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用粉末热释光剂量计(TLD)和胶片测量调强放疗(IMRT)光子线束吸收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研究。方法 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聚苯乙烯固体模体,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放疗计划,源皮距90 cm,深度10 cm,照射野5 cm×5 cm,计算吸收剂量6 Gy相应的监督单位(MU)。根据四川省各个地域医疗水平、放射治疗开展情况和物理师技术力量等因素选择了7家三级甲等医院,每家医院选取1台常用的加速器,7台加速器生产厂家分别为瓦里安、医科达和西门子,并分别实施调强放疗计划。医院使用的均质固体模体,尺寸30 cm×30 cm,25 cm×25 cm的胶片放在模体上,厚度>20 cm的固体模体板覆盖在胶片上面,射线束中心对准胶片中心,实施调强放疗计划的验证。结果 7台加速器中,TLD吸收剂量与TPS计划剂量相对偏差分别为1.4%、3.7%、-2.5%、-0.3%、4.9%、4.9%和5.0%,满足IAEA要求的±5%以内;胶片吸收剂量与TPS计划剂量相对偏差分别为4.7%、4.3%、1.5%、3.9%、-1.6%、3.3%和-1.3%,满足IAEA要求的±5%以内;5台加速器胶片二维剂量分布3 mm/3%通过率分别为99.9%、98.5%、98.5%、97.9%和70.0%,其中4台加速器满足IAEA要求的通过率为90%以上,1台不满足要求。结论 用TLD和胶片测量调强放疗光子线束野吸收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科学实用,经济方便,可为放射治疗计划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放射诊断患者剂量水平、放射治疗输出剂量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小野输出因子等医用辐射危害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实现辐射危害的风险评估。方法在10个市30余家医院按设备类型、体位等因素抽样1510例放射诊断患者剂量调查,采用TLD粉末剂量计、指形电离室及测量支架对5条放射治疗光子线束进行剂量核查,并采用TW31014型0.015 cc针尖电离室测量7台医用电子加速器IMRT小野输出因子。结果X线诊断患者剂量调查结果为0.48~9.15 mGy,CT患者剂量调查结果剂量长度乘积(DLP)为252~676 mGy·cm;5条光子线束放射治疗输出剂量与TPS值的相对偏差为1.3%~6.3%,均在±7.0%以内,符合相关标准要求;IMRT小野输出因子TPS计算值与剂量仪测量值偏差为-1.6%~0.9%,符合标准要求。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的关键问题,为制定医用辐射安全监测相关标准、及时发现放射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预警、避免发生过量照射和医用辐射事故、降低公众剂量负担、实现医用辐射危害的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