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各级放射治疗中心迅速推广并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是继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放射治疗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该技术为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及治疗准确度,控制放射治疗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本文对影像引导放疗技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处理后的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表达进行检测及分析.方法 按每组6只,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PZ高、中、低剂量(20 mg/kg、10 mg/kg、5 mg/kg)单次注射组以及中剂量连续注射组(10 mg/kg/2周),采用腹腔注射CPZ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中剂量(10 mg/kg)的CPZ单次注射及连续注射均能显著增加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P值分别为0.0007、0.0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PZ高、中剂量(20 mg/kg、10 mg/kg)单次注射(P值分别为0.0141、0.0163)以及中剂量(10 mg/kg)长期连续注射组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表达显著增加(P =0.0094).结论 CPZ能够上调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除了已知的多巴胺受体和钙调素之外,凝血因子Ⅲ也是CPZ调控的靶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胸中段食管癌不同放疗模式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食管癌不同模式下的等中心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比较重要器官受量和靶区剂量的差别.方法:选取32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例,按统一标准勾画靶区,在3DTPS上为每个病例设计8组放疗计划,均采用4个共面野(前野、后野、两后斜野)照射.比较指标:肺V5、V20、V30、MLD;心脏Dmean、D60%;靶区VPTV60、VGTV65、VPTV65.结果:①缩野放疗和不缩野放疗比较,靶区适形程度(VPTV60、VPTV65)明显提高,P<0.01;心脏受量降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等中心放疗计划中,缩野放疗比不缩野放疗肺受量明显降低,在V5、V20、V30、MLD上有显著差异,P<0.05.②脊髓最大剂量由40Gy提高至45Gy后,肺受量(V20、MLD)明显降低,P均<0.05;而V5、心脏及靶区剂量的各项指标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脊髓最大剂量至45Gy后,等中心放疗结合缩野方法,可以使计划在较大程度上优化,进一步降低肺受量,增加靶区适形程度,达到与适形放疗相似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获得自身抗体,并从中鉴定筛选出抗核抗体.方法 利用人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LE患者来源的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k assay,ELISA)方法测定阳性杂交瘤细胞上清抗体浓度,并以HEp-2细胞为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筛选出抗核抗体.结果 共获得48株稳定分泌IgG型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2种细胞上清抗体浓度大于1 500 ng/mL,占25%,通过免疫荧光鉴定从中筛选出3种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分别为周边型、斑点型和核仁型.结论 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的制备及抗核抗体的筛选鉴定,为开发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及研究SLE的致病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精确的放疗手段,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已逐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临床疗效.本文将论述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在肺癌放疗中的研究进展,为推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20年单纯化疗对ED-SCLC的生存率尚未取得提高.近几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胸部放疗在ED-SCLC的治疗方面是有益处的.自2007年起对于化疗缓解后的ED-SCLC患者行PCI已成为常规治疗模式,对于ED-SCLC多器官转移的患者放疗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0的跨细胞膜糖蛋白受体,是HER1家族中的一员,由原癌基因c-erbB1编码[1].EGFR由膜外配体结合区、单链跨膜区和胞内络氨酸激酶区组成,其配体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α(TGF-α)等.EGFR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生存及肿瘤的血管生成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当配体与EGFR的胞外配体结合区结合,2个EGFR或EGFR与HER家族中的另一种受体发生二聚体化,导致其胞内段络氨酸激酶域自身磷酸化,磷酸化的EGFR进一步诱发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如ras/MAPK通路,P13K/AKT通路,JAK/STAT通路等,分别传递细胞增殖,抗凋亡,细胞迁移及血管生成等信号.EGFR在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高表达,且与肿瘤的放疗效果密切相关.目前,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与放化疗联合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几年EGFR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瘤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一直是放射治疗的关键,CT/MRI融合技术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肺癌脑转移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将3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增强CT和MRI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在CT和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GTV,比较勾画后的GTV体积,分析最大平均误差及瘤周水肿对靶区勾画的影响。结果 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GTV明显小于CT图像上勾画的GTV;瘤周水肿对靶区勾画存在明显影响。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可以提高肺癌脑转移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6岁,2008年11月因左颜面颊部皮肤红褐色丘疹5个月余就诊,无鳞屑,无破溃,患者入院前5月左颜面口角上方出现一个小红丘疹,无任何感觉,未重视,丘疹逐渐增大,表面破溃,应用中药外敷,口服抗生素,破溃面愈合,形成红斑丘疹并不断扩大,呈浸润性生长,病变局部表现如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