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颈动脉损伤和脑血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放射性颞叶坏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8例鼻咽癌放射性颞叶坏死(temporal lobe necrosis,TLN)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形成情况,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s)、颈内动脉(ICAs)和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与33例放疗后无TLN的患者和29例健康者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IMT、斑块出现率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放射治疗后患者颈内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及MCAs、ICAs的血流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24、8.221,P < 0.05;χ2=17.886,P < 0.05;t=14.367、10.112,P < 0.05),IMT与放疗后时限呈正相关(r=0.368,P=0.049),IMT、斑块发生率与放疗剂量、疗程和病理分期可能有一定相关性(χ2=-17.635、12.006、-3.125,P < 0.05)。与无放射性TLN的患者相比,TLN患者平均IMT明显增厚(t=10.208,P < 0.05)。TLN患者的斑块比无TLN者更常见(χ2=13.118,P < 0.05),ICAs和MCAs的血流速度较快(t=5.011、5.035,P < 0.05)。在单侧TLN患者中,患侧与健侧的MCAs血流速度明显不同(t=18.362,P < 0.05)。结论 与健康者比较,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IMT增厚、斑块形成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较常见,特别是合并TLN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