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食管癌螺旋CT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50例食管癌患者行多排螺旋CT灌注扫描,分析食管癌CT灌注成像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食管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2%(31/50),阴性表达率为38%(19/50),MVD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值与MVD呈正相关(P<0.05),BV及PS值与MVD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MTT值与MVD无相关性(P>0.05);PS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BF、BV及MTT与VEGF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CT灌注成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活体的肿瘤血管生成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0例经病理诊断单发乳腺癌患者术前DWI,按8∶2比例分为训练集(n=560,含381例Ⅰ+Ⅱ级和179例Ⅲ级)和测试集(n=140,含95例Ⅰ+Ⅱ级和45例Ⅲ级)。手动勾画瘤内ROI(ROI瘤内),将其自动外扩3、5 mm,获得瘤周ROI(ROI+3 mm和ROI+5 mm),以及瘤内-瘤周ROI(ROI瘤内+3 mm、ROI瘤内+5 mm)。提取并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RM)用于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以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校准度,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实用性。结果RM瘤内、RM+3 mm、RM+5 mm、RM瘤内+3 mm及RM瘤内+5 mm在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750、0.724、0.749、0.833及0.807,在测试集分别为0.723、0.718、0.736、0.759及0.782。各模型AUC差异在训练集中均有(P均<0.01)而在测试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校准度均较高。DCA显示阈值为0.02~0.88时RM瘤内+瘤周在训练集、阈值为0.40~0.72时其在测试集的临床净收益更大。结论 DW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均可有效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瘤内-瘤周影像组学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CT表现,提高对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个(45例)经病理证实的乏血供肾癌病灶的CT表现特征并与其病理结构对比分析,其中透明细胞肾癌(CCRCC)27个(26例),乳头状肾癌(PRCC)17个,肾嫌色细胞癌(CRCC)2个,对前两个亚型的CT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癌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构相关。透明细胞肾癌中形态不规则或边界不清楚、直径≤3cm及伴肾实质外侵犯者分别为17、11和15个,而乳头状肾癌中分别为5、2和4个,这3个征象在两种病变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CT表现在两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