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在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总结自2002年3月-2004年5月使用国产PFN治疗5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男25例,女31例;年龄6284岁,平均70.2岁)。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在C形臂X线机下行闭合复位、锁定技术。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颈干角变化,以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是否畸形等制订随访标准。结果:56例中随访49例,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感染,2例出现颈螺钉切割股骨头(其中1例出现明显的外旋短缩畸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37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国产PFN内固定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生物力学优点突出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肌作用力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上段股骨,不损伤脊柱前、后纵韧带、椎间盘及所附着之腰大肌,保留脊柱背侧的竖脊肌、棘上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腰段)、第1胸椎(胸腰段)和第12胸椎(腰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腰大肌状态下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腰大肌状态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腰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腰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腰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大肌作用力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颈胸腰段占74.33%、胸腰段占45.21%,腰段占73.73%的伸展应力源自腰大肌。脊柱在腰大肌作用下产生腰椎向腹部的弯曲。  相似文献   
3.
查玉娥  陈国良  姚伟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0):1582-1585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河南和四川农村学校环境卫生、学生卫生知识和行为以及腹泻发生的变化情况, 为改善农村学校环境卫生、提高农村学生健康素养以及降低学生腹泻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发生率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以"整乡环境卫生全覆盖项目"为基础, 分别于2016和2018年, 选择项目所有农村小学共13所, 其中河南8所, 四川5所, 每校抽取四年级1个班的学生, 2016和2018年分别调查450名学生, 通过访谈、观察、询问以及调查问卷等方法调查学校饮用水、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及行为、近3个月腹泻发生情况。  结果   2016—2018年, 为学生提供安全饮水的学校由6所增加到8所, 洗手设施能正常使用的学校由9所增加到12所, 洗手设施配备肥皂或洗手液的学校由2所增加到9所, 厕所类型为卫生厕所的学校由9所增加到12所。学生总卫生知识知晓率由58.74%(793/1 350)上升至64.96%(877/1 350), 总卫生行为形成率由67.78%(1 220/1 800)上升至75.28%(1 355/1 800), 近3个月发生过腹泻的比例由36.89%(166/450)下降到21.11%(95/4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08, 24.86, 27.20, P值均 < 0.05)。  结论  河南和四川农村学校基础环境卫生设施明显改善, 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均有提高, 学生腹泻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翻型骨折脱位中国接骨法的新疗法。方法:用手法复位,跟后石膏托加小夹板外固定早期练功,并系统观察21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8周,随访17例功能优良者占88%,较手术疗法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较袜套牵引法减少了卧床。  相似文献   
5.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负压控制必须解决气流组织问题、实验室内各房间的压力梯度问题以及压力稳定性问题.本文从问题入手,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为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负压控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节能的角度,建议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内使用全热交换器来更好的节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掌握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为开展消毒技术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托幼机构2008年-2010年的消毒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2010年在全区托幼机构共采集、检测室内空气和餐饮具等各类样品3269件,合格2761件,合格率为84.46%,其中以2008年合格率最高为88.27%,2010年最低为82.17%;各类样品的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分别是餐桌、玩具、毛巾等各类物体表面(91.73%)、室内空气(85.28%)、儿童用餐饮用具(81.98%)和工作人员手(67.65%);各个季度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分别为一季度(93.91%)、四季度(87.28%)、二季度(81.94%)和三季度(79.30%)。结论:我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有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工作人员手及儿童用餐饮具的消毒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并比较北京市城区与郊区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性欲低下和射精障碍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15个社区1 656例年龄≥50岁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记录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评分及男性性功能问卷(O'Leary 1995),应用SPSS 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调查对象共1 644例,城区1 244例,郊区400例。IIEF-5评分、性欲评分和射精评分的中值,城区为5、2和4,郊区为13、2和5,城区与郊区间相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与郊区间IIEF-5评分的差异与年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是否饮酒和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相关(P<0.01)。结论:郊区中老年男性性功能优于城区。郊区中老年男性的总体年龄小、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以及较少应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适量的饮酒可能是造成勃起功能优于城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师在中药饮片调剂工作中审方的实践和体会,提高审方质量。方法在工作中,通过对药名,药量,药物禁忌,药物的毒麻作用,医师的书写以及指导患者如何用药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处方,经临床药师仔细核对,发现错误52份,占0.04%。经纠正全部准确。中药饮片的调剂是对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中药配方工作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就是审方,审方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配方操作的准确性,也严重影响到中药饮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高质量的完成审方工作,认真配药,发送药物,时刻为患者健康着想。促使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m)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抗生素敏感性及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0-2016年12类食品中分离的22株Lm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抗生素敏感性、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22株Lm分为5种血清型(以1/2c、3a血清型为主);19种毒力基因携带谱(T1~T19),毒力基因阳性数为6~12个;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美罗培南、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出现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菌株;分为8个序列型(ST)(包括7个新型STA1~STA7),STA3为主要型别;分为17种PFGE带型,其相似系数为63.5%~100.0%,PTⅠ为主要PFGE带型。结论 昌平区食源性Lm以1/2c、3a血清型为主,STA3为主要型别,PTⅠ为主要PFGE带型,其毒力基因的携带具有差异性,出现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株,为食源性Lm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Background and aimsHyperuricemia is widely thought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nd all-cause mortality; however, the 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sUA) and subclinical myocardial injury (SCeMI) remains unclear. We hypothesize that sUA is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myocardial injury.Methods and resultsA total of 5880 adult individuals (57.9 ± 13.0 years, 54.23% women) without know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rom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III were included. Determined by Cardiac Infarction Injury Score (CIIS) from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SCeMI was defined by CIIS ≥10 uni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A and SCeMI was analyzed by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and the smooth curve fitting. Subgroup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After adjusting for potential confounding variables, the smooth curve fitting reveale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UA level and SCeMI. When sUA was above the inflection point 266.5 μmol/L, each 100 unit increase in sUA increase the risk of SCeMI by 15%. In women group, when sUA>340.3 μmol/L, each 100 unit increase in sUA increase the risk of SCeMI by 71%, bu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men group.ConclusionsOur findings confirm that sU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ubclinical myocardial injury after adjusting for potential confounding variables, and existence of such an association in women only, which require more random control trials to confirm the strate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based on sUA reduction in fem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