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气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放化疗联合与单纯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53例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压迫或侵犯气管、支气管引起气道狭窄伴呼吸困难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术后化疗组(化疗组)和放化疗联合组(放化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放化组1、3、6、12、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8.00%、76.00%、52.00%、36.00%、24.00%,化疗组分别为85.71%、32.14%、17.86%、10.71%、3.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化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化疗组.但支架内肿瘤增生性阻塞的发生率降低.结论 气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行放化疗联合能提高部分患者生存率,但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分析喉癌和正常人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变化,建立能鉴别喉癌和正常人血清标志物的诊断模型。方法:收集46例喉癌患者和51例正常人的血清,用WCX2(弱阳离子交换芯片)蛋白质芯片和SELDI—TOF—MS检测蛋白质质谱的表达。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区分喉癌与正常人血清中蛋白质谱差异表达模型,并用此模型对另外12例喉癌患者及13例正常人进行盲法交叉验证。结果:在分子量2000~20000范围内,共检测到76个有差异的蛋白峰,其中27个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了由3个差异蛋白组成的喉癌诊断模型,其准确率为88.7%(86/97),敏感性为87%(40/46),特异性为90.2%(46/51),双盲法验证结果其敏感性为83.3%(10/12),特异性为84.6%(11/13)。结论:用SELDI—TOF—MS技术初步建立的区分喉癌与正常人血清蛋白差异表达模型可以区别喉癌和正常人,可能为喉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两种固体模体的水等效性及相关校准因子进行检测.方法 对美国MED-TEC公司虚拟水和德国PTW公司RW3两种同体模体不同深度处进行X线、电子线照射测量,得到深度电离量曲线与水模体中的进行比较,而水等效因子两种模体直接比较.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定义得到不同能量电子线深度比例因子(Cpl)与注量比例因子(hpl),比...  相似文献   
4.
图像配准(image registeration,IR)技术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应用于医学图像分析已有20多年历史了[1].虽然其应用于肿瘤放疗临床历史较短,但其重要性日渐显露.继三维适形放疗和凋强放疗后新放疗技术一图像引导放疗的出现,使图像配准技术扮演了重要角色[2].  相似文献   
5.
胸腹部肿瘤会随呼吸运动发生位置和形状变化.在应用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时,如何确定不同患者从临床靶区(CTV)到内靶区(ITV)的个性化边界是一个突出的问题[1].Bosmans等[2]报道了用两相CT确定ITV的方法,使ITV既能包括靶区自身运动又不致太多正常组织受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该方法对胸腹部肿瘤进行的计划设计,与通常所用的基于自由呼吸CT设计的计划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观察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Hp感染情况及p^53、p^21ras、bcl-2蛋白表达情况,研究Hp感染与p^53、p^21ras、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分析Hp感染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放疗计划设计时,考虑到呼吸运动等,临床靶区需要扩至内靶区.笔者尝试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评估不同呼吸状况对剂量分布影响,从而为确定从临床靶区至内靶区的扩界大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73%,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中不良反应程度整体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较轻,为老年病人耐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