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于消除生物安全隐患,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被生物危害因子感染,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良好的作用.然而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中常常被忽视,并且在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苍溪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苍溪县1998-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11年苍溪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75.77/10万。14年间发病率居前5位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和细菌性痢疾,占总发病数的82.88%。性传播疾病中淋病发病有所下降,代之以梅毒发病的上升。结论 1998-2011年间苍溪县传染病疾病谱及顺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传染病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腮、梅毒和手足口病,须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3.
杨国雄 《健康天地》2010,4(1):105-106
目的:了解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转化规律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影响。方法对苍溪县2005—2008年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逐年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进一步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预防和减少复治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控制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苍溪县境内嗜群血蜱的发生、分布特点及对人、畜、禽的危害程度,找出安全高效的毒杀药物,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苍溪县的34个乡镇采取询问、现场查看及回顾调查等方法调查村民有无嗜群血蜱叮刺史;对牲畜、家禽、野外动物采取攀找捉虫;对森林、山坡的灌木草丛及农植物等,采用拖旗法记录被粘嗜群血蜱数。选1∶1 000氯戊菊酯、1∶2 000毒高氯、1∶1 000氯氰菊酯、1∶400敌敌畏4种常用杀虫剂分组进行药物毒杀试验,分别记录20只嗜群血蜱全部死亡时间。结果共调查4 741人,有叮刺史2 552人,叮刺率53.83%;男性叮刺率为41.20%(801/1 943),女性叮刺率为62.60%(1 751/2 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叮刺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野外拖旗2 400 m,平均每米粘嗜群血蜱数2.81只;调查动物923只,有感染血蜱的331只,感染率35.40%;氯氰菊酯、氯戊菊酯对畜、禽、畜棚、禽舍、菜地、农作物、果园、住宅四周毒杀嗜群血蜱安全有效;山坡、森林、灌木丛用1∶300~1∶400倍兑水浓度敌敌畏毒杀效果最佳。结论嗜群血蜱...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落实“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办法”,加大对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本文对四川省苍溪县2007—2008年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转诊及到位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评价综合医疗机构在贫困地区结核病人发现、转诊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医疗机构结核病患者的转诊率及总体到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苍溪县1990-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苍溪县1990-2010年HFR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1990-2010年,全县共报告HFRS病例208例,年均发病率1.29/10万.一般每3~4年出现发病高峰,发病呈双峰分布,系野鼠型HFRS,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农民,主要集中在龙王-元坝一线以西的乡镇.结论 发病高峰来临前,在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开展HFRS疫苗的预防接种及5月、10月实施大规模农田灭鼠等综合防制措施将会有效降低HFRS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苍溪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居民500人,不足500人的村全部检查,受检率不低于90%。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1粪3检,检查土源性线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法检测蛲虫卵,计算总感染率、分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度;另随机抽取该村10户居民,采集其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庭园4类地点的土壤样各1份,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进行人蛔虫卵污染情况监测。结果调查点共检查508人,共发现4种土源性线虫,人群总感染率5.71%(29/508),其中:蛔虫3.15%(16/508)、钩虫2.56%(13/508)、鞭虫0.2%(1/508)、蛲虫5.56%(2/36),各虫种之间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82,P<0.05);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5.18%(13/251)和6.23%(16/257),其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各年龄组和文化程度方面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和(χ2=2.49,P>0.05);以农民为职业的感染率最高达6.09%。检测土壤样本40份,均未检出蛔虫卵。结论苍溪县岳东镇土源性线虫的分布和虫种感染情况存在差异,感染率不存在性别、年龄等差异,为今后在诊断、治疗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又值四月,我们不得不回想起去年今日SARS为我们带来的繁忙和紧张,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作为基层疾控工作,它所引发的一连串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邓绍生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86-1486
1 病例的发现情况 头癣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相貌和生活质量的传染病之一,1978年~1985年由国家主席李先念挂帅,经广大医务人员7年的艰苦努力,对全国人口进行了免费普查、普治,全国基本消灭了本病。我县1985年经国家、省、地(市)专家组验收已达到了基本消灭头癣病县的标准,近20年来临床也未发现患者。但2004年7月-2005年1月我中心皮肤病门诊就诊头癣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厕逐步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养成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村民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对部分改厕农户提供资金补助等活动进行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改厕干预。结果卫生厕所建设由实施前的18%上升到干预后的96.2%,厕所有完整围墙由67.1%上升到93.4%,便器周围干净的由39.3%上升到96.23%,对户厕满意度由22.1%上升到96.2%,知道干完活应该洗手的由38.7%上升到100%。结论卫生厕所建设促进了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