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眉蝮蛇蛇毒精氨酸酯酶致畸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眉蝮蛇(Agkistrodon halys ussuriensis)蛇毒精氨酸酯酶对大鼠的致畸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用大鼠进行致畸胎试验,将动物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精氨酸酯酶低剂量组(0.06 U / kg)、中剂量组(0.18 U / kg)、高剂量组(0.36 U / kg)和阳性对照组(Vit AD 滴液10 mg / kg)。精氨酸酯酶于受精第6 d连续静脉给药至15 d, 第20 d(分娩前1 d)断头处死动物并剖腹。通过3项指标确定精氨酸酯酶的致畸胎作用:一般综合指标,包括实验期间动物的体重、进食量、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妊娠指标,包括剖腹检查记录的着床总数、死胎数、活胎数、吸收胎仔数、胚胎体重、身长、尾长和性别比;致畸指标,包括对外形、器官和骨骼畸胎率的测定。 结果: 母鼠胚胎毒性症状出现在高剂量组(0.36 U / kg),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妊娠期间平均体重增长减慢和胎仔的体重减轻(P<0.05),但外形、内脏和骨骼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它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 结论: 纯精氨酸酯酶0.18 U / kg以下对孕鼠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高于0.18 U / kg则有一定的胚胎毒性。临床应用的剂量(0.012 U / 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剂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所受X射线辐射剂量以及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方法 按照甲、乙、丙3位术者的患者资料,抽取本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442例,包括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射频消融术(RFCA)、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CHD)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PCPI).采集患者的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透视时间.结果 CAG、PCI、RFCA、CHD、PCPI各组患者的CD值分别为(0.34 ±0.23)、(1.33±0.76)、(0.71±0.43)、(0.27±0.22)和(0.92±0.42) Gy,DAP值分别为(34.18±23.33)、( 135.92±81.14)、( 79.79±50.66)、(27.93±23.66)和(94.60±48.11) Gy.cm2.透视时间分别为(4.82±3.73)、(16.64±9.01)、(17.04±15.29)、(9.60±5.97)和(7.31±6.45) min.DAP值与透视时间呈高度相关性(r =0.84,P<0.05).结论 不同类型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所受的平均辐射剂量不同.辐射剂量和透视时间与手术难易度和术者操作熟练程度有关,可通过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减少透视时间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