2-M检测的两种LETIA试剂,并在生化分析仪上对试剂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制备的PVN纳米微球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利用自制的以PVN纳米微球为载体的LETIA免疫检测试剂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线性,同时与自制的以同等粒径PS纳米微球为载体的LETIA检测试剂相比具有更高灵敏度。结论:PVN纳米微球作为LETIA检测试剂的载体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复方奥关拉唑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奥美拉唑胶囊中奥美拉唑的含量。结果:分光光度法在302Hill波长下测定奥美拉唑的吸光度,在2~17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试验为100.63%,RSD为1.12%(n=9);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C18柱(200min×4.6mid,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三乙胺=60:40:0.12:0.3,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302nm,奥美拉唑在2~3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试验100.64%,RSD为1.1%,含量为标示量的99.36%,RSD为0.57%。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复方奥关拉唑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津蓟中风I号颗粒中梓醇和五味子醇甲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梓醇、五味子醇甲进行测定。梓醇的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99),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五味子醇甲的流动相为甲醇一水(75:25),体积流量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梓醇在4.25~68.00μ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值为1.05%(n=9)。五味子醇甲在4.0~32.0rt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值为1.25%(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性高、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现性好,可作为津蓟中风I号颗粒中梓醇和五味子醇甲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抑制剂利托那韦与HIV-1蛋白酶相互作用的分子识别机制。方法:利用HIV-1蛋白酶与利托那韦晶体结构复合物和HIV-1蛋白酶晶体结构进行4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利托那韦对HIV-1蛋白酶骨架运动影响不大,与HIV-1蛋白酶Ile50、Asp128和Asp129形成稳定氢键作用。利托那韦与Asp25、Ala28、Asp29、Gly49、Ile50、Asp124、Asp128、Asp129、Gly148、Ile149、Val181和Ile183总相互作用能均较大。结论:HIV-1蛋白酶通过上述12个残基的非价键作用对利托那韦进行生物识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复方呋塞米螺内酯胶囊(FuSpirC)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制剂中呋塞米和螺内酯的含量。结果: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67:33)(0.85%磷酸调节pH至4.3),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239 nm,呋塞米、螺内酯分别在5~35 ?g/mL、20~80 ?g/m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呋塞米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RSD = 0.08%,n=3)、99.20%(RSD=0.48%,n=3)、99.18% (RSD = 0.36%,n=3),螺内酯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6%(RSD = 0.13%,n=3)、101.35% (RSD = 0.52%,n=3)、101.67%(RSD = 0.27%,n=3),平均回收率的RSD均小于2%,符合方法学要求,呋塞米、螺内酯平均含量分别为94.79%、 99.76%,均符合要求。结论:所建立方法可用于复方呋塞米螺内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复方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复方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胶囊中主药的含量与制剂的含量均匀度,色谱条件为:TIANHE? Kromasil C18 色谱柱(5 μm,20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0.05 M KH2PO4(磷酸调节pH至3.0)-乙腈(5:45:50);检测波长为λ=236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柱温为25 ℃。结果:阿托伐他汀在1.12~16.8 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依折麦布在1.14~17.1 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8%和100.64%,RSD分别为1.18%和0.92%。结论:该HPLC测定条件和含量测定方法,能够有效测定样品的含量,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