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84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3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2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萍  徐大钊  单利 《癌症进展》2020,(7):708-710,727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伊利替康治疗晚期胃癌对患者核因子κB(NF-κB)、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NES1)蛋白表达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利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对照组单独利用西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NF-κB、NES1表达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5.00%(34/40),与对照组的70.00%(28/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NES1、NF-κ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ES1、NF-κ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8/40),低于对照组的42.50%(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中位生存期为8.26个月(95%CI:6.154~9.985),长于对照组的6.54个月(95%CI:5.112~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复发4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NF-κB、NES1表达水平,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晚期胃癌患者的诊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和SIL-2R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EA作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SIL-2R水平的测定对观察肿瘤的疗效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报道了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和SIL-2R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 Goodman 等(1946)报道氮芥对本病的疗效以来,许多学者观察到各类型抗肿瘤药物的单独应用对恶性淋巴瘤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比较常用的药物及近期疗效见表8。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precutanl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2005年3月~2006年3月应用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54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阿霉素(doxorubicin)是抗癌谱广、作用较强的一个抗癌药物。对人体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小细胞性肺癌、软组织肉瘤、胃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及儿童实体瘤均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在国外广为应用。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我们使用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生产的国产阿霉素组成的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2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现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对晚期胃肠道癌的治疗常采用5-氟脲嘧啶(下称5-Fu)为主的联合化疗,但常规用法的疗效不理想。为了寻求更好的疗效,近几年来在5-Fu的使用方法上作了不少改进。自1990年3月至1991年3月,我科采用低剂量国产醛氢叶酸钙(CF)合并5-Fu(下称LD.CF和5-Fu)治疗晚期胃肠道癌,其中5-Fu由常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系统化疗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15 %左右的膀胱癌患者初诊时即存在局部或远处转移病灶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 30 %~ 4 0 %的浸润性膀胱癌出现远处转移 ,2 0 %~ 30 %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将发展为浸润性或转移性癌 ,远期疗效不佳[1] 。 85 %~ 90 %的膀胱恶性肿瘤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TCCs) ,属化疗敏感性肿瘤 ,系统化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现就膀胱癌化疗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一、膀胱癌系统化疗的意义膀胱癌全身化疗主要应用于 :①无法切除的局部或远处转移性膀胱癌。转移性膀胱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 3~ 6个月 ,系统化疗…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梯度浓度的干扰素(IFN-α)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Daudi和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ut及15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直接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梯度浓度的IFN-α对两种淋巴瘤细胞株Daudi、Jurkat增殖作用的影响,以DNA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术,电镜观察测定IFN-α对淋巴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采用瘤内注射IFN-α联合化疗治疗15例耐药的难治性淋巴瘤。结果:低浓度亚IFN-α对DaudiJurkat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IFN(10000U/ml)可显著抑制两种细胞增殖,且有时间相关性。高浓度的IFN-α可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15例患者CR5例,PR7例,有效率80%,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IFN-α可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有显著时间,剂量依赖性。局部应用IFN-α联合化疗是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异环磷酰胺(IFO)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其中Ⅲ-Ⅳ期晚期肺癌42例(15例为复治者),术后复发或有远处转移的乳腺癌12例,IV期精原细胞瘤2例,应用IFO,ADM,DDP联合方案化疗。结果:56例患者中,CR12例(占21.43%),PR23例(占41.07%),总有效率为62.5%,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71.4%的病人有白细胞减少,Ⅲ-Ⅳ度者占35.8%,结论:以IFO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恶性实体瘤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以往治疗失败者应首选,但由于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较大,老年人用药应注意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赛强,格拉诺赛特与惠尔血3种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实体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对实体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病人用rhG-CSF来治疗,A组用国产药赛强,男性47例次,女性33例次,年龄(41±17)a。B组用进口药格拉诺赛特,男性48例,女性32例次,年龄(41±17)a。C组用进口药惠尔血,男性49例,女性31例次,年龄(41±17)a。剂量均为150~300μg,4次/d,10~14d为一个疗程。结果赛强、格拉诺赛特与惠尔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98.5%,98.5%。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7.2±3)d、(7±3)d及(7±3)d,感染发热的发生率(T>38℃),三组分别为19%、18%及18%,三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赛强,格拉诺赛特与惠尔血均能缩短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减少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三者的疗效,安全性基本相似。但国产赛强价格低,更适合我国国情,从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及为发展我国医药事业考虑,建议使用国产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