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1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50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73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5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5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iomechanical mechanism of head injuries beaten with sticks, which is common in the battery or assaultive cases. 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Hybrid-III anthropomorphic test device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of the 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 (THUMS) hea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biomechanical response of head while being beaten with different sticks. Total eight Hybrid-III tests and four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he contact force, resultant acceleration of head center of gravity,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von Mises stress were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biomechanical behavior of head with beaten by different sticks. Results: In Hybrid-III tests, the stick in each group demonstrated the similar kinematic behavior under the same loading condition. The peak values of the resultant acceleration for thick iron stick group, thin iron stick group, thick wooden stick group and thin wooden stick group were 203.4 g, 221.1 g, 170.5 g and 122.2 g respectively. In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posit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was initially observed in the frontal comparing with negat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the contra-coup site. Subsequently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the coup site was decreasing toward negative value while the contra-coup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creasing toward positive value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the stiffer and larger the stick was, the higher the von Mises stress, contact force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 were. We believed that the results in the Hybrid-III tests and THUMS head simulations for brain injury beaten with sticks could be reliable and use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injury mechanism.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谷氨酸是否能够影响腺苷A2A受体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调节。方法用1000ng/ml脂多糖(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分别加入100nmol/L 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以及不同浓度的谷氨酸(0,1,0,25,0,5mmol/L)干预,观察NOS活力变化。结果LPS诱导NOS活力增高,激活A2A受体可以产生抑制作用;0,25及0.5mmoL/L谷氨酸和A2A受体激动剂同时存在时,NOS活力进一步增高。结论高浓度谷氨酸可逆转腺苷A2A受体激动剂抑制升高NOS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手术创伤腹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Sp1激活 ,COL1A1和TIMP 1表达变化与腹膜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检测手术创伤后不同时间的腹膜组织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水平 ,WesternBlot检测COL1A1和TIMP 1蛋白表达 ,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 Sp1在手术创伤后 0 .5h被活化 ,随着手术时间延长Sp1活性逐渐增强 ,至创伤后 4h时达高峰 ,同时创伤腹膜组织中的COL1A1和TIMP 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存在差异显著性 (P <0 .0 1)。在手术创伤期内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加。结论 核转录因子Sp1活化导致Ⅰ型胶原合成增加 ,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 ,从而启动腹膜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168例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预防和治疗的经马命。方法 168例中158例进行了172次外科治疗,11例进行了2次以上手术。早期人院Ⅱ度期以上34例采用改良食管腔内置管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末切除瘢痕狭窄结肠重建77例,切除狭窄食管胃重建27例,颈阔肌皮瓣修复颈部食管狭窄22例,其他类型手术12例。结果 29例拔出支撑管后治愈(85%);5例再狭窄,其中1例扩张治愈。77例结肠重建术后5例死亡,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4例,腹部切口裂开2例。27例胃重建中,吻合口狭窄2例。脓胸1。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狭窄22例中,3例发生颈部瘘。其他手术12例中,1例术后死于肠梗阻。所有生存出院患者均能进普食。 结论 管腔内置管能有效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形成,根据瘢痕狭窄部位确定食管重建时是否切除狭窄食管。颈阔肌皮瓣是修复颈段食管狭窄或吻合口狭窄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实验性冲击波负压(BUP)暴露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i)的影响。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用钙敏荧光探针Fluo-3作为指示剂,观察豚鼠暴露中等强度实验性BUP后耳蜗外毛细胞[Ca2 ]i的变化。结果:中等强度BUP暴露后8 h,至暴露后24 h和3 d稍有回落,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上述这些变化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的升高是一致的。结论:豚鼠暴露中等强度性BUP可引起耳蜗外毛细胞内[Ca2 ]i的明显增高,且可能是听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ecorin抑制结膜下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分为Decorin组、磷酸盐缓冲液 (PBS)组、正常对照组。在滤过术后第 7,14,3 0天 ,应用链酶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法 (SABC法 )检测各组在结膜滤过泡中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β1)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Ⅰ型受体 (TGF - βRⅠ )的含量 ;应用天狼星玫瑰红 -偏振光法检测各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 结果 PBS组结膜滤过泡中TGF - β1、TGF - βRⅠ免疫组化染色和Ⅰ、Ⅲ型胶原染色呈强阳性表达 ,第 3 0天明显比第 7天增强 (P <0 .0 5 ) ;Decorin组结膜滤过泡中TGF - β1、TGF - βRⅠ免疫组化染色和Ⅰ、Ⅲ型胶原染色呈弱阳性表达 ,相同时相点比较 ,Decorin组比PBS组明显呈弱表达 (P <0 .0 1)。Decorin可使滤过泡瘢痕中TGF - β1和TGF - βRⅠ活性降低 ,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减少。 结论 Decorin可作为抑制滤过泡瘢痕形成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9.
GM1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M1)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中度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神经节苷脂,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凋亡细胞DNA(TUNEL)、流式细胞仪磷脂结合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V/PI)双标检测凋亡细胞及荧光酶联测定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均发现凋亡细胞阳性表达,且均在3d达到高峰,但GM1治疗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有阻断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对损伤脊髓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对离体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其对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对成纤维细胞E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10^-9~10^-5mol/L的SP在体外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γ=0.594,P<0.01),EGF抗体只能部分抑制这一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10^-7mol/L SP组比较,P<0.05)。10^-7mol/L SP可诱导成纤维细胞EGF mRNA的表达,在作用后6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SP在10^-8~10^-6mol/L范围内可以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EGF mRNA表达,在10^-7mol/L达到峰值,当浓度>10^-7mol/L时,其促EGF mRNA表达的效应强度随浓度升高而有所降低,至10^-5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这种作用与其诱导成纤维细胞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