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γ射线照射后 ,在辐射损伤期和修复期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 ,以探讨肠上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 9Gy全身照射BALB c小鼠 ,分别于照射后3h和 72h取小肠制备卷肠切片 ,染色并观察小肠形态。分离未照射小鼠及照射后 3h和 72h小鼠的肠上皮细胞 ,制备蛋白样品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样品 ,PDQuest软件处理双向电泳图谱 ;并对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分析。结果 小鼠肠上皮在照射后 3h以损伤性改变为主 ,72h后出现明显再生修复。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在正常对照组、照射后 3h组以及照射后 72h组分别检测到(6 38± 39)、(5 6 6± 32 )和 (5 91± 2 9)个蛋白质点。对其中 2 8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分析 ,经数据库检索 ,初步鉴定为一些与代谢、过氧化应急、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质。结论 电离辐射能诱导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表达的改变 ,双向电泳技术对从整体方面揭示辐射损伤的分子机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促进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SLPI)对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dMSCs)的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贴壁生长的特性分离dMSCs,细胞在无血清IMDM培养液中培养48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SLPI,24h后加入[H^3]Thymidine,通过液闪计数器计数。提取对照组和SLPI作用后细胞的总RNA和蛋白,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LPI因子作用前后cyclin A、CDK2、CDK4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LPI因子作用前后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变化。结果分离的大鼠dMSCs呈梭形.在体外显示多向分化潜能。加入SLPI因子后,[H^3]Thymidine掺人活性增强。RT—PCR提示在SLPI诱导下,CDK2表达增强,而cyclin A和CDK4表达没有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提示SLPI因子作用后cyclin DI、cyclin E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SLPI能够促进dMSCs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ychn D1、cyclin E、CDK2等细胞周期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